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力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08:09
本文关键词:云南电力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电力产业是具有着一定自然垄断特征的基础性产业,对国计民生影响很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力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电力与经济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并且,两者之间的矛盾在不同的年份表现出特征也不同,这给整体社会经济大发展带来很多影响。云南是一个水电资源大省,并且同时具有相对完善的电网建设,电力的建设不仅要满足本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承担着“西电东输”的重任以及与老挝、越南等国际化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电力的建设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更加意义重大,电力建设必须与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需求压力相适应。既不能积极盲目搞电力建设而导致的利用效率低,也不能出现电力的建设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协调好电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既能够满足云南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建设的要求,又能使有效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确保云南经济持续协调的发展。事实上,电力这样的基础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早就存在,政府也出台了很多相应的政策进行管制,但效果也都不尽人意。本文主要通过对云南省电力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分析,对1997-2013电力与经济关系各指标进行计量检验,用熵值方程法对两者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用灰色预测法对未来几年影响两者之间的协调度的关键性因素进行预测判断,以对未来云南电力与经济能够最大程度的优化协调发展提出建议。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云南电力需求、供给与经济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计量检验,认为经济增长与电力供给之间有很大的关联性,电力消费量是影响GDP增长的重要原因。云南的经济增长供电量之间存在着一个协整关系;云南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与电力需求之间也存在协整关系,并且电力消费量是GDP增量的格兰杰原因。2.通过对云南电力、经济现状分析,用熵值方程法对两者之间1997-2013年的协调度进行评价,计算出两者的综合发展指数和协调发展度,认为1997-2013年云南电力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在不断提高,并且近几年以来,电力产业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经济发展的速度。3.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在2014-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额、GDP、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和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对电力产业(发电装机容量、供电量、电力消费量)的影响都非常密切,其中GDP的总量的相关系数均值最高,达到0.99,说明国内生产总值与电力的情况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固定资产投资额相对来说关系弱一些,关联度均值为0.90。
【关键词】:电力产业 经济发展 协调性评价 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61;F12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2
- 一、研究背景10-11
- 二、研究意义11-12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2-16
- 一、电力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12-13
- 二、电力产业理论13-15
- 三、电力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15-16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6-18
- 一、研究内容16-17
- 二、技术路线17-18
- 第四节 创新之处和论文不足18-19
- 一、创新之处18
- 二、论文不足18-19
- 第二章 电力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理论19-27
- 第一节 电力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19-22
- 一、电力产业19-21
- 二、协调发展的内涵21-22
- 第二节 电力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22-27
-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理论22-23
- 二、电力市场改革理论23-24
- 三、电力产业规制理论24-25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25
- 五、电力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25-27
- 第三章 云南电力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7-42
- 第一节 云南电力产业与经济发展的现状27-29
- 一、电力产业现状27-28
- 二、经济发展现状28-29
- 第二节 模型简介29-35
- 一、平稳性检验29-30
- 二、协整性检验30-34
-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34-35
- 第三节 云南电力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35-41
- 一、电力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35-38
- 二、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38-41
- 第四节 本章小结41-42
- 第四章 云南电力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42-47
- 第一节 熵值法简介42-44
- 第二节 云南电力与经济发展指数的计算44-45
- 第三节 云南电力产业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评价45-46
- 第四节 本章小结46-47
- 第五章 云南电力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趋势预测47-55
- 第一节 预测方法选择和介绍47-48
- 一、预测方法选择47
- 二、灰色预测方法介绍47-48
- 第二节 模型的建立和求解48-53
- 一、模型的建立48-50
- 二、模型的求解50-53
- 第三节 电力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趋势预测53-54
- 第四节 本章小结54-55
- 第六章 本文结论与政策建议55-61
- 第一节 本文结论55-58
- 一、实证层面55-56
- 二、理论层面56-58
- 第二节 政策建议58-61
-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58-59
- 二、电力供给侧规制59-61
- 参考文献61-63
- 致谢63-64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超仁,余岳峰,胡子珩,黄日星,程韧俐;DSM评估模型及新发展[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4年06期
2 仇伟杰,刘思峰;中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灰色控制系统研究[J];经济经纬;2005年05期
3 赵秀恒;关会娟;;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经济与管理;2012年07期
4 宋瑞礼;任泽平;;电力消费与GDP关系实证研究——基于投入产出产业感应模型[J];统计研究;2009年08期
5 胡兆光;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基准限研究[J];中国电力;2004年04期
6 张小锋;张斌;赵勇;谢进;张希良;;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国际实证分析——基于长期历史数据的考察[J];中国能源;201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银峰;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云南电力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8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