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山西省煤炭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18:16

  本文关键词:山西省煤炭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山西省支柱产业是煤炭产业,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科学的对煤炭资源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做出评价,明确煤炭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能够为煤炭资源开发以及山西省煤炭资源转型提供科学依据,并且有利于促进煤炭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但同时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使煤炭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互为背景,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在这个宏观背景下,本文以山西省为研究对象,定量研究了山西省煤炭资源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以期对山西省煤炭产业健康发展有所帮助。首先,对本文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理论,能源与经济关系理论,耦合协调理论。其次从山西省煤炭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宏观对山西省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度函数,设计反应煤炭资源指标体系、社会经济情况指标体系、土地利用类指标体系;建立了煤炭资源与区域经济以及土地资源耦合协调系数计算模型,对山西省2001年至2012年的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社会经济以及矿区土地利用指标进行分析和总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动态上来看,山西省煤炭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由初级协调向优质协调转变;(2)从空间动态分析,山西省11个地市,煤炭资源与区域经济优质协调的城市有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朔州、临汾;(3)11个地市煤炭资源与矿区土地利用总体是优质协调,个别城市临汾、吕梁、忻州尚未达到协调发展。经过分析后,山西省的经济发展以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煤炭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促进山西省煤炭资源合理开采,经济健康发展以及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需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出发解决问题。
【关键词】:煤炭资源 区域经济 土地利用 耦合协调度 山西省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21;F127
【目录】:
  • 摘要6-7
  • 1 绪论7-15
  • 1.1 研究背景7-8
  • 1.2 研究目的、意义8-9
  • 1.2.1 研究目的8
  • 1.2.2 研究意义8-9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9-13
  • 1.3.1 国外对能源与经济方面研究进展9-10
  • 1.3.2 国内研究概况10-13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3
  • 1.5.1 研究方法13
  • 1.5.2 主要特点13
  • 1.6 技术路线13-15
  • 2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15-21
  • 2.1 经济增长理论15-16
  •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15
  • 2.1.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15
  • 2.1.3 凯恩斯经济增长理论15
  • 2.1.4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理论15-16
  • 2.2 能源、环境、经济关系理论16-17
  • 2.2.1 能源发展对经济影响17
  • 2.2.2 经济增长对能源影响17
  • 2.3 区域经济的内涵17-19
  • 2.3.1 区域经济的概念17-19
  • 2.3.2 区域经济的特点19
  • 2.4 耦合协调度理论19-21
  • 2.4.1 耦合19
  • 2.4.2 耦合协调度19-20
  • 2.4.3 耦合特征20-21
  • 3 研究区煤炭资源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及研究模型建立21-29
  • 3.1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分布21-24
  • 3.1.1 山西省煤炭资源概况21
  • 3.1.2 山西省含煤地层以及可采地层分布情况21-24
  • 3.2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在省及全国的地位24-25
  • 3.3 山西省煤炭资源利用现状25-26
  • 3.4 煤炭资源开发对土地利用的影响26
  • 3.5 煤炭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及土地利用协调度模型26-29
  • 3.5.1 煤炭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27-28
  • 3.5.2 煤炭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评价标准28-29
  • 4 山西省煤炭资源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29-41
  • 4.1 耦合协调度指标的建立29-30
  • 4.2 评价方法设定30-31
  • 4.2.1 指标标准化31
  • 4.2.2 确定权重31
  • 4.3 山西省煤炭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分析31-37
  • 4.3.1 时间维度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与区域经济指标的耦合协调度31-34
  • 4.3.2 空间角度分析山西省2012年11个市煤炭资源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34-37
  • 4.4 山西省煤炭资源与区域经济及土地利用的关系37-39
  • 4.5 促进山西省煤炭资源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战略分析39-41
  • 4.5.1 国家角度政府起到主导作用加快转型发展39
  • 4.5.2 山西省角度39-40
  • 4.5.3 企业角度40-41
  • 5 结论与讨论41-44
  • 5.1 结论41
  • 5.2 对策建议41-44
  • 5.2.1 短期对策41-42
  • 5.2.2 长期对策42-44
  • 参考文献44-46
  • Abstract46-48
  • 致谢48-50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继周,,万长贵;系统耦合与荒漠─绿洲草地农业系统─—以祁连山一临泽剖面为例[J];草业学报;1994年03期

2 黄彦;;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J];当代经济;2011年15期

3 张巨峰;郑元锟;王洋;张飞;李磊;窦军武;贾川;;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重组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矿业工程研究;2011年01期

4 生延超;钟志平;;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旅游学刊;2009年08期

5 李伟红;盖美;;大连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度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年01期

6 邵金花;刘贤赵;李德一;;烟台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度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7年02期

7 胡振琪;;山西省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机遇和挑战[J];山西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8 林伯强;中国能源需求的经济计量分析[J];统计研究;2001年10期

9 万里强,侯向阳,任继周;系统耦合理论在我国草地农业系统应用的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年01期

10 曹博;;经济增长理论概述及其启发意义[J];知识经济;2009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春华;江苏省经济、能源与环境系统(3E)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韩君;中国能源需求的建模与实证分析[D];兰州商学院;2007年

2 石胜利;经济增长与要素投入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贺晓玮;山西省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山西省煤炭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95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8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