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河南省政府投资效率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23 11:57
【摘要】:政府投资是弥补市场失灵,协调全社会重大投资比例关系,调节投资结构,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某种程度上说,政府投资的方向体现了政府对自身职能的定位选择和对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 河南省在新出台的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保持投资较快增长,持续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在河南省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投入数额日益庞大的情况下,用好管理好政府投资资金,调控好社会整体投资结构,是实现河南省未来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农业强省、工业强省、科技文化强省的关键。 本文结合河南省情,以政府投资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产业经济发展理论等为指导,分析了河南省历年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的产出效率,地区结构效率和三次产业结构效率;提出河南省政府投资拉动经济作用巨大然而效率总体不高,低于非政府投资效率,有必要让民间投资充分进入竞争性经济领域,政府投资在重点建设好中原城市群同时适当扶持发展黄淮经济区,统筹好河南省四大区域经济发展,现阶段继续保持农业投资和工业投资比重,有重点地发展第三产业,科教兴省等政策建议。 本文内容共分为四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论文的写作背景和大致思路。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政府投资的特点、政府投资效率的概念和如何衡量政府投资效率的相关经济理论。第三部分首先回顾了河南省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历程,总结了政府投资的的阶段性特点和原因;接着结合索洛模型、建立比较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效率的生产函数,得出政府投资效率低于非政府投资效率,并分析了政府投资效率一般不高的原因;然后用大量数据详细介绍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域的状况和政府投资的差异;最后应用ICOR工具,分析了河南省三次产业各自的投资现状并进行比较,得出一二产业投资效率相当,第三产业投资效率较低的结论。第四部分针对河南省政府投资中存在的影响投资效率的问题,提出加强政府投资的制度性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投资体制;四大经济区域发展差异愈益明显,要加大黄淮经济区投资数量以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次产业中须重视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对工业的投入,科教兴省等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7
【图文】:

河南省,政府投资,非政府投资


(3)1996一至今迅速增长阶段,2002年民间投资资本数量首次超过政府投资1996年到2009年,河南省政府投资由575.95亿元增长到3143.25亿元,增长了4.46倍;如此同时,我省的非政府投资也得到了迅速发展,2002年达到gn.76亿元,并首次超过政府投资的908.69亿元;2002年至2009年非政府投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政府投资,2009年达到10561.4亿元,2009年的政府投资是3143.25亿元。河南省在这一段时期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都得了迅速发展。新世纪的头十年,是河南省经济突飞猛进的十年,大量的投资资金的注入,使我省大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巩固和提高。河南省1989一009年非政府投资图1200010000800060004000.....一一_产呀人未」---‘‘户矛刁户扮产/、气一冲一丫尸丫二二’’……200.00%150.00%100.00%擎俊督澎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牟涛;袁蕴;;政府投资的社会效益评价研究[J];财会月刊;2007年27期

2 韩立岩,蔡红艳;我国资本配置效率及其与金融市场关系评价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1期

3 潘文卿,张伟;中国资本配置效率与金融发展相关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8期

4 王天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滞后影响研究[J];经济问题;2004年12期

5 石康;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济学动态;2000年08期

6 张军;施少华;陈诗一;;中国的工业改革与效率变化——方法、数据、文献和现有的结果[J];经济学(季刊);2003年04期

7 张军;中国国有部门的利润率变动模式:1978—1997[J];经济研究;2001年03期

8 袁志刚,何樟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9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10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本文编号:2727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727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8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