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地方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5 08:09
【摘要】:低碳经济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一种发展模式,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最根本的途径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使能源消费从黑色高碳化向绿色低碳化转变。但对于迷恋数字GDP,忽视绿色GDP的地方政府而言,要其自愿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积极主动地去发展低碳经济,又该如何进行激励和约束?这是摆在广大政府官员与专家学者面前的复杂课题。本文主要是结合委托代理理论、博弈论以及激励理论等相关知识,对地方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进行文本研究和案例研究,分析当前地方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接着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科学构建地方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笔者认为,研究激励约束机制与地方政府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逐步提出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路径具有重要的学术创新价值,它既是一个理论性强的前沿课题,也是一个颇具实践性的发展课题。 本文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所要研究的问题,并阐明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等。正文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简要地对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介绍了与地方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相关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是从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指出地方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接着分析地方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第三、四部分主要是通过结合第二部分相关的理论知识,运用文献研究与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地方政府发展低碳经济与激励约束机制之间的关系,多角度、多维度地分析了地方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构建地方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提供现实依据。第五部分结合当前实际,探索性地提出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现实模式。最后对本文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展望。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譬如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严重挑战;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的外部压力不断增大;公民健康面临巨大威胁等等。可以预知,在能源、经济与环保冲突加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适时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走发展低碳经济之路,目的是为了促进地方政府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动态平衡。从长远来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转变地方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节约能源和改善生态环境,也有利于增强地方政府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出于对利益的追逐,地方政府频繁出现弄虚作假的不道德行为,在中央政府的“绿色新政”下大搞形式主义,导致低碳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本文认为,要破解地方政府发展低碳经济难题的有效方法就是:构建切实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行政激励、财税激励、制度环境的激励等措施对地方政府、地方企业以及民众产生强大的刺激力量,促使其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并通过法律、行政、经济和道德等手段约束各个利益相关者的不合理行为,实现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目标。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25;F124;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勇强;姜琳;华心萌;;项目管理承包模式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柯健;;低碳经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敬嵩;雷良海;;构建激励约束机制:项目管理视角[J];财经科学;2006年01期

4 刘世锦;;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J];中国科技投资;2010年01期

5 时建英;党政领导干部激励约束机制探析[J];党政论坛;2005年07期

6 史崴;;用低碳经济理念引领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J];鄂州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张玉台;刘世锦;周宏春;;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08期

8 彭分文;陈栋;;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公众参与激励机制探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9 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10 岳来群;夏丽洪;;宏观形势变化下的各国能源政策应对——2008年国外能源政策综述[J];国际石油经济;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建新;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陈宏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邢继俊;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刘金平;中小企业排污监管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轶珍;节能减排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娜;企业文化与激励约束机制[D];贵州大学;2006年

3 吴滢;企业节能减排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49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49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0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