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观双视角下的北京市中等收入群体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23:07
本文关键词:主客观双视角下的北京市中等收入群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关系到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中等收入人口比重是反映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指标,这一比重越大,意味着收入分配结构越合理。目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处于重要的调整期,测度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北京市政府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要更加注重市民福祉,努力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使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本文从主客观双视角下研究北京市中等收入群体的特征以及该群体所占比重、北京市居民收入的主观感知状况及其重要影响因素,为北京市中等收入群体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分析视角,为相关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首先,基于中国健康营养数据,采用部分排序法的思想确定北京市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利用居民收入核密度估计法估计北京市和其他地区居民收入分布、测度中等收入群体所占比重,对北京市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进行国内外对比分析;其次,对北京市居民收入及其主观感知状况等系列问题进行微观调查,对北京市居民收入主观感知状况进行分析,运用多项定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居民收入主观感知的影响因素进行测度,得到各因素对主观感知的影响系数及显著性水平;最终,透过主客观双视角下北京市中等收入群体的分析,在北京市现有的中等收入群体客观结构下,提出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建议。 论文的主要难点和重点表现在:首先,国家统计局不对外公布居民收入调查的微观数据,且从2013年试运行城乡居民收入一体化的住户调查改革,城乡居民使用统一的“可支配收入”指标,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案设计并执行,如何调查得到研究所需的关键数据是论文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构建客观和主观双视角分析下的中等收入群体问题的测算方法;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 论文的主要创新体现在:首次引入主观感知分析视角,在对北京市中等收入群体客观比重进行统计测度基础上,对北京市居民收入的主观感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测度分析。依据实际调查数据的测算结果,在北京市现有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客观状况下,提出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等收入 主观感知 影响因素 多项定序logistic回归 核密度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4.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1
- 1.1 研究意义8-9
-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9-11
- 1.2.1 研究思路9-10
- 1.2.2 研究内容10
- 1.2.3 研究方法10-11
- 1.2.4 重点和难点11
- 1.3 创新点11
- 2 中等收入群体的理论研究11-16
- 2.1 中等收入群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1-12
- 2.2 中等收入群体的概念界定及划分标准研究12-13
- 2.3 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标准测度研究13-14
- 2.4 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及其变动测度研究14-15
- 2.5 中等收入群体主观感受及影响因素测度研究15
- 2.6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政策建议研究15-16
- 3 北京市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测度及对比16-24
- 3.1 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理论测度方法发展16-19
- 3.1.1 参数统计测度方法17
- 3.1.2 传统非参数统计测度方法17-18
- 3.1.3 现代非参数统计测度方法18
- 3.1.4 核密度估计方法18-19
- 3.2 北京市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测度19-22
- 3.2.1 数据说明19-20
- 3.2.2 居民收入密度函数的核估计20-21
- 3.2.3 北京市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测度及国内对比21-22
- 3.3 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国内外对比22-24
- 4 北京市中等收入群体主观感知及其影响因素测度24-34
- 4.1 调查方案介绍25
- 4.2 调查对象特征分析25-26
- 4.3 北京市居民收入及其主观感知状况26-29
- 4.4 居民收入主观感知影响因素测度29-34
- 4.4.1 理论测度模型构建29-30
- 4.4.2 影响因素指标设定及关系初判30-31
- 4.4.3 结果分析31-34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34-37
- 5.1 方法性结论34
- 5.2 实证性研究结论与建议34-37
- 参考文献37-40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40-41
- 致谢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课题组;6万-50万元:中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探究[J];数据;2005年06期
2 龙莹;;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动态变迁与收入两极分化:统计描述与测算[J];财贸研究;2012年02期
3 龚志宏;;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与构建和谐社会[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李培林;;关于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若干思考[J];红旗文稿;2007年18期
5 黄维德,陈欣;上海中等收入群体的划分及特征[J];上海综合经济;2004年08期
6 苏海南;努力扩大我国的中等收入者比重[J];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7 纪宏;陈云;;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及其变动的测度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9年06期
8 纪宏;阮敬;;基于收入分布的亲贫困增长测度及其分解[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08期
9 厉以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入者收入水平[J];经济研究;2002年12期
10 刘毅;;中产阶层的界定方法及实证测度——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开放时代;2006年04期
本文关键词:主客观双视角下的北京市中等收入群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5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55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