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对外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7 23:09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到来,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外贸易结构作为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很好的反映出一国或地区的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的动态演变。经济增长的变化,必然会改变一国的比较优势,从而影响对外贸易结构。因此,本文结合对外贸易结构和经济增长等相关理论,借助Chenery的经济结构模型,研究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上海市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 首先,本文透过上海的对外贸易结构实践,分析其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上海市对外商品贸易结构、对外贸易市场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模式结构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其次,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对外贸易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人均GDP、人口总量、FDI、物力资本、人力资本、RD、产业结构和汇率等。 再次,本文实证检验了上海市对外贸易结构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外贸易结构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人均GDP来衡量经济增长,并将其作为回归方程的主要解释变量,同时加入其它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实证部分通过对贸易商品进行分类,构造对外贸易结构的三个衡量指标,其分别为贸易总量、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及要素密集型结构,并采用统一的计量方程式进行回归。 本文研究发现,伴随上海市经济的发展,上海市对外贸易规模和对外贸易结构均得到了改善,其基本演变趋势为:贸易总额和出口在上海市经济中重要地位不断提升,进口地位相对下降;对外贸易结构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关系;对外贸易结构的高级化对传统的生产要素的依赖逐渐减少,对高级生产要素的依赖有所上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上海市对外贸易结构也不尽合理,尤其是工业制成品内部结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内部结构的不合理。最后,本文就如何优化贸易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752.8;F127;F224
【图文】:
面将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工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形式外贸易方式结构主要由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外贸易方式,分为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是最简单的加工,虽然可以解决一定的就业因此其净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十分有限。进的最主要方式,主要从国外进口重要的原材一些生产资料,且经过深加工再出口。这样且有利于延伸产业链。因此,进料加工贸易用更显著。0%0%
加工贸易作为上海市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方式,为推动上海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生了巨大变化,已经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本值率在全国中也是位于前列。截止 2007 年,占 1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约占 11%,达到术产业已经成为加工贸易的领头羊,尤其以 发挥了强大的集聚效应。2) 外商投资企业成外贸的主体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外贸主体结构也发生了根数量远远超越了改革开放初期垄断进出口的国主力军。如图 3-6 所示,出口企业主体中,国,到 2005 年急剧下降至 25%;反之,外商投的 75%,外资企业的出口额更是占到全市出0.81
图 3-7 2010 年上海 口市场 构Fig.3-7 Shift of Shanghai regional 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 in数据来源:2010 年上海市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对外贸易市场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结构发展的发达国家或地区等。国内需求决定进口类型,因此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和国际分工地位。一般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净进口国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品差额与上海 GDP 之比清晰地反映了上海与主要国以看到,上海与亚洲国家的净进口始终保持着正向关表现出负向关系的主旋律,即上海与亚洲国家的货物为贸易逆差。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是因为原来东亚国上海。上海通过承接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然后出口到终端消费市场——欧美发达国家,导致上环节的亚洲国家一直保持着货物贸易逆差,而与欧美美国23%
本文编号:2784651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752.8;F127;F224
【图文】:
面将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工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形式外贸易方式结构主要由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外贸易方式,分为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是最简单的加工,虽然可以解决一定的就业因此其净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十分有限。进的最主要方式,主要从国外进口重要的原材一些生产资料,且经过深加工再出口。这样且有利于延伸产业链。因此,进料加工贸易用更显著。0%0%
加工贸易作为上海市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方式,为推动上海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生了巨大变化,已经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本值率在全国中也是位于前列。截止 2007 年,占 1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约占 11%,达到术产业已经成为加工贸易的领头羊,尤其以 发挥了强大的集聚效应。2) 外商投资企业成外贸的主体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外贸主体结构也发生了根数量远远超越了改革开放初期垄断进出口的国主力军。如图 3-6 所示,出口企业主体中,国,到 2005 年急剧下降至 25%;反之,外商投的 75%,外资企业的出口额更是占到全市出0.81
图 3-7 2010 年上海 口市场 构Fig.3-7 Shift of Shanghai regional 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 in数据来源:2010 年上海市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对外贸易市场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结构发展的发达国家或地区等。国内需求决定进口类型,因此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和国际分工地位。一般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净进口国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品差额与上海 GDP 之比清晰地反映了上海与主要国以看到,上海与亚洲国家的净进口始终保持着正向关表现出负向关系的主旋律,即上海与亚洲国家的货物为贸易逆差。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是因为原来东亚国上海。上海通过承接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然后出口到终端消费市场——欧美发达国家,导致上环节的亚洲国家一直保持着货物贸易逆差,而与欧美美国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晓晨;;利用加工贸易技术扩散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研究[J];财贸研究;2006年04期
2 徐光耀;;我国进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2期
3 余剑;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基于比较优势战略实践的考察[J];国际经贸探索;2005年03期
4 林毅夫,李永军;必要的修正——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J];国际贸易;2001年09期
5 韩晶;贸易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转型影响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6 孔祥荣;;结构优化与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J];理论学刊;2007年04期
7 鹿朋;对中国加工贸易与产业结构提升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4期
8 鞠建东;林毅夫;王勇;;要素禀赋、专业化分工、贸易的理论与实证——与杨小凯、张永生商榷[J];经济学(季刊);2004年04期
9 林毅夫;李永军;;出口与中国的经济增长:需求导向的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3年03期
10 王永齐;;贸易结构、技术密度与经济增长——一个分析框架及基于中国数据的检验[J];经济学(季刊);200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关大宇;中国外贸出口商品结构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2 刘莹;影响上海出口产品结构升级的因素分析[D];同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846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784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