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生态文明建设下云南省产业结构的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1 17:08

  本文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下云南省产业结构的响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基础上,以“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选取云南省及其16个市州的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从产业结构理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产业结构与生态文明建设响应的理论三方面概述了国内外对产业结构与生态文明建设响应的研究现状;第二章具体阐述了产业结构与生态文明建设响应的相关理论,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运用熵值法分别从经济层面、生态环境层面和社会层面建立产业生态化指标体系,研究2000-2012年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总水平以及16个市州的生态文明建设总水平的空间特征,结果显示云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是由经济和生态环境两方面决定的;第四章设定相关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运用Eviews6.0测算了云南省及其16个市州在1995-2012年18年间的经济增长层面的产业结构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响应状况,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存在高度关联,并且云南省及其16个市州的产业结构都亟需优化调整;运用生态环境影响指数法对1995-2012年的云南省及其16个市州的生态环境层面的产业结构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响应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云南省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其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不大,属于中等级别;(2)云南省16个市州的产业结构变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也不大,也基本属于中等级别,但是各州市产业结构变化与生态环境是息息相关的。第五章分别从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两个方面,政府、企业和公众三个角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上的云南省产业结构的响应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云南省 产业结构 生态文明建设 响应 行为主体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1.3;F1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导论9-21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9-11
  • 一、研究背景9-11
  • 二、研究意义11
  •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11-13
  • 一、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11-12
  • 二、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12-13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13-21
  • 一、对产业结构的研究13-17
  • 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17-18
  • 三、对生态文明建设下产业结构响应的研究18-21
  • 第二章 生态文明建设下产业结构响应的理论分析21-27
  •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下产业结构响应的理论基础21-24
  • 一、产业结构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分析21-22
  • 二、产业结构响应的内容体系22-23
  • 三、产业结构响应的客观因素23-24
  • 第二节 产业结构响应的动力因素分析24-27
  • 一、基于行为主体的动力因素分析24-25
  • 二、基于三次产业的动力因素分析25-27
  • 第三章 云南省产业生态化水平评价分析27-39
  • 第一节 云南省产业生态化现状分析27-30
  • 一、农业产业生态化现状27-28
  • 二、工业产业生态化现状28-29
  • 三、服务产业生态化现状29-30
  • 第二节 云南省产业生态化水平测度30-36
  • 一、指标体系构建30-32
  • 二、云南省产业生态化水平测度32-34
  • 三、云南省产业生态化水平的空间分异34-36
  • 第三节 云南省产业生态化影响因素分析36-39
  • 一、经济因素36-37
  • 二、生态环境因素37-38
  • 三、社会因素38-39
  • 第四章 生态文明建设下产业结构响应的实证研究39-55
  • 第一节 经济增长层面的云南省产业结构的时空响应39-49
  • 一、1995-2012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情况分析39-41
  • 二、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响应的时间特征41-44
  • 三、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响应的空间特征44-47
  • 四、结果分析47-49
  • 第二节 生态环境层面的云南省产业结构的时空响应49-55
  • 一、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情况分析49-50
  • 二、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响应的时间特征50-52
  • 三、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响应的空间分异52-55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55-65
  • 第一节 经济增长层面55-58
  • 一、政府角度55-56
  • 二、企业角度56-57
  • 三、公众角度57-58
  • 第二节 生态环境层面58-63
  • 一、政府角度58-60
  • 二、企业角度60-62
  • 三、公众角度62-63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63-65
  • 一、研究创新63
  • 二、研究不足63-64
  • 三、 研究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6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研究项目68-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孔来;;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彭建,王仰麟,叶敏婷,常青;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云南省丽江市为例[J];地理学报;2005年05期

3 周兰珍;;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维度[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杨晓龙;孙明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大庆市产业结构评价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02期

5 都沁军;周文芳;;河北省城市生态化水平定量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8期

6 岳太青;孙同洋;;生态优先 产业拉动 走生态产业化的发展道路[J];林业经济;2003年09期

7 倪珊;何佳;牛冬杰;包存宽;王娟;;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同行为主体的目标指标体系构建[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年01期

8 耿慧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挑战[J];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48期

9 刘胜华;;生态文明下的产业结构升级与建立绿色产业体系[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10 袁霞;;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经济;2008年06期


  本文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下云南省产业结构的响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0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0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d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