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约束、异质性生产率和中国的商业周期
发布时间:2020-07-06 18:22
【摘要】:与许多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经济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展现出了独特的商业周期特征,这使得传统的商业周期理论不能够很好的解释中国的经济波动现象。考虑到中国的特殊国情,研究其经济波动特征时,一些制度性因素必须考虑在内。自从1978年以来,中国的金融改革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然而,中国的金融改革滞后于国有企业改革,这使得政府有更多的机会控制国有银行,进而控制金融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的配置。出于多种原因,政府倾向于向国有企业分配更多的金融资源。与之相比,私有企业(生产率高于国有企业)总是面临信贷约束。这个问题并没有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而得到解决。中国的特殊制度环境下,政府部门干预引致的这种企业层面的非对称性信贷约束是否是造成中国经济特殊商业周期特征的主要原因?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本文考虑中国经济特征,将基于企业层面的非对称信贷约束以及异质性生产率纳入到Hansen(1985)的标准真实商业周期模型(Real Business Cycle Model)框架,并探索其商业周期效应。本文的模型考虑了两种企业:(1)融资无约束的低生产率企业(国有企业);(2)融资受约束的高生产率企业(民营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在融资时受到金融机构的信贷歧视。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运用离散时间的动态优化方法求解模型,通过参数校准和贝叶斯估计方法确定模型参数值,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之后通过将模型的一阶、二阶矩条件与现实数据相对比以衡量模型特性,并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至此,我们发现这种纳入了非对称信贷约束和异质性生产率的模型能够较好解释某些关键变量的波动,但是它过高估计了总产出的波动,因此模型的特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最后,文章指出了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进一步改进模型的方法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选题有着丰富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该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改革)能否对中国经济的商业周期特征造成重要影响,进而认识到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本文的研究通过考虑企业层面信贷约束的非对称性,体现了中国的特殊国情。当前各国家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主要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建模分析,中国的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是否应该对中国经济的这种特征深入刻画?本文同样具有一定指点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4;F224;F832.4
本文编号:2743969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4;F224;F8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奚君羊;贺云松;;中国货币政策的福利损失及中介目标的选择——基于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2期
2 林毅夫,刘明兴,章奇;政策性负担与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3 黄赜琳;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与财政政策效应——一个基于三部门RBC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4 陈晓光;张宇麟;;信贷约束、政府消费与中国实际经济周期[J];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5 许崇正,官秀黎;论中国民营企业融资和金融支持[J];金融研究;2004年09期
6 陈昆亭,龚六堂,邹恒甫;什么造成了经济增长的波动,供给还是需求:中国经济的RBC分析[J];世界经济;2004年04期
7 王永中;;软预算约束与中国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J];世界经济;2008年07期
8 谢安;对我国消费价格指数编制方法的一点看法[J];统计研究;199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晴辉;货币政策、企业行为与商业周期[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43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743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