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5-23 16:31

  本文关键词:农机产品再制造性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农业大学》 2010年

农机产品再制造性评价研究

武园园  

【摘要】: 再制造工程作为一种节能、节材、环保的新兴产业,再制造工程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修复技术,缓解资源浪费和短缺的矛盾,最大程度降低了废旧产品对环境的危害,进而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利用水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机产品再制造工程不仅可为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和经济快速增长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首先,在分析再制造工程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条件及农业机械再制造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农机产品再制造工程的技术体系,总结了农机产品再制造的一般工艺流程,发展农机产品再制造的可行性及发展农机再制造的一些必要措施,进而提出农机产品的再制造工艺流程并进行技术分析。 其次,通过对机电产品再制造性评价体系的分析、调整和补充构建了一个针对农机产品的再制造性评价体系。通过对已存在的机电产品的再制造性评价体系的深入研究,从技术性、经济性、环境性和资源性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完整的评价指数体系。针对农机行业的低利润特点,着重分析了农机产品再制造的经济性评价指标,弥补了已有评价体系中对经济性评价过于简单的的不足。 最后,运用构建的农机产品再制造性评价体系对联合收获机的割台进行可再制造性的评价并开发了以综合评价为主的再制造性评价原型系统。 本文通过农机产品再制造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并认真分析联合收获机割台的再制造性指数,构建以综合评价为主的再制造性评价原型系统。从农机产品再制造评价体系入手,对农机产品实施再制造的产业条件和产品条件进行系统分析,为再制造企业涉足农机领域以及农机制造企业引入再制造项目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工具,研究成果将对我国农机再制造领域产生积极的理论贡献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S220.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2
  • 1.1.1 选题目的9-10
  • 1.1.2 研究意义10-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2.1 再制造工程的出现12
  • 1.2.2 再制造工程的领域研究12-13
  • 1.2.3 再制造性评价研究13-14
  • 1.2.4 国外实践现状14-15
  • 1.2.5 国内实践现状15-16
  • 1.3 课题的提出16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16-17
  • 2 农机产品再制造工程17-29
  • 2.1 农业机械概述17-18
  • 2.1.1 农业机械分类17
  • 2.1.2 农业机械行业特征17-18
  • 2.2 农机产品再制造性特征分析18-19
  • 2.2.1 农机产品实施再制造的条件18
  • 2.2.2 农机产品实施再制造的潜在风险18-19
  • 2.3 农机产品再制造工程技术体系19-20
  • 2.4 农机产品再制造工艺分析20-28
  • 2.4.1 概述20-21
  • 2.4.2 农机产品再制造工艺流程21-26
  • 2.4.3 农机产品失效类型及修复方法分析26-28
  • 2.5 本章小结28-29
  • 3 农机产品再制造性评价29-44
  • 3.1 再制造性评价的意义29-30
  • 3.2 机电产品再制造性评价体系30-31
  • 3.3 农机产品再制造性评价体系的构建31-43
  • 3.3.1 指标权重的确定31-32
  • 3.3.2 技术性评价指标32-35
  • 3.3.3 经济性评价指标35-40
  • 3.3.4 环境性评价指标40-41
  • 3.3.5 资源性评价指标41-43
  • 3.3.6 综合评价模型43
  • 3.4 本章小结43-44
  • 4 联合收获机部件—割台再制造性评价44-53
  • 4.1 联合收获机再制造的典型意义44-45
  • 4.2 联合收获机再制造性分析45-48
  • 4.2.1 联合收获机的一般构造45
  • 4.2.2 联合收获机的失效形式分析45-47
  • 4.2.3 实例分析47-48
  • 4.3 割台的再制造性的评价48-52
  • 4.3.1 技术性评价指数48-50
  • 4.3.2 经济性评价指数50-51
  • 4.3.3 环境性评价指数51
  • 4.3.4 资源性评价指数51-52
  • 4.3.5 再制造性综合指数52
  • 4.4 本章小结52-53
  • 5 农机产品可再制造性评价系统原型的开发53-58
  • 5.1 再制造性评价系统的开发目标与原则53-54
  • 5.1.1 评价系统的开发目标53
  • 5.1.2 评价系统的开发原则53-54
  • 5.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54-55
  • 5.3 产品再制造性评价信息类型55
  • 5.4 系统的实施55-57
  • 5.5 本章小结57-58
  • 6 结论与展望58-60
  • 6.1 结论58
  • 6.2 展望58-60
  • 参考文献60-63
  • 附录163-70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0-71
  • 作者简历71-72
  • 致谢72-73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滨士,张伟,马世宁,刘世参;向21世纪的绿色再制造[J];中国表面工程;1999年04期

    2 梅书文,杨金生,张福学;履带拖拉机再制造工程的质量体系及效益分析[J];中国表面工程;2002年03期

    3 徐滨士,刘世参,史佩京,邢忠,谢建军;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效益分析及对循环经济贡献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5年01期

    4 徐滨士,马世宁,朱绍华,朱胜;21世纪绿色再制造工程及进展[J];材料导报;2002年01期

    5 秦晔;王翔;陈铭;王成焘;;废旧汽车循环再利用的经济性评估[J];机电一体化;2006年01期

    6 崔奎顺;;农业工程机械再制造的可行性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7年03期

    7 秦英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对策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8年06期

    8 徐滨士,张伟,马世宁,刘世参,张振学;再制造工程──绿色系统工程[J];中国设备管理;2000年01期

    9 刘谦,戴庆荣;汽车发动机再制造发展现状及其关键技术[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3年02期

    10 欧阳新群;浅谈绿色再制造工程与应用[J];四川水力发电;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国庆;零件剩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与产品可再制造性评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海伟;报废汽车零部件绿色回收与再制造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李健;汽车再制造工程及其部件再制造技术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杜彦斌;面向生命周期的机床再制造与综合提升方案设计研究及应用[D];重庆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鲁伟;曹文志;李颖;方婧;;基于LCA的再制造项目或产业的循环经济评估[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8期

    2 赵立祥;汪文杰;;我国汽车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北方经济;2009年12期

    3 郝庆民;;发动机气浮式气缸工作台的工作仿真[J];北京汽车;2010年01期

    4 郭伟;鹿红娟;邵宏宇;;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发动机再制造经济性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徐滨士,张振学,马世宁,刘世参,朱胜,张伟;新世纪表面工程展望[J];中国表面工程;2000年01期

    6 师昌绪,徐滨士 ,张平 ,刘世参;21世纪表面工程的发展趋势[J];中国表面工程;2001年01期

    7 高金吉;设备诊断工程与表面工程[J];中国表面工程;2001年02期

    8 罗震,单平,易小林,侯贤忠;油田储罐再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表面工程;2001年02期

    9 徐滨士,朱胜,马世宁,刘世参,梁秀兵;装备再制造工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J];中国表面工程;2003年03期

    10 徐滨士,刘世参,李仁涵,姚巨坤,向永华;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的基本途径及发展前景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爱国;王琳;王文标;;用于工件再制造的机器人测量系统建模[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徐滨士;;发展绿色再制造工程提升我国机电产品维修水平[A];第十一次全国农机维修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梁俊爽;杨金生;;利用现有条件加快精准农业技术研究与发展[A];第十二次全国农机维修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徐滨士;;再制造的表面工程及其发展[A];第七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表面工程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5 朴钟宇;徐滨士;王海斗;程莉;;热喷涂金属陶瓷涂层的接触疲劳失效机理分析[A];第七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表面工程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6 李克勤;姜翠香;;产品设计的绿色思想[A];2005年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北专集)[C];2005年

    7 徐滨士;;国内外再制造的新发展及未来趋势[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8 廖绍华;曹华军;杜彦斌;刘飞;李先广;陈时权;;综合废旧机床再制造测试与评价支持系统开发及应用[A];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渝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贵州、重庆分册)[C];2009年

    9 史佩京;徐滨士;刘世参;许一;;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车辆发动机再制造工程[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徐滨士;;国内外再制造的新发展及未来趋势[A];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标;基于视觉测量的快速再制造成形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王志坚;装备零件激光再制造成形零件几何特征及成形精度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铜柱;汽车产品再制造模式及其可靠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贺团英;汽车循环物流系统关键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丁雪峰;考虑异质需求的再制造产品最优定价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任凡;机械加工车间环境影响分析及粉尘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石常亮;面向再制造铁磁性构件损伤程度的磁记忆/超声综合无损评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唐秋生;电子商务环境下闭环供应链关键要素的评判与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王心;基于遗传算法的产品选择与生产计划模糊优化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吴翔;面向再制造的机器人三维视觉检测系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瑛;政府调控政策对企业再制造产品定价的影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魏莎;办公家具再制造工艺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3 熊权湘;资源型城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程永伟;废旧品逆向物流的博弈分析[D];北京物资学院;2011年

    5 付井忠;汽车零件磨损修复技术的应用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6 司丹;铸件特种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7 杨沛;设计心理学在人机交互设计中的运用[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8 刘晴;含层状硅酸盐磨损自修复剂的减磨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刘海涛;天威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马瑞玲;船舶柴油机再制造回收系统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滨士;;热喷涂技术的现状和发展[J];表面工程;1991年01期

    2 徐滨士,张伟,马世宁,刘世参;向21世纪的绿色再制造[J];中国表面工程;1999年04期

    3 徐滨士,梁秀兵,李仁涵;绿色再制造工程的进展[J];中国表面工程;2001年02期

    4 朱绍华,刘世参,朱胜;谈绿色再制造工程的内涵和学科构架[J];中国表面工程;2001年02期

    5 徐滨士,马世宁,刘世参,朱绍华,张伟,朱胜;绿色再制造工程设计基础及其关键技术[J];中国表面工程;2001年02期

    6 甘茂治,周红;绿色再制造工程及应用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表面工程;2001年02期

    7 徐滨士,朱胜,马世宁,刘世参,梁秀兵;装备再制造工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J];中国表面工程;2003年03期

    8 徐滨士,刘世参,李仁涵,姚巨坤,向永华;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的基本途径及发展前景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4年02期

    9 徐滨士,刘世参,史佩京,邢忠,谢建军;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效益分析及对循环经济贡献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5年01期

    10 刘飞;曹华军;杜彦斌;;机床再制造技术框架及产业化策略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6年S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立伟;再制造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赵树恩;汽车零部件拆卸序列自动生成的理论研究及实现[D];重庆大学;2005年

    3 余建柏;再制造坯料的尺寸恢复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锋 ,刘浩 ,王伟宏 ,张洪江;数理统计方法在农机产品检测中的应用[J];工业技术经济;1997年03期

    2 孙万军,刘立斌;河北省成立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站[J];中国农机化;1998年05期

    3 王连生;竖定不移地坚持农机推广鉴定制度——纪念农机产品推广许可证制度实施十五周年[J];农机质量与监督;1998年02期

    4 ;加强农机产品质量认证工作 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做出新贡献 农业部副部长、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白志健讲话(摘要)[J];农机质量与监督;1998年03期

    5 ;1997年农机产品六升五降,库存增大[J];农机市场;1998年02期

    6 方方;当前我国农机产品新热点浅析[J];农机市场;1998年12期

    7 庞胜利,王锐;浅谈对农机市场的整顿[J];中国农机化;1999年02期

    8 ;加强监督检验 提高农机产品质量[J];新疆农机化;2000年01期

    9 ;全国农机投诉站一览表[J];广东农机;2001年03期

    10 ;买农机,看价格,更要看质量,看服务[J];农机安全监理;200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江会长出席农机产品订货会及论坛[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2 张晓宁;;2005年上半年农机产品进出口概述[A];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农用发动机行业背景资料(第三集)[C];2005年

    3 ;2006年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暨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CAMF2006)盛况实录(新闻组图)[A];第六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四届亚洲农机峰会、全国农机流通杰出贡献单位表彰大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四届四次理事会文集[C];2006年

    4 张晓宁;;2007上半年我国主要农机产品出口增长[A];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农用发动机行业背景资料(第七集)[C];2007年

    5 石高超;朱瑞祥;田志宏;;我国农机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研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魏学庆;;青海省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形成的原因和整顿对策[A];第十二次全国农机维修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刘宪;王松;;农机产品质量状况分析[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郑珉;;对“小四轮”市场下滑的思考[A];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农用发动机行业背景资料(第五集)[C];2006年

    9 刘宪;王心颖;;关于我国农机质量监督工作模式的探讨[A];现代农业工程与自然资源高效利用——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10 许继升;;2006年全国农机会大有可观[A];第六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四届亚洲农机峰会、全国农机流通杰出贡献单位表彰大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四届四次理事会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鲁予;[N];农民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赵天冬;[N];农民日报;2009年

    3 记者 孙红梅;[N];中国农机化导报;2009年

    4 王超安;[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5 通讯员 缪锦国 记者 尹宁静;[N];泰州日报;2009年

    6 记者 刘冰石;[N];安徽日报;2009年

    7 龙新;[N];农民日报;2010年

    8 农新;[N];东方城乡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杨雪;[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0年

    10 记者 杨雪;[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桂春;再制造产品差异性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鹿红娟;汽车发动机再制造回收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王凯;再制造产品生产与销售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范文姬;不确定环境下的再制造物流系统库存控制与协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丁雪峰;考虑异质需求的再制造产品最优定价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张显程;面向再制造的等离子喷涂层结构完整性及寿命预测基础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郭军华;不确定需求和WTP差异环境下的再制造系统运作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伍星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物流网络的优化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石常亮;面向再制造铁磁性构件损伤程度的磁记忆/超声综合无损评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杨培;基于弧焊机器人的典型零件柔性再制造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园园;农机产品再制造性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蓬;农机产品情感化设计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3 侴露;产品剩余寿命预测方法与可再制造性评估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4 江新兵;基于汽车再制造工程的汽车零部件可再制造性的分析与评估[D];长安大学;2011年

    5 付腾;工程机械零部件的再制造性评定和HVOF技术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2年

    6 石高超;我国农机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谢立伟;再制造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吴帆;产品再制造性评价及其物流系统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赖霞虹;产品再制造拆卸规划方法与零件再制造性评估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刘韶光;汽车曲轴再制造评价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农机产品再制造性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48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a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