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研究
本文关键词: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代社会,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生命力所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对于地区乃至国际综合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时也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近几年,山西省的经济一直保持持续增长,但与其它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这主要归咎于科技创新能力的欠缺对山西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作为一个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位置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解决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以山西省为研究对象,对其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研究,并针对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 通过对国内外科技创新相关理论的研究,并对山西省科技创新现状进行分析后,以山西省近十九年的科技数据为基础,结合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信度与相关性检验后,建立了符合山西省实际情况的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山西省的科技数据进行拟合与检验,得到各指标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程度。基于以上指标体系,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2年的科技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排名,得到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与各方面影响因素在全国的相对水平。基于对山西省纵向与横向的评价分析并结合目前山西省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提高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山西省经济发展的效率与步伐以及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山西省 科技创新能力 指标评价体系 结构方程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2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2-21
- 1.2.1 国外有关科技创新理论的概述12-15
- 1.2.2 国内科技创新研究的现状综述15-20
- 1.2.3 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20-21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目的及技术路线21-25
- 1.3.1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21-23
- 1.3.2 研究方法23-24
- 1.3.3 技术路线图及目的24-25
- 1.4 论文的创新点25-27
- 1.4.1 指标设计上的创新25
- 1.4.2 方法上的创新25-26
- 1.4.3 思路上的创新26-27
- 第二章 科技创新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概念27-33
- 2.1 科技创新的相关概念27-30
- 2.1.1 科学技术的含义27-28
- 2.1.2 创新的含义28
- 2.1.3 技术创新的含义28-29
- 2.1.4 科技创新的含义29-30
- 2.1.5 自主创新的含义30
- 2.1.6 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界定30
- 2.2 科技创新相关理论的概念30-33
- 2.2.1 技术创新理论的概念30-31
- 2.2.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概念31
- 2.2.3 区域科技创新的概念31-33
- 第三章 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分析33-47
- 3.1 山西省的资源状况33
- 3.2 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情况33-35
- 3.3 山西省科技创新现状35-47
- 3.3.1 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的现状分析36-40
- 3.3.2 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现状分析40-42
- 3.3.3 教育能力现状分析42-43
- 3.3.4 知识创新能力现状分析43-44
- 3.3.5 科技创新环境现状分析44-47
- 第四章 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47-76
- 4.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47-48
- 4.2 指标体系的构建48-60
- 4.2.1 指标选择原则48-49
- 4.2.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49-51
- 4.2.3 潜在变量与观测变量的确立51-52
- 4.2.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52-53
- 4.2.5 数据来源与处理53-58
- 4.2.6 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检验58-60
- 4.3 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实证分析60-73
- 4.3.1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60-61
- 4.3.2 提出假设61-62
- 4.3.3 模型检验62-66
- 4.3.4 对全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与排名66-69
- 4.3.5 模型结果分析69-73
- 4.4 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结论73-76
- 第五章 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分析76-80
- 5.1 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76-78
- 5.1.1 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仍显不足76
- 5.1.2 科技人才总量不足,,不能满足山西省经济发展的需要76-77
- 5.1.3 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不足77
- 5.1.4 产学研结合不密切,科技成果转化率低77
- 5.1.5 与外界往来甚少,很难引进先进的创新理念与技术77
- 5.1.6 科技创新市场机制不完善77-78
- 5.2 对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评价78-80
- 第六章 提高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80-87
- 6.1 科研人才方面的对策建议80-81
- 6.1.1 加大对科研人才的引进力度80
- 6.1.2 做好对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80-81
- 6.1.3 完善科技人才的考核办法81
- 6.1.4 创建舒适的科技人才社会氛围81
- 6.2 科技创新资金方面的对策建议81-83
- 6.2.1 加大政府科技投入81-82
- 6.2.2 加强政府对科技资金投入的引导力度82
- 6.2.3 优化科研经费的来源与支出结构82
- 6.2.4 转变财政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方式82-83
- 6.3 科技创新职能方面的对策建议83-84
- 6.3.1 明确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职能83
- 6.3.2 充分利用政府这一特殊的科技创新服务者与中介者83
- 6.3.3 充分发挥高校与科研院所对我省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推动作用83-84
- 6.4 科技创新环境完善方面的建议84-85
- 6.4.1 加强科技法制建设84
- 6.4.2 完善社会科技服务体系84-85
- 6.4.3 加强金融工具对科技创新的支持85
- 6.5 科技成果转化方面85-87
- 6.5.1 构建多样化的产学研合作平台85
- 6.5.2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完善85
- 6.5.3 提高产学研合作的资金扶持85-87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87-90
- 7.1 论文贡献87
- 7.2 论文局限性87
- 7.3 结论与展望87-90
- 参考文献90-94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94-95
- 致谢95-9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良猷,韩新伟;未来科技创新趋势与特点的一些认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陈祥荣,郝建华;政府促进科技创新比较研究[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刘苍劲;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兼论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几个重要问题[J];湖南商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4 毕亮亮;施祖麟;;长三角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区域科技创新圈”的构建——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模型的初探[J];经济地理;2008年06期
5 沈菊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应用[J];经济问题;2005年08期
6 尹志军;郎飞燕;陈立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法比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4期
7 章熙春;马卫华;蒋兴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3期
8 耿庆申;;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5期
9 侯成义;张守华;曹郑玉;张敏;;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国防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结构与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6期
10 康胜;;论科技创新与经济进步的互动关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凯;京津冀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4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54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