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包鄂城市群与产业集群耦合发展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3 17:12
本文关键词:呼包鄂城市群与产业集群耦合发展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呼包鄂城市群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最活跃的经济圈,自2000年内蒙古确立以呼包鄂为核心的城市群发展战略以来,得到快速发展并带动整体经济实现平稳增长。2013年呼包鄂生产总值分别为2705.39亿元、3424.75亿元、3955.90亿元,呼包鄂生产总值之和占内蒙古59.9%,对内蒙的经济实力的提升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然而呼包鄂的城市群与产业集群之间缺少互动,使得呼包鄂的发展后劲不足。所以如何培育产业群与城市群并实现二者的耦合发展,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课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现状分析—模型构建—实证分析—对策研究”的总体思路,先对城市群与产业集群的耦合理论进行详细论述,并对呼包鄂城市群及其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建立呼包鄂城市群和产业集群两大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再利用耦合模型对呼包鄂城市群与五大产业集群的耦合发展水平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最后提出促进呼包鄂城市群与产业集群耦合发展的对策措施。文章的主要结论:2001-2012年呼包鄂城市群与五大产业集群的耦合水平一般,处于耦合阶段的颉颃期,耦合协调度处于调和类,说明城市群与产业集群相互磨合并逐步向良性演进。并从加强政府间合作、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创新能力、构建布局合理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五个方面提出耦合发展对策。
【关键词】:呼包鄂 城市群 产业集群 耦合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7;F127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一、导论10-21
- (一)研究背景10
- (二)研究意义10-11
- 1.理论意义10-11
- 2.实践意义11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11-18
- 1.城市群研究综述11-14
- 2.产业集群研究综述14-17
- 3.城市群与产业集群耦合发展研究综述17-18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18-19
- 1.研究方法18
- 2.研究内容18-19
- (五)创新点与不足之处19-21
- 二、城市群与产业集群的耦合发展理论研究21-26
- (一)城市群与产业集群耦合的概念和内涵21-22
- 1.城市群与产业集群耦合的概念21
- 2.城市群与产业集群耦合的内涵21-22
- (二)城市群与产业集群耦合的生成机理22-23
- 1.专业化分工的外部经济性推动22
- 2.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外部经济性促进22-23
- 3.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要求23
- 4.政府政策的引导带动23
- (三)城市群与产业集群耦合机制23-26
- 1.产业链与城市链的融合机制23-24
- 2.传导机制24
- 3.叠加放大机制24-26
- 三、呼包鄂城市群与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26-31
- (一)呼包鄂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26-27
- 1.呼包鄂城市群形成发展的自然与区位条件26
- 2.呼包鄂城市群形成发展的社会与经济条件26-27
- 3.呼包鄂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历程27
- (二)呼包鄂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27-31
- 1.呼和浩特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27-28
- 2.包头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28-29
- 3.鄂尔多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29
- 4.呼包鄂城市群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布局29-31
- 四、呼包鄂城市群与产业集群耦合发展评价31-53
- (一)耦合模型的建立31-32
- 1.功效函数31
- 2.耦合度模型31-32
- 3.耦合协调度模型32
- (二)耦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2-34
- 1.城市群综合绩效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32-34
- 2.产业集群综合绩效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34
- (三)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的计算过程34-48
- 1.各指标权重的确定34-36
- 2.利用功效函数对原始数据正规化处理36-41
- 3.分别计算城市群和产业集群两个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41-46
- 4.利用耦合模型计算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46-48
- (四)耦合发展评价48-51
- 1.确定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48-49
- 2.呼包鄂城市群与产业集群耦合发展水平评价49-51
- (五)耦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51-53
- 1.区域因素51-52
- 2.政策因素52-53
- 五、促进呼包鄂城市群与产业集群耦合发展的对策53-59
- (一)加强城市群内政府间合作,推动区域内产业协调发展53-54
- (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升呼包鄂城市群发育程度54-55
- (三)优化资源配置,培育优势产业集群55-56
- (四)培育创新能力,构建集群式区域创新体系56-57
- 1.构建创新激励机制56-57
- 2.建设创新服务体系57
- (五)明确产业类型布点,形成布局合理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57-59
- 参考文献59-63
- 附录63-70
- 致谢70-7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71-72
-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课题项目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艳军;孙迪;李诚固;;城市群发展的产业集群作用机制探析[J];规划师;2006年03期
2 李东光;郭凤城;;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J];经济纵横;2011年08期
3 刘党社;;城市群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王瑞林;;产业集群形成与政策引导[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郭荣朝;苗长虹;顾朝林;张永民;;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演变机理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张小刚;罗雅;;城市环境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呼包鄂城市群与产业集群耦合发展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4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