兰白都市圈经济辐射能力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7;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胜兰;孙靓雯;;中部六省核心城市辐射能力研究[J];中国建设信息;2009年19期
2 刘志甫;;都市圈经济形成中的政府定位——以南京都市圈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年08期
3 新望 ,罗勤;打造港深都市圈经济——访中国体改研究会副会长石小敏[J];中国改革;2004年01期
4 ;都市圈的经济表现取决于若干因素[J];城市观察;2009年02期
5 刘庆林;白洁;;日本都市圈理论及对我国的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6 钱省三,朱敬红;技术市场辐射能力的可达性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8年04期
7 唐伟;钟祥浩;;成都都市圈县域经济时空差异及空间结构演变[J];小城镇建设;2011年01期
8 ;国家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惠永正谈 发挥科技优势 共创京津都市圈经济 加快京津塘高科技产业带开发建设[J];环渤海经济嘹望;1999年06期
9 石忆邵;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向[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4期
10 杨勇;高汝熹;罗守贵;;都市圈中心城市及其经济势能[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褚祝杰;温奇哲;;改善京津冀都市圈水资源短缺性的政策体系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高汝熹;杨勇;罗守贵;吴晓隽;;基于AHP法的都市圈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石小敏;;打造港深“都市圈经济”[A];政府转型与统筹协调发展——2004中国改革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母爱英;武建奇;;京津冀都市圈管治中政府行为分析[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5 肖为周;黄富民;曹国华;;苏锡常都市圈轨道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城市发展与建设[C];2004年
6 侯建荣;周颖;顾锋;;都市圈城市经济系统的协同机理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郝怀杰;张雷;史同广;姜明;于春明;陈兆涛;卢国华;;基于“济南都市圈”发展模式的人力资源战略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8 侯建荣;陈洁;黄丹;;基于合作博弈的都市圈经济系统协同机制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云;耿谦;李文彬;;浅谈建设和谐的步行街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迎全运”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10 王诗阳;;京津廊交通一体化进程[A];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与廊坊市域经济定位的延伸研究——第五届环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宋尧 实习记者 符冰群;东方家园:规模与效益的两难[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2 记者 刘艳 通讯员 李春妮;厦深与龙厦铁路项目建议书获国家批复[N];厦门日报;2006年
3 记者 钱兰 实习生 焦响;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增强城市集聚辐射能力[N];泰州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王丽娟;山西构建“叶脉型”城镇框架[N];中国改革报;2006年
5 本报特派上海记者 袁超群;西安软实力位列全国第四[N];西安日报;2009年
6 记者 查理森;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带动辐射能力增强[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7 汤朝晖邋毛国华 本报记者 周献恩 许辉;“穿梭巴士”提升港口辐射能力[N];中国交通报;2007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李瑞鹏;亚泰集团3亿收购吉林金圆水泥[N];证券时报;2009年
9 记者 黄育南 通讯员 董爱国;上蔡县2010年“农洽会”项目签约仪式举行[N];驻马店日报;2010年
10 特派记者 陈惠贤 古春婷;珠海发展离不开省委省政府支持[N];珠海特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强;都市圈产业结构演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韩立红;哈尔滨都市圈内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3 杨蕾;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4 王爱群;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5 杨勇;都市圈发展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夏琛桂;我国长三角都市圈人才集聚、扩散与共享的模型和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曾群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长三角同城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圣军;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边莉;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黄宝福;球孢白僵菌耐紫外线、氧化胁迫试验及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水平及酶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杨杨;兰白都市圈经济辐射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王辉;都市圈发展战略下城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关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朴光玄;首尔都市圈管制政策创新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李颖;北京打造世界城市过程中的都市圈建设[D];外交学院;2011年
5 李鹏;后大冬阶段哈尔滨都市圈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6 温静;宁波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参;农村人口迁移与都市圈城市产业分工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刘微;环渤海都市圈城市间分工与合作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王立霞;我国都市圈产业空间结构与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程晓;京津冀都市圈产业分工合作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48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48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