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产业发展与城镇化互动关系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10 10:10

  本文关键词:产业发展与城镇化互动关系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利用全国、贵州省域和县域三个层面的数据,构建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回归计量模型,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实证研究了产业发展和城镇化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与城镇化率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互动关系;从全国层面看,城镇化率影响第二产业就业结构,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影响城镇化率;从贵州省看,其城镇化率对产业就业结构没有显著影响,而产业就业结构却显著影响城镇化率;贵州省城镇化率受产业集聚影响的强度和作用幅度大于全国平均值,其中最显著的是教育发展的集聚程度。建议贵州省应提高二三产业的比重和集聚程度,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导向,推动以产业发展为动力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作者单位】: 贵州理工学院;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
【关键词】城镇化 产业发展 互动关系 时间维度 空间维度
【基金】: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AJY012)——基于资源可达性分析的县域城镇化模式研究
【分类号】:F127;F299.27
【正文快照】: 〔修回日期〕2015-03-29一引言城镇化是指分散的农业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1]。在这一过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并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义的城镇化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在地理空间上,人口由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代燕,杨栋锐;城镇化对区域产业布局效益的推动机理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09期

2 苏素;贺娅萍;;经济高速发展中的城镇化影响因素[J];财经科学;2011年11期

3 顾朝林;吴莉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Ⅰ)[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2期

4 顾朝林;吴莉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Ⅱ)[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3期

5 孙晓华;柴玲玲;;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的实证检验[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杨文举;;中国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07年01期

7 宋栋;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的构想[J];人口学刊;1993年02期

8 陈凤桂;张虹鸥;吴旗韬;陈伟莲;;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10年05期

9 李丽莎;;论城镇化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1年1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ointegration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3期

2 王彩虹;李瑶;姚莉;;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对策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3 刘爱英;姚丽芬;李庆辰;;我国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关系的协整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4 冯梅;;产业装备与产业发展[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陈家作;吴永林;;高技术产业影响力的机理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杨吉华;;我国文化产业园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高薇;;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分布与发展差距[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2期

8 税伟;陈烈;任杰;王山河;;我国乡村城市化道路的起源和演变[J];商业研究;2005年23期

9 李荣;李永芳;;苏锡常产业结构差异化分析[J];商业研究;2007年10期

10 何禹霆;王岭;;基于CSCP范式的中国汽车产业产业组织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长虹;武前波;杜李;张丽君;席升阳;高延军;蒋冰华;方相林;乔家君;赵玉明;吴殿廷;刘嘉俊;;第十章 中原城市群产业发展[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2 周学政;;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选择[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苏海龙;徐芳;武占云;;基于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漯河城市定位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晓林;吕红医;;工业型小城镇的城镇化路径选择——基于人口和产业“双驱动”的波士顿矩阵法[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5 曾昭法;左杰;;中国省域城镇化的空间集聚与驱动机制研究——基于空问面板数据模型[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6 李向前;郭本海;黄莉;;城镇化发展水平视域的城市关联复杂网络模型[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7 易斌;;城镇化综合水平的评价及格局研究——以安徽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8 孙燕红;胡星;潘兆宇;张成智;田高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南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9 于兰军;张学强;陈栋;;关于当前城镇化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基于相关文献的梳理[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10 夏鸣晓;武占云;杨雯雯;;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建设用地优化研究[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1新型城镇化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梅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张伟;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傅晓珊;城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均衡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孙康慧;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雅俊;模块化视角下的服务型工业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张庆霖;纵向市场、政府规制与创新扭曲:中国制药产业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陈德华;完全信息下垄断市场竞争均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宋昱;中国体育产业的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1994-2010)[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潘文年;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巢旭;基于结构方程的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因素模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邓娜娜;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武文斌;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郑浩;产业结构变动对辽宁省经济影响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李宠华;白银市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6 何庆凤;江山市木材工业发展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7 刘嫦芳;FDI变动对山东省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景莉莉;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9 密,

本文编号:438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438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6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