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折扣效应
发布时间:2021-07-21 13:26
根据2008-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文化产品出口的面板数据,可以从经济水平、人口数量、地理特征和文化折扣四个层面构建指标,运用扩展后的引力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探查中国总类和分类两层面的文化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折扣效应。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总体文化产品出口还是各分类文化产品出口,文化折扣对其都有着显著的阻碍作用,但对不同类别产品的作用强度存在较大差异。对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强相互间文化认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差异化产品出口对象、提升产品自身质量等建议。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图文】:
2017年中国向各国文化产品出口占向30国总文化产品出口比重(单位:%)
2008-2017年十年间,视觉艺术和手工艺、表演和庆祝活动两类产品始终是中国最主要的文化产品出口种类,二者之和在中国对“一带一路”30个样本国文化产品出口总额中占比九成以上,且比重几乎年年增长,从2008年的91.34%增至2017年的97.43%。设计和创意服务类、文化和自然遗产类产品则是中国文化产品中出口最少的两类,二者占出口总比一直不足0.3%,在2017年更是降至0.07%,出口额仅为3.61百万美元。总体而言,中国对外出口的文化产品类别结构失衡严重,以手工艺、首饰和乐器等文化内涵较少、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真正依靠文化内在进行创作的、难以替代的文化产品在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占比中却微乎其微,究其原因正是在于不同种类文化产品所含文化内涵深浅不同。文化产品贸易不同于一般商品贸易,会受到文化折扣效应的影响,且往往产品所含文化元素越多所受折扣效应越大。为降低文化折扣的阻力,节约成本扩张市场,中国在文化产品出口上自然而然向文化元素含量较少,更易被大众接受的产品种类偏斜,因此最终形成了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差异较大,整体以含有文化元素较少的体力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以文化内涵丰富的脑力密集型产品出口为辅的结构。三、文化折扣效应的实证检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距离对中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集中度的影响研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J]. 曾麒玥,龚璞.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7(05)
[2]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核心文化产品贸易持续改进路径选择[J]. 胡燕,章珂熔. 江苏社会科学. 2017(05)
[3]武术跨文化传播中“文化折扣”现象的成因及规避[J]. 赵明元,张堃.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4]消费成瘾、文化折扣与中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J]. 卫迎春,钟晓玥. 学习与实践. 2016(06)
[5]文化差异是影响中国创意产品出口的阻碍因素吗——基于中国创意产品出口35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检验[J]. 王洪涛. 国际经贸探索. 2014(10)
[6]文化折扣、市场规模与中国文化产品出口[J]. 邵军,吴晓怡.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4(03)
[7]文化折扣与我国出版产业“走出去”的路径选择[J]. 曾荣平,侯景娟. 出版发行研究. 2013(12)
[8]文化亲近、经济发展与文化产品的出口——基于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实证研究[J]. 臧新,林竹,邵军. 财贸经济. 2012(10)
[9]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 曲如晓,韩丽丽.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1(04)
[10]中国文化商品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曲如晓,韩丽丽. 中国软科学. 2010(11)
本文编号:3295107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图文】:
2017年中国向各国文化产品出口占向30国总文化产品出口比重(单位:%)
2008-2017年十年间,视觉艺术和手工艺、表演和庆祝活动两类产品始终是中国最主要的文化产品出口种类,二者之和在中国对“一带一路”30个样本国文化产品出口总额中占比九成以上,且比重几乎年年增长,从2008年的91.34%增至2017年的97.43%。设计和创意服务类、文化和自然遗产类产品则是中国文化产品中出口最少的两类,二者占出口总比一直不足0.3%,在2017年更是降至0.07%,出口额仅为3.61百万美元。总体而言,中国对外出口的文化产品类别结构失衡严重,以手工艺、首饰和乐器等文化内涵较少、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真正依靠文化内在进行创作的、难以替代的文化产品在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占比中却微乎其微,究其原因正是在于不同种类文化产品所含文化内涵深浅不同。文化产品贸易不同于一般商品贸易,会受到文化折扣效应的影响,且往往产品所含文化元素越多所受折扣效应越大。为降低文化折扣的阻力,节约成本扩张市场,中国在文化产品出口上自然而然向文化元素含量较少,更易被大众接受的产品种类偏斜,因此最终形成了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差异较大,整体以含有文化元素较少的体力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以文化内涵丰富的脑力密集型产品出口为辅的结构。三、文化折扣效应的实证检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距离对中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集中度的影响研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J]. 曾麒玥,龚璞.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7(05)
[2]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核心文化产品贸易持续改进路径选择[J]. 胡燕,章珂熔. 江苏社会科学. 2017(05)
[3]武术跨文化传播中“文化折扣”现象的成因及规避[J]. 赵明元,张堃.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4]消费成瘾、文化折扣与中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J]. 卫迎春,钟晓玥. 学习与实践. 2016(06)
[5]文化差异是影响中国创意产品出口的阻碍因素吗——基于中国创意产品出口35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检验[J]. 王洪涛. 国际经贸探索. 2014(10)
[6]文化折扣、市场规模与中国文化产品出口[J]. 邵军,吴晓怡.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4(03)
[7]文化折扣与我国出版产业“走出去”的路径选择[J]. 曾荣平,侯景娟. 出版发行研究. 2013(12)
[8]文化亲近、经济发展与文化产品的出口——基于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实证研究[J]. 臧新,林竹,邵军. 财贸经济. 2012(10)
[9]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 曲如晓,韩丽丽.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1(04)
[10]中国文化商品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曲如晓,韩丽丽. 中国软科学. 2010(11)
本文编号:3295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295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