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城乡协调性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4 11:25
【摘要】:2009年山东省颁布《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意见》,旨在通过相关体制机制的完善,统筹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发展,提升城乡发展的协调性。山东省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着怎样的发展基础,需要对现阶段城乡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城乡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判断,对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政策以有效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山东省的城乡一体化进城。 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对其城乡发展协调性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在理论研究上,主要论证了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关系,归纳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探析了城乡发展失衡的原因;在实证研究上,构建了城乡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山东省的相关指标数据对其城乡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评价,对影响山东省城乡发展协调性的主要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析了推动山东省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区域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一致性、分工合作性、作用互促性的关系。城乡协调发展就是区域发展进程中,将城镇与乡村的发展纳入区域整体的目标体系中,通过创造适当的制度环境、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以实现要素作用效率的最大化,从而提升区域发展的效益,降低要素配置及作用效率的扭曲。城乡发展失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城市系统与农村系统自身发展特点差异的影响;二是农村系统发展弱质性的影响。 通过构建城乡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省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利用极值标准化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变异系数决策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行多指标加权综合得出的综合评价指标显示1990至2010年间山东省城乡发展协调性整体呈现出协调性上升的态势,但个别年份出现了波动。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山东省城乡发展协调性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生产效率的差异性及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性对城乡协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有助于提升城乡发展的协调性;现有的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发展的协调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山东省城乡协调发展的现状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归纳了山东省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目标,规划了提升山东省城乡发展协调性的整体性方案。并从提升城乡发展规划的协调性;提升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吸纳能力和家庭转移能力;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供给结构,提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角度探析了推进山东省城乡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7
本文编号:2648467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秋;;城乡统筹制度的逆向安排及其矫正[J];财经科学;2009年10期
2 侯风云;张凤兵;;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及外溢与城乡差距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8期
3 周林洁;;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7期
4 肖卫;肖琳子;朱有志;;城市群中统筹城乡发展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11期
5 刘荣增;齐建文;;豫鲁苏城乡统筹度比较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J];城市问题;2009年08期
6 王富喜;孙海燕;孙峰华;;山东省城乡发展协调性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09年03期
7 贾康;孙洁;;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机制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12期
8 林万龙;;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求的结构性失衡:表现及成因[J];管理世界;2007年09期
9 姚林香;;统筹城乡发展的财政体制改革[J];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12期
10 林燕;张忠根;;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冲突:制度的作用[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06期
本文编号:26484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48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