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北京市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3 07:11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二者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甚是复杂。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对能源需求存在较长的正向影响,然而,化石能源消费又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又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影响,一定程度上抵消掉能源消费增加带来的经济增长。传统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决定我国要特别重视发展低碳经济,严格施行碳减排。北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的首都,是一个特大型资源消费城市,对北京市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开展研究,不只是实现低碳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制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北京市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以及二氧化碳排放现状,通过建立包含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要素的新C-D生产函数模型,估算北京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其次,通过建立能源消费量、碳排放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对2020年以前的能源消费量、碳排放量和GDP数据进行预测,将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到201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分别降低16%和17%的节能减碳目标相对照,为北京市低碳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生产函数 全要素生产率 VAR 模型 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2;F127;X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文献综述10-12
  • 1.2.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10
  • 1.2.2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10-11
  • 1.2.3 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11-12
  • 1.3 研究内容、框架及创新点12-14
  • 1.3.1 研究内容12
  • 1.3.2 研究框架12-13
  • 1.3.3 论文创新点13-14
  • 2 现状分析14-23
  • 2.1 北京市经济增长现状14-15
  • 2.1.1 经济增长总量发展趋势14
  • 2.1.2 经济结构现状特征14-15
  • 2.2 北京市能源消费现状15-19
  • 2.2.1 能源消费总量发展趋势15-16
  • 2.2.2 能源消费结构特点16-18
  • 2.2.3 能源消费强度特点18
  • 2.2.4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特点18-19
  • 2.3 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现状19-23
  • 2.3.1 二氧化碳排放趋势分析21-22
  • 2.3.2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析22-23
  • 3 相关计量模型的理论和方法23-34
  • 3.1 C-D生产函数相关理论23-28
  • 3.1.1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介绍23-24
  • 3.1.2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24-25
  • 3.1.3 单位根检验25-26
  • 3.1.4 协整检验26-27
  • 3.1.5 残差正态性检验27
  • 3.1.6 残差自相关检验27-28
  • 3.1.7 残差异方差检验28
  • 3.2 向量自回归模型相关理论方法28-34
  • 3.2.1 向量自回归理论28-29
  • 3.2.2 滞后阶数的确定29-30
  • 3.2.3 约翰森协整检验30-31
  • 3.2.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31-32
  • 3.2.5 脉冲响应分析32
  • 3.2.6 方差分解分析32-34
  • 4 基于扩展的C-D生产函数模型的实证分析34-46
  •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34-38
  • 4.2 单位根检验38
  • 4.3 协整检验38
  • 4.4 模型回归38-39
  • 4.5 模型检验与修正39-41
  • 4.5.1 多重共线性检验39-40
  • 4.5.2 自相关检验40
  • 4.5.3 正态性检验40-41
  • 4.5.4 异方差检验41
  • 4.6 模型分析41-46
  • 4.6.1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41-42
  • 4.6.2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分析42-44
  • 4.6.3 投入要素对产出的贡献率分析44-46
  • 5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46-57
  • 5.1 单位根检验46-47
  • 5.2 协整检验47-48
  • 5.3 模型建立48-49
  • 5.4 模型滞后结构检验49-52
  • 5.4.1 模型稳定性检验49-50
  • 5.4.2 格兰杰因果检验50-51
  • 5.4.3 滞后排除检验51-52
  • 5.5 模型残差检验52-54
  • 5.5.1 正态性检验52-53
  • 5.5.2 自相关LM检验53
  • 5.5.3 怀特异方差检验53-54
  • 5.6 模型分析54-57
  • 5.6.1 脉冲响应分析54-55
  • 5.6.2 方差分解分析55-57
  • 6 预测、总结和政策建议57-61
  • 6.1 相关预测57-59
  • 6.2 全文总结59-60
  • 6.3 政策建议60-61
  • 后记61-62
  • 参考文献62-65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65-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爱文;李东;;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因果关系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2 张维阳;段学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相互关系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4期

3 彭水军;包群;;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5期

4 吴海民;;基于新C-D生产函数的广东省经济增长实证研究[J];南方经济;2006年07期

5 郭四代;陈刚;杜念霜;;我国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12年05期

6 陈茜;苏利阳;汝醒君;;发达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分析[J];生态经济;2010年04期

7 钱珍;;经济增长、居民消费与保险发展的长期联动效应分析——基于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的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年07期

8 郑永琴;李录堂;;青海省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性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08期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1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871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7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