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探注联合技术在立井过采空区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9-12-05 05:29
【摘要】:平煤股份四矿三水平回风井工程需穿过丁5-6采空区,该段岩性破碎,且含有大量积水,无法正常施工。针对上述问题,通过采用高压注浆技术、止浆垫防上浮浇筑技术、围岩破碎区段固支等技术,加快施工速度,确保井壁质量,使井筒施工安全通过采空区,大大缩短施工工期,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图文】:

示意图,探孔,示意图


4)注浆完毕后,向下掘至巷道顶板上5m,注浆补强。5)当掘进至采空区上3m时,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6)采空区揭过10m,进行壁后注浆。7)采空区上下5m进行加强支护[2]。3施工工艺3.1工作面探水井筒掘至丁5-6采空区19210机巷顶板上20m,平整工作面,垂直向下施工探水钻孔,如图1。确定积水标高为-492m[5]。图1探孔布置示意图3.2注浆工作面准备1)施工砼止浆垫。工作面掘进至积水水头上0.5m时,对井筒荒断面进行锚网喷支护,平整底板,浇筑500mm厚的混凝土,作为砼止浆垫。2)止浆垫注浆加固。施工井筒工作面中心钻孔,配鐖140mm钻头,钻进8.5m,注浆加固。凝固48h,扫孔作耐压试验,试验耐压值不小于2.5MPa并持续30min。3)采空区清淤。止浆垫达到耐压要求后,使用鐖90mm钻头钻进至19210机巷底板,风水连动,把巷道底板淤泥吹向一边,最后钻进至巷道底板下500mm时,提起钻杆,反复推拉,吹净孔底淤泥之后收钻。3.3采空区注浆1)注浆孔参数。共布置23个注浆孔(图2):①沿机巷中心线布置4排钻孔,从东向西每排3个钻孔,排、孔间距2m,两帮两排距井帮500mm;②在工作面南、北两侧,距井帮500mm处布置5个补强注浆钻孔,孔间距1.2m。注浆顺序:先注采空区东部,从东向西逐渐推进,再注井筒北部、南部钻孔。图2注浆孔布置示意图2)注浆参数。①注浆压力:注浆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注浆孔静水压力的大孝裂隙的发育程度及井壁的抗压能力,根据四矿地质资料及以往注浆经验,充填注浆压力控制在8~10MPa;②浆液浓度;水泥浆液的水灰比为1∶1~1∶0.8(质量比),水玻璃浆液,开始注浆使用15~20Be',根据进浆情况调配到20~35Be'[6],水泥与水玻璃体积比为1∶0.8;③注浆材料:为增加浆液的结石率,选用新

示意图,注浆孔,示意图


砼止浆垫。工作面掘进至积水水头上0.5m时,对井筒荒断面进行锚网喷支护,平整底板,浇筑500mm厚的混凝土,作为砼止浆垫。2)止浆垫注浆加固。施工井筒工作面中心钻孔,配鐖140mm钻头,钻进8.5m,注浆加固。凝固48h,扫孔作耐压试验,试验耐压值不小于2.5MPa并持续30min。3)采空区清淤。止浆垫达到耐压要求后,使用鐖90mm钻头钻进至19210机巷底板,风水连动,把巷道底板淤泥吹向一边,最后钻进至巷道底板下500mm时,提起钻杆,反复推拉,,吹净孔底淤泥之后收钻。3.3采空区注浆1)注浆孔参数。共布置23个注浆孔(图2):①沿机巷中心线布置4排钻孔,从东向西每排3个钻孔,排、孔间距2m,两帮两排距井帮500mm;②在工作面南、北两侧,距井帮500mm处布置5个补强注浆钻孔,孔间距1.2m。注浆顺序:先注采空区东部,从东向西逐渐推进,再注井筒北部、南部钻孔。图2注浆孔布置示意图2)注浆参数。①注浆压力:注浆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注浆孔静水压力的大孝裂隙的发育程度及井壁的抗压能力,根据四矿地质资料及以往注浆经验,充填注浆压力控制在8~10MPa;②浆液浓度;水泥浆液的水灰比为1∶1~1∶0.8(质量比),水玻璃浆液,开始注浆使用15~20Be',根据进浆情况调配到20~35Be'[6],水泥与水玻璃体积比为1∶0.8;③注浆材料:为增加浆液的结石率,选用新鲜无结块袋装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为达到较好的堵水目的,选用浓度为38~42Be'、模数为2.8~3.2的中性水玻璃,水泥浆掺加3.8%QBZ-BI型防水剂。3)注浆站布置。①注浆泵和灰桶等置于工作面底板,利用现有电力系统供电;②立式搅拌机放在地面井口搅拌浆液,用2个2m3吊桶下水泥和水玻璃;③工作面安置压风管和供水管变头,供打眼注浆使用。4)施工步骤。①清淤完成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杜工会;煤层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技术在焦作矿区的应用[J];煤矿安全;2004年11期

2 张裕峰;汤卫东;;井筒揭穿突出危险煤层综合防突技术[J];煤炭技术;2009年04期

3 万全;何忠明;;超前全断面帷幕预注浆治理高压断层水技术研究[J];矿冶工程;2013年05期

4 李朋红;;立井壁后注浆堵水措施与效果[J];煤;2013年10期

5 方体利;郭保国;;郓城副井井筒工作面探水预注浆施工[J];山东煤炭科技;2013年03期

6 夏志锋;;联合支护在回风井筒过采空区的应用[J];中州煤炭;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军;彭苏萍;徐忠信;;煤田水文地质条件探查的三维电阻率测井方法[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王任超;杨小芳;李红超;;酸性矿井水处理及其利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8期

3 王磊;;贵州矿井水害防治现状分析及防治措施[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10期

4 张海鹏;;浅析煤矿中的水灾害防治[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年05期

5 邵飞燕;孙亚军;凌成鹏;;夏桥矿井下蓄排水系统优化设计[J];煤炭工程;2007年12期

6 李青松;韩真理;马曙;;煤岩固化防突技术在松河矿石门揭煤中的应用[J];煤炭工程;2010年07期

7 柯妍;曾勇;;新安矿二_1煤底板突水性评价及防治建议[J];煤炭技术;2007年11期

8 蒋开胜;吕波;;中岭煤矿井下涌水规律及防治水措施[J];煤炭技术;2009年02期

9 龙周彪;;矿井水防治[J];山东煤炭科技;2009年02期

10 李永军;彭苏萍;徐忠信;;煤田水文地质条件探查的三维电阻率测井方法[J];煤炭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连秀艳;曹丽文;练翠侠;张靖超;;淮南新集煤矿开采1~#煤层底板抗水压能力研究[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长征;;斜沟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与矿井水害防治措施[A];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理论技术与实践[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唐守锋;基于声发射监测的矿井突水前兆特征信息获取方法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张有喜;厚表土层下富水顶板特厚煤层集约化开采关键技术与实践[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乐志军;新朝川矿矿井水分布规律研究与防治对策[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唐辉;河南平禹一矿岩溶水疏降流场数值模拟与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杨振宁;古汉山矿13051工作面注浆堵水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立波;东欢坨矿特殊地质条件下薄煤层综采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5 田丽;基于FEFLOW的矿井工作面底板突水量预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6 周卫;朝川矿水文地质规律及己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7 甘容;平煤十三矿矿井涌水量数值模拟与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8 邢明慧;吴寨矿一_5煤层底板承压水突水危险性研究与防治对策[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谢治刚;复杂地质条件下灰岩地下水数值模拟及其水害防治方法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吕纬;吉小明;;浅埋暗挖隧道双液注浆加固数值模拟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张庆;邹正盛;李利峰;;雪峰山2号隧道帷幕注浆加固技术[J];煤炭工程;2012年05期

3 虎维岳;吕汉江;;饱水岩溶裂隙岩体注浆改造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J];煤炭学报;2012年04期

4 朱红;杜嘉鸿;;隧道围岩注浆的理论分析及工程应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5 张霄;李术才;张庆松;孙克国;刘人太;韩伟伟;原小帅;;关键孔注浆方法在高压裂隙水封堵中的应用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6 孙洪军;;青坪隧道涌水量及注浆加固圈研究分析[J];公路工程;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春来;小井水下止浆垫的施工[J];建井技术;1992年06期

2 赵志明;涂心彦;;立井深水下混凝土止浆垫施工技术[J];中州煤炭;2009年08期

3 陈丽萍;白成名;;基于空间弹塑性理论的止浆垫设计与计算方法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10期

4 郑翠敏;马振华;逯彦刚;赵玉松;;竖井井筒复杂水文地质段止浆垫施工技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02期

5 孙丙山;;站街煤矿副井止浆垫的施工工艺[J];煤炭技术;2007年07期

6 徐栓祥;;龙固矿深立井高压大流量工作面止浆垫和“岩帽”的设计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09年04期

7 李文斌,张向东,王晓明;动水法施工止浆垫根治立井大型突水[J];煤;2002年01期

8 孙鹏翔;;立井井筒水下混凝土止浆垫施工工艺的研究与应用[J];建井技术;2010年04期

9 岳国梁,连光顺;动水法施工止浆垫根治立井大型突水[J];煤炭技术;2003年01期

10 刘斌;锚杆混凝土止浆垫在堵水注浆中的应用[J];化工矿山技术;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志勇;罗文广;张斌;;石嘴山一矿南翼立风井止浆垫施工[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8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C];2008年

2 辛恒奇;武文东;徐栓祥;;深立井高压大流量工作面止浆垫浇注工艺试验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系列文集2012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专刊(下)[C];2012年

3 孔祥逊;;近千米深井无止浆垫预注浆技术[A];第三届全国煤矿机械安全装备技术发展高层论坛暨新产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晗;严克磊;;立井施工工作面防治水施工技术[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8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C];2008年



本文编号:2569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569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f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