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等离子体辅助石墨烯薄膜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储能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00:01
【摘要】:超级电容器是一类介于传统电容和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元件,有着使用寿命长、充放电速率快等特点,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石墨烯,是一种二维平面碳纳米材料,被认为是最适用于超级电容的碳材料之一,尤其是自支撑式的石墨烯薄膜,作为超级电容的活性电极材料时无需外加粘结剂、导电剂,高性能石墨烯薄膜的研发是目前超级电容活性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通过一套自制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稳定生成了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用以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高效、温和地制备出了一种石墨烯薄膜。通过控制变量法,确定了最佳还原区域(负辉区与法拉第暗区之间的交界区)和还原时间(~5min)。对反应产物进行的物化性质表征,说明辉光等离子体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反应过程温和、高效、节能、环保,反应得到的石墨烯薄膜还原程度高。由于反应过程中会有一些CO、H2O、CO2等气体分子从石墨烯片层中逸出,反应产物——石墨烯薄膜具有较大的层间距和开放式的通道,这一结构形貌特征有利于增大电解液和石墨烯片层的有效接触面积,从而强化石墨烯薄膜材料的储能性能。将石墨烯薄膜作为电极活性材料装配成两电极超级电容,借助电化学工作站,在水系电解液(6mol/L KOH水溶液)中对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当扫速为10 mV/s时,石墨烯薄膜的比电容为190F/g,且随着扫速的增加,电容特性保持良好;当电流密度为0.5A/g时,比电容达230F/g,电容能量密度高达7.85Wh/kg;当电流密度增大至50 A/g时,功率密度达到4.66kW/kg。此外,电化学阻抗谱测试表明以石墨烯薄膜作为活性材料的超级电容具有较小的内阻(5Ω),且充放电效率较高,电化学性能优异。辉光等离子体辅助制备得到的石墨烯薄膜还原程度高,反应过程温和、高效,且反应产物——石墨烯薄膜非常适合作为超级电容的活性电极材料,在储能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图文】:

示意图,模型,示意图,液体界面


结构的经典模型主要有三个:逡逑(a)邋Helmholtz邋模型逡逑如图1.1所示,Helmholtz模型指出充电时在电极材料表面聚集的静电荷会逡逑吸引电解液中的带电粒子(具相反电荷),在电极活性材料/溶液的固体/液体界面逡逑形成两层电荷量相当的相反电荷层,这两层电荷由于体系中固体/液体界面上位逡逑垒的存在而无法中和,因而生成稳定的双电层。但需要指出的是,Helmholtz摸逡逑型忽略了微观粒子存在热运动,事实上体系中带电粒子不可能永远静止地排布于逡逑固体/液体界面上ia。逡逑-0^邋-0-^0邋-0-邋-0逦逡逑一一一一一一一邋5逦d逡逑—十一十邋_+一十逡逑I逦....逡逑|邋¥0逡逑图1.1邋Helmholtz模型示意图逡逑(b邋)邋Gouy-Chapman邋模型逡逑Guoy和Chapman两位学者以Helmholtz模型为基础,考虑了带电粒子的热逡逑运动这一被忽略的因素,对Helmholtz提出的双电层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完善,提逡逑出一个包括扩散层理论的Gouy-Chapman双电层模型,如图1.2所不,充电时带逡逑电粒子在电解液中规律的分配在临近固一液界面的溶液层内。但Gouy-Chapman逡逑模型只是将离子视为理想的点电荷

示意图,模型,示意图,带电粒子


-0^邋-0-^0邋-0-邋-0逦逡逑一一一一一一一邋5逦d逡逑—十一十邋_+一十逡逑I逦....逡逑|邋¥0逡逑图1.1邋Helmholtz模型示意图逡逑邋Gouy-Chapman邋模型逡逑和Chapman两位学者以Helmholtz模型为基础,考虑了带电粒子被忽略的因素,对Helmholtz提出的双电层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完善,括扩散层理论的Gouy-Chapman双电层模型,如图1.2所不,充电电解液中规律的分配在临近固一液界面的溶液层内。但Gouy-Chapm将离子视为理想的点电荷,忽略了带电粒子的尺寸,因而按此理论的电容与实际电容相比偏大u,,12。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M53;TB38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佳琦;;储能技术发展综述[J];电子测试;2015年18期

2 王彦庆;;超级电容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常玲;超级电容器炭基电极材料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晶;基于介孔碳载体的高容量超级电容器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原;大气等离子体发生技术及工艺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6年

2 王长阁;基于辉光放电二维模型数值模拟及实验的玻璃清洗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3 严金茂;辉光等离子体辅助多肽自组装及其贵金属复合材料制备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67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667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c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