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与社会结构再生产
本文关键词:交通与社会结构再生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交通是人类在自然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为满足自身需要所实现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时空流动。交通不但改变着社会的空间结构,还不断塑造着人类的心理结构。交通是连接人与社会的媒介之一。交通影响着个体,塑造着社会,改变着人与社会的联系方式。交通潜在地规定了社会面貌的演变路径及社会结构的再生方式。社会结构再生产是社会结构的重新排列组合,是新的社会关系的出现,是带革新意义的社会转型。人类欲求生存发展需同自然和社会实现物质、能量、信息的现实交换。把握好交通与物质、能量、信息的具体表征关系,就能够探讨社会结构变迁的内部机理。正是交通实现了物质、能量、信息的有效输送,使人类存在方式发生了根的转变,行动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交通的演变图景证实了其与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关联。交通提供了便利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中又暗含社会塑造性,以至于牵动了整个社会神经。理清交通与物质、能量、信息的具体表征关系,就能够探讨社会结构变迁的内部机理——古代的河流与农业社会,近代的铁路与工业社会,当代的航空、航天、网络与信息社会。交通通过空间重组机制、时间选择机制、产业选择机制、集约机制、城乡一体化机制等多重机制不断塑造着社会结构。
【关键词】:交通 交往 社会 社会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11;F1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5
- 一、问题的提出:交通与现代社会转型8-10
- 二、研究的动态10-12
- 三、本文的创新12-13
- 四、研究的方法13-15
- 第一章 交通史简述15-20
- 第一节 河流15-16
- 第二节 航海和铁路16-17
- 第三节 航空、航天和网络17-18
- 第四节 人的交往和流通18-20
- 第二章 若干概念的界定20-24
- 第一节 交通20-21
- 第二节 社会经济结构21-22
- 第三节 社会心理结构22-23
- 第四节 交通与社会结构的关系23-24
- 第三章 交通的实质24-34
- 第一节 交通:物质的传输24-25
- 第二节 交通:能量的输送25-27
- 第三节 交通:信息的共享27-29
- 第四节 交通:社会经济结构与社会心理结构的嬗变29-34
- 第四章 交通与社会的历史变迁34-41
- 第一节 古代:河流与农业社会34-35
- 第二节 近代:航海、铁路与工业社会35-38
- 第三节 当代:航空、航天、网络与信息社会38-41
- 第五章 交通塑造社会结构的内在机制41-51
- 第一节 空间重组机制41-45
- 第二节 时间选择机制45-46
- 第三节 产业选择机制:同质选择和异质选择46-47
- 第四节 集约机制:产业链机制47-49
- 第五节 城乡一体化机制49-51
- 第六章 劳动与交往: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翼51-53
- 结语53-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立平;;利益博弈的时代[J];商周刊;2009年20期
2 ;中国社会六大变化[J];经贸导刊;1999年07期
3 王彦堂;;15年的距离[J];东北之窗;2010年07期
4 辛秋水;小城镇:第三种社会[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年05期
5 苏振芳;中国城乡双层社会结构的历史演变与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2年01期
6 胡守勇;;“十二五”期间社会结构的阶段性特征探讨——从全国和湖南两个层面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5期
7 沈程程;;从中国社会制度角度讨论被甩出社会结构之外的人[J];企业导报;2012年23期
8 姜汝祥;体制过渡时期流动人口对社会结构的影响[J];管理世界;1997年06期
9 张晓霞;作为社会结构的市场[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2期
10 汪丁丁;;思想幂律、社会结构、道德基础[J];IT经理世界;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波;宋景峗;;社会结构变迁的概念与研究方法[A];2002年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葛宏坤;;和谐社会社会结构构成原理探索[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3 王尚银;;宏观视野、微观研究:社会结构变迁引发的思考(研究设想/纲要)[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杜玉华;;社会结构:一个概念的再考评[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5 姜大仁;;论生态保护型社会的制度安排——建立从“三领域”到“四领域”的社会结构基本制度[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陈阳;;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之考察[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7 Melvin Kohn;王卫东;裴蓉;;变迁中中国的社会结构与个性[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樊鹏;;社会结构与社会意识对国家治理的影响——以中国国家强制职能的发展为视角[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润忠;;社会结构与科学发展[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谢玲丽;;社区建设与社团发展[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欢;脆弱的“橄榄球”型社会结构[N];人民日报;2012年
2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邓伟志;警醒社会结构失调[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
3 甘肃省委党校第三十三期地厅班学员 甘南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卫甚祖;论社会结构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甘肃法制报;2005年
4 著名社会学家 陆学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要协调发展[N];新华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李瑞英;新阶段社会建设核心任务是调整社会结构[N];光明日报;2009年
6 陆学艺 王茜 吴晶 任芳;要补好调整社会结构这一课[N];经济参考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小彤;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 15年的鸿沟如何跨越?[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8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公管部副主任 董立人;积极推进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N];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郭世胜 绳军涛;加强社会结构和社会交换方式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蔡若愚;社会结构转型助推产业结构升级[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詹晋洁;当代阿拉伯国家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董伟;论当代经济制度选择与社会结构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7年
3 谭同学;乡村社会转型中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金英兰;韩国的社会结构与民族主义[D];上海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帅;交通与社会结构再生产[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2 李新廷;论市场经济时代社会结构的转向[D];山东大学;2012年
3 张勇;规则与资源的再造:外出人口对乡村社会结构的意外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黄炯;湘东泉村宗族的社会结构与变迁[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5 蒋传刚;结构与行动:现代社会中的行为理性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晓鸾;社区集体行动何以可能[D];吉林大学;2012年
7 吴俊;消费:社会结构视野的诠释[D];郑州大学;2010年
8 谢曦;基于智能体建模技术的社会结构对合作演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王璇;转型期农民合作困境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10 李美玲;泰国“现象”:政治态度与社会结构[D];复旦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交通与社会结构再生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7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7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