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等收入陷阱”挑战下中国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9 06:12

  本文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挑战下中国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在2007年就已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此时相关问题也随之出现,以前较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开始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经济发展缺乏新的推动力,同时,由于过快的经济增长导致经济运行过程中一些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此时这些矛盾就通过不同的方式开始显现出来,例如过度城市化、贫富差距过大、产业升级受阻问题等等,在这双重困境的压迫下,我国要是不采取一些得当的措施就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就已经成功跨入中等收入国家的智利、巴西和马来西亚等国,由于其经济发展模式没有进行重大的改变而且其过去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隐藏的弊端也在慢慢的凸现出来,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但也有一些国家由于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使国家顺利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例如亚洲的韩国,从1983年开始,仅仅用了12年的时间就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到1995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000美元左右,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因此对于中等收入陷阱带来的挑战,我国只要根据具体国情然后制定相应有效的政策措施,就有可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已往文献的研究,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含义,指出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由于经济发展缺乏新的增长动力,同时,以往积累的矛盾慢慢显现致使经济发展徘徊不前,无法跨入高收入国家或地区行列。对于其产生的原因,学者们通过不同的视角进行探讨,其中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是国家或地区难以跨入高收入国家的关键点,那些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欧美日韩等国家无不有着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它们经济之所以出现质的飞跃并跨入高收入国家,其中有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借助于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并进行自我创新,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是产品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同时,在对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相关文献梳理时,阐述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重要的推动力量,而中等收入陷阱相关问题也是经济增长问题,之所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在于经济增长乏力。因此,不管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还是推动经济增长,其中关键点在于技术创新。 本文从技术创新这个角度出发,先从理论方面详细阐释自主创新、模仿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探讨技术创新是怎样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有着什么样的内在作用机理,并提出了中国技术创新的可能路径,再从实证方面构建一个扩展的MRW模型,在MRW模型基础上同时将人力资本、物资资本和研发资本引入模型,通过相应数据对技术创新的可能路径进行验证,得出什么样的路径适合我国现阶段发展并提出相应政策方针来提高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使我国能够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文共分成七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同时,也对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进行归纳。第二章论述国内外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现状以及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本文以技术创新为视角探讨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三章分析已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欧美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成功经验以及已经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拉美国家的失败教训,以期对正处于中等收入行列的中国能跨入高收入国家提供有益的启示。同时,说明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现状,探讨现状中的哪些不足可能会使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第四章阐述技术创新的定义以及分类,分析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第五章说明我国进入中等收入行列后的技术创新现状,同时,提出技术创新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第六章运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提出的技术创新可能路径进行验证,探讨出我国较优的技术创新路径。第七章对本文进行相应总结,并以技术创新为视角,提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自主创新 模仿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4
【目录】:
  • 摘要2-5
  • ABSTRACT5-12
  • 第一章 导论12-17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12-14
  • 一、研究背景12-13
  • 二、研究意义13-14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4-15
  • 一、研究思路14-15
  • 二、研究方法15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点15-17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7-23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现状17-19
  • 一、国外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现状17-18
  • 二、国内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现状18-19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现状19-21
  • 一、国外关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现状19-20
  • 二、国内关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现状20-21
  • 第三节 简要评述21-23
  • 第三章 国际经验及教训与中国经济增长现状23-35
  • 第一节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经验23-28
  • 一、德国经济的发展经验23-24
  • 二、美国的经济发展经验24-25
  • 三、日本的发展经验25-27
  • 四、韩国的发展经验27-28
  • 第二节 拉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教训28-29
  • 第三节 启示:技术创新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因素29-30
  • 第四节 中国经济增长现状与落入陷阱可能性分析30-35
  • 一、中国经济增长现状30-32
  • 二、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可能性32-35
  • 第四章 中等收入陷阱解释框架下的创新与增长35-45
  • 第一节 内涵界定35-37
  • 一、经济增长35
  • 二、自主创新35-36
  • 三、模仿创新36-37
  • 第二节 从模仿到创新37-38
  • 第三节 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机理作用38-44
  • 一、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39-42
  • 二、模仿创新与经济增长42-44
  • 第四节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技术创新路径选择44-45
  • 第五章 中国技术创新的新特征和新模式45-52
  • 第一节 技术创新模式的新特征45-49
  • 一、创新模式与出发点的变化45-46
  • 二、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的增加46-48
  • 三、企业地位的变化48-49
  • 第二节 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49-52
  • 一、政府定位不准确49-50
  • 二、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50
  • 三、企业内部难以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50-51
  • 四、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体系51-52
  • 第六章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52-62
  • 第一节 理论模型推导与计量模型构建52-54
  • 一、经典索洛模型52
  • 二、MRW模型52-53
  • 三、扩展的MRW模型与计量模型的构建53-54
  • 第二节 变量来源和数据说明54-56
  • 第三节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56-62
  • 一、实证检验56-60
  • 二、结果分析60-62
  • 第七章 中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政策建议62-65
  • 第一节 调整人力资本结构62-63
  • 第二节 产学研相结合63
  • 第三节 技术引进到技术创新63
  • 第四节 加大研发投入和调整研发投入结构63-65
  • 参考文献65-69
  • 致谢69-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瑾;;论美国经济复苏中的经济形态转变与结构调整[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丁重;张耀辉;;制度倾斜、低技术锁定与中国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11期

3 欧阳\,

本文编号:351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51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2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