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连云港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之间的关系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总体来说两者之间存在三种关系,港口物流发展促进腹地经济增长,腹地经济增长推动港口物流发展,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之间相互协调发展。基于两者上述的三种可能关系,结合协同理论的系统定量分析,确定港口与腹地之间的真正关系。理论上,对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的协同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现实中,有助于为港口投资者或区域经济制定者提供参考。在理论阐述方面,本文介绍了港口物流、腹地经济的概念,说明了确定腹地的方法,辩证分析了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之间的关系,同时引入协同理论的概念,为下文分析协同性提供理论基础。在实证分析方面,论文采用点轴结构划分法确定港口腹地,再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Johansen检验确定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的主要腹地;在判断连云港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动态关系上,利用协整理论分析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港口物流与连云港市经济之间存在相互的协整关系,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发现连云港市经济和腹地经济是连云港港口物流格兰杰原因,但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不是连云港市和腹地经济的格兰杰原因;最后基于协整理论,构建协同度评价模型并结合协同度等级划分标准,对连云港港口分别与连云港市和腹地经济的协同度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港口物流 腹地经济 格兰杰检验 协同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F259.27;F55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0-11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1-13
- 1.2.3 文献综述评述13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13-15
- 1.3.1 研究方法13-14
- 1.3.2 研究内容14
- 1.3.3 创新点14-15
- 1.3.4 研究技术路线15
- 本章小结15-17
- 第二章 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理论基础17-25
- 2.1 港口物流概述17-19
- 2.1.1 港口基本概念17-18
- 2.1.2 港口物流特点18-19
- 2.1.3 港口物流的功能19
- 2.2 港口腹地概述19-20
- 2.2.1 港口腹地的概念19
- 2.2.2 港口腹地划分方法19-20
- 2.3 协同理论概述20-21
- 2.3.1 协同理论的产生及核心思想20
- 2.3.2 协同理论的相关概念20-21
- 2.4 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互动作用21-24
- 2.4.1 港口物流对腹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21-22
- 2.4.2 腹地经济发展对港口物流发展的带动作用22-23
- 2.4.3 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关系23-24
-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连云港港口与腹地经济发展概况25-36
- 3.1 连云港港口概况25-27
- 3.1.1 连云港港口介绍25
- 3.1.2 连云港港口分类货物吞吐量25
- 3.1.3 连云港港口港区与泊位25-27
- 3.2 连云港港口腹地的确定27-29
- 3.3 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历程29-31
- 3.3.1 连云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发展历程29
- 3.3.2 连云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发展历程29-30
- 3.3.3 连云港港口进出.总额发展历程30-31
- 3.4 连云港港口腹地经济发展历程31-35
- 3.4.1 连云港市经济发展历程31-33
- 3.4.2 连云港港口腹地经济发展历程33-35
- 本章小结35-36
- 第四章 连云港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的计量分析36-41
- 4.1 计量经济学理论模型36-37
- 4.1.1 单位根检验36
- 4.1.2 Johansen检验与VAR模型36
- 4.1.3 格兰杰因果检验36-37
- 4.2 数据处理37-40
- 4.2.1 相关数据单位根检验37
- 4.2.2 Johansen关系检验37-38
- 4.2.3 VAR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38-40
- 本章小结40-41
- 第五章 连云港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实证分析41-52
- 5.1 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41-42
- 5.1.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41
- 5.1.2 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41-42
- 5.2 构建协同评价模型42-45
- 5.2.1 建立功效函数42-43
- 5.2.2 子系统协调适配度函数43
- 5.2.3 权重的计算43
- 5.2.4 协同度模型43-44
- 5.2.5 协同度等级划分标准44-45
- 5.3 连云港港口与腹地经济系统协同性实证结果45-48
- 5.3.1 连云港口与腹地经济系统各个序参量指标的有序度45
- 5.3.2 系统序参量适配度计算结果45-48
- 5.3.3 连云港港与腹地经济协同性计算结果48
- 5.4 连云港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系统协同性结果分析48-51
- 5.4.1 港口物流与连云港市经济子系统协调适配度的结果分析48-49
- 5.4.2 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子系统协调适配度的结果分析49-51
- 5.5 连云港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建议51
- 本章小结51-52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2-54
- 6.1 主要结论52-53
- 6.2 研究展望53-54
- 参考文献54-56
- 附录A 连云港港口与腹地相关数据56-62
- 附录B 熵值法确定港口权重62-63
- 致谢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承新;港口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J];中国港口;2001年12期
2 封学军;港口物流联盟的必要性[J];中国水运;2003年03期
3 戴哲斌;港口物流中心的运作模式[J];中国水运;2003年03期
4 戴哲斌;港口物流中心的运行方法[J];中国港口;2003年02期
5 ;港口物流中心的运作模式[J];水路运输文摘;2003年06期
6 徐亚东;开发港口物流产业 实现网上商务活动[J];港口科技动态;2005年03期
7 程铁;我国发展港口物流的思考[J];港口装卸;2005年02期
8 董岗;对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思考[J];水运工程;2005年04期
9 高刚;黄敬前;郝梅玲;;典型港口物流发展类型比较研究——对厦门港口物流发展的启示[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6年03期
10 崔学武;刘庆平;董毓海;;我国港口物流新的发展趋势及对策探讨[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腾飞;;浅谈港口物流的发展[A];第二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陶德馨;;坚持自主创新,走中国港口物流快速发展之路[A];物流工程三十年技术创新发展之道[C];2010年
3 罗洪波;林元旦;;加速推进我国港口物流发展,提升港口国际竞争力[A];中国航海学会2005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赵珍;;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赵学礼;魏旭光;康凯;;港口物流产业政策体系设计与实践——基于M港物流产业政策体系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岳巧红;张丽;;江苏沿江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A];2006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6年
7 ;第二篇 港口物流经济[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吴剑;;港口物流企业联盟及其运营调度优化[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第七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韦琦;陈梦萍;周建美;;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珠三角为例[A];第九届珠三角流通学术峰会——扩大内需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论文集[C];2012年
10 纪正广;;高职港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讨——以港口物流管理专业为例[A];创新驱动与海洋经济——第十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港口分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建华;港口物流需要“内外兼修”[N];国际商报;2008年
2 汕头港务集团物流公司 余琼云;努力打造区域港口物流中心[N];汕头日报;2009年
3 记者 彭飞 编辑 祝建华;粤富华拟竞购大股东港口物流资产[N];上海证券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祝勇 通讯员 沈彤中 实习生 卢雅楠;前八月我省港口物流进大于出[N];海口晚报;2013年
5 ;港口物流的花样年华[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6 戴哲斌;解读港口物流中心运行方法[N];中国水运报;2003年
7 杨承新;港口物流中的现代信息技术[N];中国水运报;2003年
8 王维寿;港口物流也有营销策略[N];中国水运报;2004年
9 ;港口物流正成为我国经济亮点[N];中国水运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蔡立;信息化完美控制港口物流[N];中国水运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洁;基于风险辨识的港口物流服务供应商选择与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2 张继良;港口物流系统竞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高鹏;港口物流网络系统的建模及作业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明辉;腹地型港口物流系统节点设施规划布局与运作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戴金山;港口物流能力与绩效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李肇坤;基于供应链的港口物流服务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朱英;港口物流企业服务供应链服务能力及信息协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智庆;WB集团港口物流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刘伟;中韩自贸区背景下的威海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陈鹏;连云港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4 盛凯;SZ港口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李文君;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6 郭庆雄;佛山欧浦港发展战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7 卢珂;江苏沿海港口物流协同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8 何汉欣;我国港口物流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9 李珊珊;港口物流园区建模及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10 王晓亚;基于国际贸易的港口物流竞争力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连云港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3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53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