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京津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布局

发布时间:2020-07-02 18:59
【摘要】:北京和天津是京津冀都市圈的两大经济增长中心,同时又是加快环渤海发展的关键所在。但长期以来,在“行政区经济”现象的影响下,北京、天津两市功能定位不合理,产业结构雷同严重,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协作关系。这导致了无效率竞争,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国务院在2005-2006年先后明确将北京定位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将天津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也是主导产业选择与优化的过程。本文根据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基本理论,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京津发展阶段、地区约束条件及国家对其的功能的新定位,对京津主导产业进行了选择与优化。 本研究首先对主导产业选择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和评价,其次对京津两市在振兴环渤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京津发展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在对主导产业基准进行梳理后,本文先后以产业关联度、需求收入弹性、技术进步速度等三大核心基准指标为依据,结合京津城市新定位,对京津主导产业进行初步筛选,接着结合二者比较优势、外在约束对初选主导产业进行了调整,选择出了适合京津具体地情的主导产业,最后结合主导产业作用机制,提出了政府在主导产业培育等方面的产业结构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7
【图文】:

三次产业,产值,渤海,第一产业


单位:亿元图 3.1 2010 年环渤海各省市三次产业产值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向第三产业转移,那么可以从环渤海各省市各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来考结构水平高低。从表 3.5 可以看出在 2010 年北京的劳动力主要转移到占比高达 74.1%,而第一产业只有 4.9%;天津的劳动力就主要集中在 44.4%。其它省市如最好的辽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只有 42.5%,平。河北、辽宁、山东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平均都在 30%以上,比。由配第-克拉克定律,可以得出京津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其它的环渤海省市。表 3. 5 2010 环渤海各省市各产业就业构成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国 36.7 28.7 34.6 京 4.9 20.9 74.1 津 14.6 41.0 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孝锋;蒋寒迪;;产业转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4期

2 杨保军;区域协调发展析论[J];城市规划;2004年05期

3 林善波;蔡秀玲;;产业集群跨区域网络构建研究——以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3期

4 陆大道;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年01期

5 马国霞;赵学涛;石勇;;京津主导产业选择与优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4期

6 王应明;徐南荣;;论地区主导工业产业选择的原则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系统工程;1990年04期

7 郭克莎;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2期

8 崔大树;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3期

9 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2期

10 陈栋生;论区域协调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斌;中国西北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385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7385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b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