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国区域知识复杂性测度及其对创新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21 16:54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知识作为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其重要性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基于伊达尔戈等的HH反射方法,利用15 988 864件中国专利数据,测度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知识复杂程度,并检验其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①虽然东部地区的稀缺技术掌握能力高于中、西部,但中、西部地区落后境况不断改善,正逐渐进入新的技术领域;②知识复杂性对创新高效区域(东部)的影响更大,但低效地区(中、西部)具有更高的稀缺知识边际增益。以上发现的政策含义是,区域不应仅谋求单一领域内的竞争优势,应以兼顾聚集多样化和高质量知识为最终政策目标。 

【文章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37(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中国区域知识复杂性测度及其对创新的影响


2003—2016年样本数据选取情况

轨迹图,专利,重心,轨迹


在进一步研究之前,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专利统计年报》专利申请数据,利用Arcgis10.2软件绘制中国专利重心迁移空间路径图,通过观察其动态轨迹及时空演变格局,初步了解中国专利数据空间分异情况。从图2可见,中国专利重心位于31.593°N-32.476°N和115.670°E-116.570°E区间,2000—2015年专利重心移动轨迹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2006年我国专利重心总体呈向东南方向移动趋势,2002、2003年出现反复;第二阶段为2006—2011年整体向北移动,2009年、2010年出现反复;第三阶段为2012—2015年重心整体向西偏移。专利重心空间移动特征符合我国不同时期区域发展战略指向。众所周知,20世纪90年代以前,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环渤海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自1997年以来,国家实施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经济发展重心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21世纪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又进行了新的战略调整,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一系列举措,引导资源要素向中、西部地区不断集聚以及向东北地区回流。随着国家战略指向下经济社会发展重心区际转移,专利重心也随之产生偏移。

二维图,普遍性,多样性,二维


此外,多样性与普遍性的二维图呈现出东、中、西部地区极化现象。中、西部省(市)多集中于散点图左上限,东部省(市)多集在右下限,说明东、中西部地区在专利研发能力和专利技术含量方面依然存在较大鸿沟,中、西部地区显然处于劣势地位。尽管如此,结合图3和图4的时间演化特征不难发现,中、西部地区在区域创新中的劣势处境正在改善,其专利研发技术多样性逐步提高,部分省份逐渐步入专利研发的第一梯队,即图4中右下限区域。图4 2010-2016年多样性与普遍性二维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徐国祥,陈燃萍.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9(05)
[2]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赵凯旭,杨永春,李恩龙,刘科伟,张帅兵.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3]国外破坏性创新影响因素研究综述——基于1997-2017年文献的系统评价[J]. 尚甜甜,缪小明,鲁迪.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19)
[4]专利制度对区域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专利保护视角[J]. 操龙升,赵景峰.  中国软科学. 2019(05)
[5]城市知识复杂性空间分异与演化分析: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 马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19)
[6]中国区域创新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宋旭光,赵雨涵.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07)
[7]城市创新效率测度及其对房价分化影响的实证研究[J]. 范新英,张所地.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8(01)
[8]自主研发、技术转移方式与区域创新质量[J]. 侯建,陈恒.  中国科技论坛. 2016(11)
[9]技术创新动因的“技术推动”与“需求拉动”争论[J]. 高小珣.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1(06)



本文编号:3355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355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b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