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6 16:23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收入分配提出了改革的目标,提出“两个同步”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建立健全合理有序的初次收入分配制度,是实现“两个同步”的重要基础。加强保障初次收入分配中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增加居民收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它是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对于解决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突出的矛盾,例如收入差距过大、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等问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劳动报酬是我国居民收入的主体,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的直接原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助于扩大消费需求,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缩小贫富差距,协调效率和公平关系,减轻再分配的调节负担,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是缓解劳资冲突,激发劳动者积极性,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需要,是理顺...
【文章来源】: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创新之处
第2章 初次收入分配和劳动报酬的相关理论
2.1 初次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
2.1.1 初次收入分配的含义
2.1.2 初次收入分配的地位及作用
2.1.3 我国初次收入分配制度现状
2.2 劳动报酬的相关理论
2.2.1 劳动报酬的含义
2.2.2 劳动报酬的地位及作用
2.2.3 发达国家对劳动报酬的研究
2.2.4 国内学界劳动报酬的研究
第3章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过低的表现及成因
3.1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过低的现状
3.2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过低的成因
3.2.1 劳资矛盾与冲突问题严重
3.2.2 企业利润在初次分配中比重过大,政府财税收入的快速增长,侵蚀劳动报酬
3.2.3 地方政府偏重市场调节,忽略宏观调控
3.2.4 战略认识偏差,产业结构不协调,劳动者素质偏低就业不充分
3.2.5 劳动者素质低,组织松散,利益诉求难以表达和有效体现
3.2.6 初次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完善
第4章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必要性
4.1 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4.2 缓解劳资冲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4.3 缩小贫富差距,协调效率和公平关系,减轻再分配的调节负担
4.4 “共同富裕”和“更加注重公平”的执政理念
第5章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对策
5.1 更新观念、切实重视劳动报酬提升问题
5.2 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城乡劳动者在劳动报酬提升中的作用
5.2.1 调节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5.2.2 发挥三者提高劳动报酬的作用
5.2.3 多举并措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5.3 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必须重视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J]. 李家峰. 人民之声. 2011(08)
[2]当前我国初次分配不公正问题的根源分析[J]. 杨雪林.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1(02)
[3]理论界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的观点综述[J]. 陈亦琳. 红旗文稿. 2011(05)
[4]“提低控高”推进收入分配改革[J]. 苏海南. 求是. 2011(02)
[5]确立并实施积极的收入分配政策[J]. 苏海南. 群言. 2011(01)
[6]中国初次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与问题——以劳动报酬占GDP份额为视角[J]. 张车伟,张士斌. 中国人口科学. 2010(05)
[7]充分发挥劳动力要素在初次分配中的主体作用[J]. 丁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8]中国劳动报酬偏低四问[J]. 周敏. 经济研究导刊. 2010(06)
[9]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J]. 白重恩,钱震杰. 经济研究. 2009(03)
[10]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J]. 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 经济研究. 2009(01)
本文编号:3440129
【文章来源】: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创新之处
第2章 初次收入分配和劳动报酬的相关理论
2.1 初次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
2.1.1 初次收入分配的含义
2.1.2 初次收入分配的地位及作用
2.1.3 我国初次收入分配制度现状
2.2 劳动报酬的相关理论
2.2.1 劳动报酬的含义
2.2.2 劳动报酬的地位及作用
2.2.3 发达国家对劳动报酬的研究
2.2.4 国内学界劳动报酬的研究
第3章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过低的表现及成因
3.1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过低的现状
3.2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过低的成因
3.2.1 劳资矛盾与冲突问题严重
3.2.2 企业利润在初次分配中比重过大,政府财税收入的快速增长,侵蚀劳动报酬
3.2.3 地方政府偏重市场调节,忽略宏观调控
3.2.4 战略认识偏差,产业结构不协调,劳动者素质偏低就业不充分
3.2.5 劳动者素质低,组织松散,利益诉求难以表达和有效体现
3.2.6 初次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完善
第4章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必要性
4.1 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4.2 缓解劳资冲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4.3 缩小贫富差距,协调效率和公平关系,减轻再分配的调节负担
4.4 “共同富裕”和“更加注重公平”的执政理念
第5章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对策
5.1 更新观念、切实重视劳动报酬提升问题
5.2 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城乡劳动者在劳动报酬提升中的作用
5.2.1 调节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5.2.2 发挥三者提高劳动报酬的作用
5.2.3 多举并措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5.3 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必须重视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J]. 李家峰. 人民之声. 2011(08)
[2]当前我国初次分配不公正问题的根源分析[J]. 杨雪林.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1(02)
[3]理论界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的观点综述[J]. 陈亦琳. 红旗文稿. 2011(05)
[4]“提低控高”推进收入分配改革[J]. 苏海南. 求是. 2011(02)
[5]确立并实施积极的收入分配政策[J]. 苏海南. 群言. 2011(01)
[6]中国初次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与问题——以劳动报酬占GDP份额为视角[J]. 张车伟,张士斌. 中国人口科学. 2010(05)
[7]充分发挥劳动力要素在初次分配中的主体作用[J]. 丁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8]中国劳动报酬偏低四问[J]. 周敏. 经济研究导刊. 2010(06)
[9]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J]. 白重恩,钱震杰. 经济研究. 2009(03)
[10]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J]. 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 经济研究. 2009(01)
本文编号:3440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440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