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绩效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0-10-25 02:46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采用SBM超效率模型测度2003—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的生态绩效水平及其时空差异特征,并运用面板Tobit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RE)进行生态绩效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①沧州市和唐山市在研究期内始终保持在生产前沿面以上,北京市和石家庄市远远低于生产前沿面,城市生态绩效水平提升空间较大。②绝对差异变化和相对差异波动幅度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阶段变化特征明显,近两年差异呈扩大趋势;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绩效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贴近沿海地区分布,区域差异较明显。③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低碳潜能、空气质量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对生态绩效水平产生正向影响;对外开放水平的估计系数为负且较显著;人口压力是阻碍生态绩效水平提高的潜在性因素。
【部分图文】:

京津,绩效标准,系数,绝对差异


由图1标准差系数(绝对差异)和变异系数(相对差异)结果可知,在研究期内绝对差异变化和相对差异波动幅度大,阶段变化特征明显,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07和2012年为高峰结点,其中2007年绝对差异达0.396,相对差异达0.542;2012年绝对差异达0.374,相对差异达0.555;2013年为研究期的最低值结点,绝对差异达0.314,相对差异达0.398,近两年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京津冀各城市生态绩效水平随时间变化差异明显,近两年差异呈扩大趋势。2.3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绩效空间分异特征

京津,绩效,空间格局,随机效应


由于城市生态绩效的影响因素涉及较为广泛,考虑到数据可获得性,借鉴已有相关研究[24-25],本文通过构建面板Tobit模型选取可能影响城市生态绩效的影响因素构建回归模型,将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绩效结果作为因变量,自变量分别从人口压力、低碳潜能、政府执行力、对外开放水平、空气质量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六个方面选取具体代表指标见表3。回归过程中加入年份随机效应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果(表3),Likelihood-ratio检验的Chibar 2(1)统计值为-26.0897,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0.000,且通过Hausman检验。同时将该模型加入随机效应模型(RE)检验,对影响因素的可靠性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加入年份随机效应的Tobit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绩效影响因素进行识别,模型构建如下:式中:因变量EP为城市生态绩效结果;i表示地区;t表示年份;β0表示常数项;β1、β2、β3、β4、β5、β6为自变量的待估参数;δ为误差项;ε为时间随机效应。利用Stata 13.0软件对各参数估计结果见表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华茂;彭剑;;循环经济理念下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发展模式设计[J];环境保护;2008年18期

2 李斌;曹万林;;环境规制对我国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生态创新的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7年06期

3 陈丽媛;;宜荆荆城市群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决策与信息;2017年08期

4 王振波;梁龙武;方创琳;庄汝龙;;京津冀特大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18年12期

5 魏璐瑶;陈晓红;;基于精明发展的城市绩效与生态环境耦合研究——以哈长城市群为例[J];地理科学;2017年07期

6 ;中国出现3个环保模范城市群[J];兵团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7 董雅文,方继荫;城市地区的空间结构及其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89年03期

8 徐毅;吴舜泽;侯庆霞;;发展我国城市群环境规划的若干建议[J];环境保护;2009年21期

9 蒋永清;钟荣丙;;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机制[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叶懿安;陈婷;张磊;蒋晓威;于露;;环境公共服务水平测度与差异化分析——以泰州市为例[J];环境保护科学;201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梁丹;不同城市群大气污染分布传输特征及植物阻滞吸附机理[D];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

2 楚芳芳;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3 王筠;吉林省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运行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孙岩;居民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岑世宏;京津唐城市群大气PM_(10)和PM_(2.5)理化特征及健康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启明;中国城市与城市群地表热环境分析方法及空间特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尚梦芳;城市群物流业碳排放效率测度与城镇化影响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3 农宇;两大湾区城市群低碳效率评价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4 茹蕾;地方政府博弈、弹性环境政策与城市群环境质量[D];南京大学;2017年

5 张凯;呼包鄂城市群工业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耦合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6 薛华;我国小城市群生活垃圾优化管理的技术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林婧;长株潭城市群环境承载力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8 冯辉;论长株潭城市群排污权交易的障碍与法律对策[D];湘潭大学;2010年

9 吕靓;京津冀城市群职能格局与空气污染空间相关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10 田小琴;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空间演变及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553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553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9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