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对投资者心理偏好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6 06:40
现实资本市场中诸多异常现象的产生和积累,导致人们对传统金融理论的质疑。行为金融学作为一门心理学、经济学与金融学相融合交叉的新兴学科,在适当放宽“理性人”和“有效市场”假说的前提下,能够合理地解释资本市场中存在的部分异象,引起了学者们对行为金融学的广泛关注。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心理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且已达到比较成熟的状态,部分心理特征在资本市场上已得到证实,为了推动行为金融学进一步发展,有必要开启新的研究方向,即将研究重点转移到投资者心理偏好的影响因素上来。 经济周期这一宏观因素对投资者心理偏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提出行为金融学研究方向应转移到投资者心理特征影响因素上来,影响因素分为微观与宏观两类,并重点研究了经济周期宏观因素与投资者心理偏好之间的关系。其次,从理论角度对经济周期与投资者心理偏好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再次,利用以前景理论为基础发展而形成的BHS模型,结合内生增长理论中的AK模型及相关假设,将经济周期宏观因素融入资产定价模型。最后,将GDP等宏观数据代入模型中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结论:(1)投资者心理偏好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波动,呈现出顺周期性,并指出资产定价研究应充分考虑经济周期等宏观因素的影响;(2)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等措施,资本市场中投资者总体投资效应呈现持续上涨趋势,并不随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波动,体现了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重要性。相关结论与我国现实经济情况基本相符,对资产定价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对投资者心理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学位单位】:广东商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124.8;F832.48;F2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我国经济周期的文献综述
1.2.2 前景理论的文献综述
1.2.3 经济增长理论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文章结构
2 理论基础
2.1 行为金融理论
2.1.1 行为金融学经历的阶段
2.1.2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
2.2 经济增长理论
2.2.1 经济增长理论经历的阶段
2.2.2 经济增长的模式
3 经济周期对投资者心理偏好影响的理论分析
3.1 投资者心理偏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1 投资者的心理偏好特征
3.1.2 投资者心理偏好的影响因素
3.2 经济周期与投资者心理偏好的传导机制
3.2.1 经济周期对投资者心理偏好的影响
3.2.2 投资者心理偏好对经济周期的反作用
4 模型设计
4.1 前景理论、BHS 模型与内生增长理论简介
4.1.1 前景理论
4.1.2 BHS 模型
4.1.3 内生增长理论
4.2 价值效用模型
4.2.1 相关假设
4.2.2 引入经济周期因素后的效用模型
5 经济周期对投资者心理偏好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系数赋值
5.2 初始数据来源
5.3 实证过程
5.4 结论分析
5.4.1 投资者心理偏好与经济周期关系分析
5.4.2 投资者总效用与经济周期关系分析
6 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本文的局限性
6.3 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85749
【学位单位】:广东商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124.8;F832.48;F2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我国经济周期的文献综述
1.2.2 前景理论的文献综述
1.2.3 经济增长理论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文章结构
2 理论基础
2.1 行为金融理论
2.1.1 行为金融学经历的阶段
2.1.2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
2.2 经济增长理论
2.2.1 经济增长理论经历的阶段
2.2.2 经济增长的模式
3 经济周期对投资者心理偏好影响的理论分析
3.1 投资者心理偏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1 投资者的心理偏好特征
3.1.2 投资者心理偏好的影响因素
3.2 经济周期与投资者心理偏好的传导机制
3.2.1 经济周期对投资者心理偏好的影响
3.2.2 投资者心理偏好对经济周期的反作用
4 模型设计
4.1 前景理论、BHS 模型与内生增长理论简介
4.1.1 前景理论
4.1.2 BHS 模型
4.1.3 内生增长理论
4.2 价值效用模型
4.2.1 相关假设
4.2.2 引入经济周期因素后的效用模型
5 经济周期对投资者心理偏好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系数赋值
5.2 初始数据来源
5.3 实证过程
5.4 结论分析
5.4.1 投资者心理偏好与经济周期关系分析
5.4.2 投资者总效用与经济周期关系分析
6 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本文的局限性
6.3 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赜琳;;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J];财经研究;2008年11期
2 刘金全;李楠;刘汉;;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率的成分分解及稳定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11期
3 张荣武;赵行亮;;经济周期、前景理论与BHS资产定价模型修正[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4期
4 黄华继;丁维;;我国股市与经济周期互动关系的谱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6期
5 曾爱民;傅元略;陈高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阈值研究——基于前景理论视角[J];当代财经;2009年10期
6 殷剑峰;;中国经济周期研究:1954 ̄2004[J];管理世界;2006年03期
7 张峥;徐信忠;;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J];管理世界;2006年09期
8 仲伟周;胡莹;潘耀明;;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居民行为——基于前景理论的视角[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9 卢建;;我国经济周期的特点、原因及发生机制分析[J];经济研究;1987年04期
10 舒元,徐现祥;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1952—1998[J];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本文编号:2885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85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