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经济双向发展的新结构分析
本文关键词:新疆经济双向发展的新结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新疆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快速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但地区经济整体减弱、产业不完善、区域不协调,频繁发生社会问题等现象凸显。如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构建的时代议题下,建设能够满足区域经济一体化、新疆跨越式发展以及国家进一步扩大沿边开放等时代要求的新疆经济,实现对原有发展结构的突破,成为学界研究与探讨的新方向。本文在对学界相关研究及大量历史资料进行系统、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依托地缘经济理论分析新疆的各项区位特征,然后利用历史唯物主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经济发展的历史结构与双向发展思维的提出过程进行分析,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新疆经济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更加清晰地认识新疆经济发展的现状,指出新疆经济双向发展结构在真正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并运用经验实证与规范分析的方法,概括总结了新疆双向发展结构的内涵与建设的核心,再次明确新疆沟通东西双向互动的核心枢纽作用。但面对新的时代背景与客观发展困境,新疆经济双向发展结构升级是十分必要的,其独特的区位环境又为其提供了可以持续发展、结构升级的基础环境,双向发展新结构的提出由此形成。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提出新疆经济双向发展的新结构,指出双向发展新结构的内涵、功能以及如何建设。强调在原有双向发展结构的基础上,新疆一定要注重地区经济的建设,通过优化经济技术结构、社会文化结构与开放合作结构,尊重并依靠新疆的基础环境,加快转型升级,形成发展合力,全面提升新疆的跨越式开放水平。
【关键词】:双向发展 新结构 新疆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2
- 绪论12-24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2-13
- 二、相关理论介绍13-15
- 三、相关研究动态15-19
- 四、研究方法19-20
- 五、研究内容20-23
- 六、研究新意与不足23-24
- 第一章 新疆的区位特征24-28
- 第一节 地缘特征24-25
- 第二节 资源特征25-26
- 第三节 人文特征26
- 第四节 战略地位26-27
- 第五节 政策优势27-28
- 第二章 新疆经济发展的历史结构28-35
- 第一节 新疆经济发展模式28-30
- 一、新疆独立经济系统28-29
- 二、新疆受外界因素影响形成的经济系统29-30
- 第二节 对新疆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30-35
- 一、自然经济下的欧亚枢纽30
-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封闭系统30-31
-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欧亚枢纽31-35
- 第三章 新疆经济双向发展思维的提出35-42
- 第一节 双向发展思维的提出背景35-38
- 一、自然经济环境下的简单开放发展(1962年以前)35
- 二、封闭经济环境下的封闭式发展(1963年-1977年)35-36
- 三、改革开放时期扩大开放思维的逐渐形成(1978年-1985年)36-37
- 四、“双向发展”理念的提出(1986-今)37-38
- 第二节 双向发展思维38-42
- 一、双向发展的内涵38-39
- 二、双向发展的核心39-42
- 第四章 新疆经济双向发展结构升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42-59
- 第一节 新疆经济双向发展结构升级的时代要求42-45
-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42-43
- 二、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兴边富民行动的要求43
- 三、中央新疆座谈会赋予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43-44
- 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要求44-45
- 五、国家发展新常态对进一步扩大沿边开放的要求45
- 第二节 新疆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45-54
- 一、改善新疆经济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46-52
- 二、新疆双向发展面临的挑战52-54
- 第三节 新疆实现经济双向发展结构升级的外在可能54-59
- 一、新疆与周边国家存在互补性54-56
-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双边关系稳定,合作战略逐步完善56-59
- 第五章 新疆经济双向发展的新结构59-69
- 第一节 新疆双向发展新结构的基本思路59-64
- 一、双向发展新结构的概述59-60
- 二、双向发展新结构的功能60-64
- 第二节 双向发展新结构的建设64-69
- 一、加快转型升级65
- 二、加强协调形成合力65
- 三、提高跨越式开放水平65-66
- 四、加强社会结构的建设,政、经、社、文相协调66-67
- 五、形成先进的经济技术结构、和谐的社会文化结构与开放的合作结构67-69
- 第六章 新疆实施双向发展新结构的支持政策与保障措施69-75
- 第一节 新疆实施双向发展新结构的支持政策69-71
- 一、确保国家政策的支持69-70
- 二、构筑双向发展新结构的有效驱动机制70-71
- 三、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优势,推进新疆与中亚国家的经济一体化71
- 第二节 新疆双向发展新结构的保障措施71-75
- 一、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增强自我发展能力71-73
- 二、协调区域发展,促进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73
- 三、强化双向发展,实现双惠双赢73-75
- 结论75-76
- 参考文献76-81
- 后记81-82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石生;;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问题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2 曹颖轶;;新疆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及特点[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09期
3 张鲁青;桑百川;;我国东部、中西部及周边国家FDI区位优势比较[J];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12期
4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J];经济学(季刊);2011年01期
5 李潇然;;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腾飞[J];中国经济信息;2015年01期
6 辛燕;;对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生态伦理问题若干思考——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例[J];特区经济;2010年05期
7 蒲佐毅;魏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特区经济;2011年03期
8 孟秀玲;许兴维;王庆民;;哈密地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增长极[J];实事求是;2015年01期
9 肖凤英;;新疆外贸对新疆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新疆财经;2006年02期
10 舒松;唐邦勤;;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内在诱因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林秀;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与技术创新协同演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刘传岩;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3 陈飞;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3年
4 段树国;新疆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阮彩灵;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新疆经济双向发展的新结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64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96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