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湖南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全球变暖、哥本哈根会议召开的大坏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无疑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生产国又是主要的碳排放国家,传统式的高投入、耗能、污染严重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关注的的焦点。如何来减少碳排量,促进绿色GDP增长成为我国当前发展的首要问题。我国从“十一五”一开始,就强调了期末单位生产总值在能源消耗上需要比2005年的降低20%的能源强度控制目标。“十二五”报告决定到2020年,严格要求争取使单位生产总值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至40%到45%的清晰化目标。可以看出,从以控制能源强度为目标,过度到以控制碳排强度为目的政策转变是中国在节能减排、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政策道路上质的飞跃。[40]本文在ECK假说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湖南省为例,首先对湖南省的能源现状、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经济增长现状进行了描述。然后建立面板回归模型,用湖南省14市(州)的数据,对能源消耗碳排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测算出ECK曲线的拐点,并考察了在FDI、城市化水平、能源强度、贸易等因素冲击下环境库兹涅兹曲线拐点的变化与其对碳排量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创新点:(1)以湖南省为切入点,区别于以往的国别研究。目前ECK曲线的研究比较新,在相关研究中,大部分学者的研究对象以国家为主。中国大部分的学者的研究对象也集中在国家,或者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很少对中西部的具体省份做单独研究。(2)用面板数据替代时间序列数据。在对环境的库兹涅兹曲线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多采用的是省际时间序列数据,但是本文主要是利用湖南省14市(州)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与时间序列数据模型相比,面板数据可以兼顾时间和截面两种维度,估计模型的异方差较少,自由度较高,因此,具有一定优越性。(3)碳排计算与指标数据。模型中使用的碳排量是选取的湖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碳排量,用《综合能耗计算通则》的系数计算出湖南省的碳排量,更符合湖南省的省情。在FDI指标选取时,选取的是FDI实际利用额,比FDI总额更能反映FDI对ECK拐点和碳排的影响。
【关键词】:能源消耗 二氧化碳排放量 经济增长 ECK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22;F12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的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13-14
- 1.4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14-15
- 1.4.1 主要内容14
- 1.4.2 主要创新点14-15
- 第2章 碳排放、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基础理论15-22
- 2.1 碳排放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5-18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15-16
- 2.1.2 循环经济理论16-17
- 2.1.3 低碳经济理论17
- 2.1.4 能源外部性理论17-18
- 2.2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拐点研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18-22
- 2.2.1 ECK形成机制18-20
- 2.2.2 ECK的基本模型20-22
- 第3章 湖南省经济增长中碳排放及能源消耗现状22-30
- 3.1 湖南省经济增长现状22-24
- 3.1.1 经济总量分析22-23
- 3.1.2 经济结构分析23-24
- 3.2 湖南省经济增长整体能耗研究24-27
- 3.2.1 湖南省能源生产的概况与变化特征24-25
- 3.2.2 湖南省能源消费的现状25-27
- 3.3 湖南省经济增长碳排放定量测算27-29
- 3.4 本章小结29-30
- 第4章 湖南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30-35
- 4.1 计量模型30
- 4.2 估计方法描述30-31
- 4.3 实证检验31-34
- 4.3.1 单位根检验31
- 4.3.2 协整检验31-32
- 4.3.3 面板数据回归及结果32-34
- 4.4 本章小结34-35
- 第5章 建议与展望35-39
- 5.1 政策建议35-37
- 5.1.1 优化能源结构35-36
- 5.1.2 促进产业升级36-37
- 5.1.3 增强政府职能37
- 5.2 展望37-39
- 参考文献39-42
- 致谢42-43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的论文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多部委密集出政策保经济增长 工信部十措施应对工业增速下行[J];中国橡胶;2008年23期
2 韩城;;知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 宋香荣;伍丽鹏;周杰;;新疆经济增长与水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年02期
4 王学定;范宪伟;韩金雨;高峰;;生态足迹视角下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2年22期
5 鸣谷;“九五”期间国家经济增长方略[J];中国化工;1995年06期
6 ;兼顾社会和环境以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挑战[J];领导决策信息;2003年44期
7 娄承;高油价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J];国际石油经济;2004年08期
8 祝恩民;;金融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9 何正霞;;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0 高蓓蕾;;江苏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动态关系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现祥;舒元;;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3期(总第11期)[C];2004年
2 陈向阳;;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从环境成本视角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马国霞;田玉军;;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的空间极化及其模拟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武义青;李冰茹;;经济增长解析[A];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技术经济发展[C];2000年
5 戴武堂;;转轨时期中俄经济增长与科学发展观[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孙文祥;;我国区域研发实力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周毅;辛利;熊焰;陈易章;;“奥运”对促进北京地区经济增长的分析[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8 单豪杰;沈坤荣;;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一个激励导向的分析框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9 刘文;;人力资本、人力资本风险与经济增长:历史演变与最新进展[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10 周端明;蔡敏;;经济发展的实践、增长理论的进展与文献的转向——兼评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贤佳;“美经济增长放缓 对中国影响有限”[N];上海证券报;2006年
2 徐启生;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减缓[N];光明日报;2008年
3 李金珊 赵云旗;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N];中国财经报;2005年
4 王振华;美巨额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构成危险[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陈泰锋;全球经济增长潜藏风险 人口问题威胁世界发展[N];中国贸易报;2004年
6 俄欧亚所 张中华;俄经济增长背后的隐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2005年亚洲经济增长将趋缓[N];国际商报;2004年
8 钟生坦 黄铁苗;试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途径[N];光明日报;2001年
9 杰夫·马德里克;经济为什么增长?[N];经济观察报;2003年
10 ;全国30省区市经济增长比较[N];经济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泽填;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3 彭亮;自主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杨友才;引入制度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刘建伟;公共产品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3年
7 张李节;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刘海英;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王瑞泽;制度变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李富强;内生制度、最优治理和我国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安;内外资企业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刘国伟;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吴娟;宁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祝燕君;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的公共支出模式创新[D];浙江大学;2009年
5 许莉;环境因素内生的中国经济增长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莹;青岛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7 曹佛宝;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D];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
8 阮文达;越南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9 穆晓芳;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叶磊;我国制造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湖南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2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2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