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区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3 17:04
本文关键词:郑州航空港区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步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性经济合作的日益加深,机场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场所,凭借其对众多临空指向性产业的吸引力,机场港区正逐渐成为特色经济活动高度集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以机场港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对于在世界范围配置高端的生产要素以及提升国家与区域的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临空经济已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中国,临空经济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北京、广州、上海依托三大枢纽机场临空经济的发展水平遥遥领先,在机场周围形成了物流产业园和临空工业园,其临空经济大大推动了腹地经济的发展,商业和商务经济也开始在临空经济区域内兴起,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临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我国在临空经济发展的探索方面实践先行,而欠缺对临空经济理论的深入研究,随着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对临空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龙头作用认识的加深,对临空经济进行系统研究显得尤为必要。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全国范围内国务院批复的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其成败对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改革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基地,河南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探究其战略定位、发展模式和产业布局,对于促进我国中部地区转变发展方式和升级产业结构,探索我国中西部地区开放新途径的全方位扩大,建设我国内陆的开放高地,打造中原经济区的战略突破口,以及带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对现有的临空经济相关理论进行简要介绍,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对国内外成熟的航空港区形态和发展经验进行梳理,结合实证,预测郑州航空港区未来的发展趋势,战略定位,探索适合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模式。最后,本文将给郑州航空港区临空经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临空经济 区域经济 产业布局 发展模式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绪论11-15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意义12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12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12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12-13
- 1.4 本文创新点13
- 1.5 本文的局限性13-14
- 1.6 本文的技术路线14-15
- 第二章:临空经济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15-27
- 2.1 文献综述15-17
- 2.2 临空经济形成理论17
- 2.3 临空经济发展的几点要素17-18
- 2.4 临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律18
- 2.5 临空经济空间发展规律18-20
- 2.5.1 蛛网模型18-19
- 2.5.2 临空经济区空间结构19-20
- 2.6 临空经济发展的时间规律20-21
- 2.6.1 临空经济演进的三个阶段20-21
- 2.6.2 临空经济的演进动力机制——“三力”模型21
- 2.7 临空经济发展模式与航空城的定位21-22
- 2.8 世界知名航空港临空经济的发展模式22-23
- 2.9 国内临空经济发展现状和模式23-25
- 2.10 国内外临空经济发展比较分析25-27
- 第三章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趋势分析27-40
- 3.1 郑州航空港区临空经济发展背景27
- 3.2 郑州航空港区临空经济发展的五大优势27
- 3.3 郑州航空港区定位与发展趋势27-30
- 3.3.1 参数选取28-30
- 3.3.2 郑州航空港区临空经济发展预测30
- 3.4 模型的选择30-38
- 3.4.1 灰色系统理论30
- 3.4.2 灰色预测30-31
- 3.4.3 灰色预测模型GM(1.1)的优点31
- 3.4.4 GM(1,1)模型建模步骤31-35
- 3.4.5 GM(1,1)模型的精度检验35-37
- 3.4.6 数据的修正37-38
- 3.5 模型预测结论38-40
- 第四章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战略及模式研究40-47
- 4.1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战略40-41
- 4.1.1 郑州航空港区的战略定位40
- 4.1.2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的战略对策40-41
- 4.2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模式选择的决定因素41-42
- 4.3 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现状分析42-43
- 4.3.1 优势分析42
- 4.3.2 劣势分析42-43
- 4.4 郑州航空港区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模式及产业布局分析43-47
- 4.4.1 郑州航空港区临空经济演进动力机制43
- 4.4.2 郑州航空港区当前发展模式与产业布局分析43
- 4.4.3 郑州航空港区未来发展模式展望43-45
- 4.4.4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模式的阶段性构想45-47
- 第五章 郑州航空港区临空经济产业选择研究47-51
- 5.1 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发展现状47
- 5.2 临空产业的构成47-48
- 5.3 郑州航空港区产业选择48-50
- 5.3.1 近期选择48-49
- 5.3.2 长期选择49-50
- 5.4 郑州航空港区的产业选择与区域经济联系50-51
- 5.4.1 郑州航空港区与郑东新区产业协调发展50
- 5.4.2 航空港区与郑州市产业协调发展50
- 5.4.3 郑州航空港区于中原经济区的意义50-51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1-53
- 6.1 结论51
- 6.2 政策建议51-52
- 6.3 前景展望52-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东民;北京空港物流园区发展的探索与思路[J];中国储运;2003年05期
2 曹允春;王t$;;青岛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年08期
3 金忠民;空港城研究[J];规划师;2004年02期
4 简建辉;;基于集聚经济的我国区域战略性产业布局的现状与政策建议[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年03期
5 张华飞;;国际化背景下加快郑州航空港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6 陈晓乐;;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3年1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江涛;临空经济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郑州航空港区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4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