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对美量化宽松政策的措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14:11
本文关键词:中国应对美量化宽松政策的措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为刺激低迷的经济,美联储在连续下调基准利率几近零的水平后,自2008年底起,连续推出了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由于全球经济贸易分工的地位差异和美元本位的金融体系,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通过多个渠道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为应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我国也做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在全球经贸关系不断发展与金融格局不断变化的今天,研究美量化宽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其传导机制和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并对我国的应对措施进行总结梳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分为6章。 第1章为引言。首先说明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是对量化宽松政策的特征、传导机制及其溢出效应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精简的梳理和总结,并介绍了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则具体介绍美国所采取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和内容,主要阐述了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内容特征和所使用政策工具。 第3章阐述了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后果以及其原因。其中分为两部分:通过汇率机制和利率机制传导的潜在影响和通过大宗商品价格机制传导的潜在影响。其中通过汇率机制和利率机制传导的潜在影响包括:引起中国的外汇储备大幅缩水、打击中国外贸经济、加剧通货膨胀压力,增加资产泡沫风险、量化宽松政策退出易引起中国资本外流和资产泡沫破裂。其中通过大宗商品价格机制传导的潜在影响主要是加剧输入性通货膨胀。美国量化宽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结果的内在原因则包括现行美元本位制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所造成的中美国际规则话语权差异、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中美两国贸易关系以及国家产业结构差异。 第4章基于美量化宽松对中国产生影响的机制和根本原因的分析,本文针对性地梳理总结了我国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外溢效应的应对措施,主要分为短期性措施和长期性措施。短期内,我国针对量化宽松带来的通货膨胀、股市房市等严重资产泡沫风险,充分利用和协调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利率政策等不同货币政策工具优缺点,收紧国内流动性,缓解了通货膨胀压力,也为对股市房市的资产泡沫情况进行了有效调控,并在后期多次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比如使用常备借贷便利等短期流动性供给工具,实现经济的精细化调控。长期而言,我国通过加强国际间货币互换合作、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规模和范围、积极参与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发展中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创设来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还通过扩大资源战略储备建设,来减少我国应对美量化宽松的被动局面。 最后一章通过分析得出,我国应对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措施较好地降低了热钱涌入给经济带来的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也避免了在量化宽松退出之后泡沫破裂所带来的经济硬着陆等这些潜在的灾难性后果。
【关键词】:量化宽松 经济影响 应对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124;F827.12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1 引言8-15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8-9
- 1.2 文献综述9-13
- 1.3 结构安排13-14
- 1.4 创新点14-15
- 2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概述15-19
- 2.1 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16
- 2.2 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16-17
- 2.3 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17-19
- 3 美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可能影响及其原因分析19-32
- 3.1 美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可能影响19-26
- 3.1.1 通过汇率机制和利率机制对中国经济的可能影响19-24
- 3.1.2 通过大宗商品价格机制对中国经济的可能影响24-26
- 3.2 美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造成影响的原因分析26-32
- 3.2.1 美元本位制及中美国际规则话语权差异26-29
- 3.2.2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29-30
- 3.2.3 中美两国贸易关系以及国家产业结构差异30-32
- 4 中国对美量化宽松政策的应对措施32-56
- 4.1 短期性措施32-46
- 4.1.1 2009年至2011年第三季度的宏观调控措施33-42
- 4.1.2 2011年第四季度至今的宏观调控措施42-46
- 4.2 长期性措施46-52
- 4.2.1 弱化美元本位制影响,改革现今国际货币体系46-51
- 4.2.2 扩大战略资源储备,削弱输入性通货膨胀51-52
- 4.3 总结52-56
- 5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60
- 后记60-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胜会;;危机中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视角[J];财经科学;2009年10期
2 戴金平;张华宁;;后危机时代美国非传统货币政策的退出机制[J];财经科学;2010年06期
3 潘成夫;刘刚;;欧洲债务危机、财政联盟与蓝色债券[J];财经科学;2011年10期
4 陈磊;侯鹏;;量化宽松、流动性溢出与新兴市场通货膨胀[J];财经科学;2011年10期
5 潘成夫;;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8期
6 谭小芬;;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2期
7 张亦春;胡晓;;非常规货币政策探讨及金融危机下的实践[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3期
8 陈敏强;;2009年美、欧、英、日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及其效应比较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7期
9 王维安;徐滢;;次贷危机中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应对、影响和效果[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1期
10 黄益平;;债务风险、量化宽松与中国通胀前景[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1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应对美量化宽松政策的措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8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