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可控合成及原子尺度调控
【图文】:
PtxNik纳米晶[13L在合成的过程中,首先将Pt盐和Ni盐在溶剂中超声均匀,得逡逑到的混合液转移到高压反应釜中,加热,就成功制备了邋Pt-Ni纳米晶。通过改变逡逑晶面抑制剂的种类,可控得到不同形貌的Pt-Ni纳米晶(图1.1)。逡逑■i逡逑图1.1通过溶剂热法制备的不同形貌的Pt-Ni纳米晶[13]。逡逑此外,Yang等人利用一步溶剂热还原的方法制备了高产率的不同形貌的逡逑Ag纳米晶[14】(三角形、六边形、立方体、纳米棒和多面体)。首先将N,N二甲逡逑基甲酰胺(DMF)溶剂,PVP邋(弱还原剂、稳定剂和晶面导向剂)和硝酸银逡逑(AgN03)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液转移到高压反应釜中,,经过高压、高温处逡逑理后得到了邋Ag纳米颗粒,通过调控AgN03和PVP的用量,可以合成不同形貌逡逑的Ag纳米颗粒(图1.2)。逡逑2逡逑
反应物加入的速率和搅拌速度也是影响产物大小、形貌和尺寸分布的因素。逡逑共沉淀的方法也应用到贵金属的制备中。比如,Tan等人用酒石酸氢钾为还逡逑原剂,成功制备了邋Au、Pt、和Pd等贵金属纳米晶%(图1.3)。同样的,Ag也逡逑能够通过相似的方法,利用硼氢化物为还原剂还原溶液中的Ag+,得到单分散的逡逑大概3.3邋nm的Ag纳米颗粒[16]。逡逑3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643.36;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新型;;复杂空心结构的可控合成及其在能源储存和转化中的应用[J];化工新型材料;2017年07期
2 付伯艳;谢汉文;;氧化亚锡晶体的可控合成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6年09期
3 高立波;张强;李俊漾;海振银;徐宏妍;薛晨阳;;不同形貌四氧化三钴可控合成进展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4年01期
4 陈志范;赵宏滨;张久俊;徐甲强;;铱镍纳米颗粒修饰的花状钴酸镍:其可控合成以及对于氧析出反应的电化学活性增强(英文)[J];Science China Materials;2017年02期
5 顾忠伟;;肽类树状大分子的可控合成、选择性功能化与生物医学功能构筑[J];中国材料进展;2015年03期
6 汤睿;李平;;分级结构纳米氧化铝的可控合成及应用[J];化学进展;2012年Z1期
7 高唐;姜光临;赵婷;胡亭钇;;非球形中空铜的硫化物可控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J];南方农机;2018年17期
8 朱清;周幸福;;不同形貌的TiO_2微球可控合成与机理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7年08期
9 杨晓燕;郭惠蓉;张广维;李盛彪;赖文勇;黄维;;催化转移缩聚在可控合成共轭聚合物中的应用[J];高分子学报;2014年05期
10 卢雪峰;李奇;冯锦先;方萍萍;卢锡洪;刘鹏;李高仁;童叶翔;;纳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有效设计与可控合成[J];中国科学:化学;201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庞树峰;贾亚伟;;在凝胶中实现不同形状的纳米金的可控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2 徐正;;有机微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和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胡海良;刘阳;康振辉;;多酸基金属-有机簇合物的可控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袁金颖;隋晓锋;李上富;袁伟忠;范海林;康燕;蔡志楠;;新型纤维素基梳形共聚物的可控合成与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功能高分子科学前沿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王祖民;齐健;于然波;;金/氧化铈纳米管的可控合成及催化氧化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八分会: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C];2016年
6 陈风华;马玉荣;齐利民;;水溶液中鸟嘌呤晶体的可控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七分会:无机化学前沿[C];2016年
7 吕建平;邱龙臻;瞿保钧;;不同形貌纳米氢氧化镁的可控合成及其应用[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8 黄小勇;;稀土上转换纳米晶可控合成与光谱调控[A];中国稀土学会2017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9 王春刚;刘海艳;;可控合成兼具荧光和磁性的核壳和蛋黄-蛋壳结构纳米粒子及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周光敏;;形貌及孔结构可控合成互连孔碳球作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梅;山西煤化所纳米碳化硅煤洁净转化成果获奖[N];中国化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么艳彩;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可控合成及原子尺度调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2 耿洪波;纳米结构氧化物以及硫化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可控合成[D];苏州大学;2017年
3 何昕;Ⅺ族金属簇合物的可控合成、性能及反应转化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4 方立城(Tommy Fang);转换型高分子分散剂的可控合成与应用[D];清华大学;2017年
5 葛婧捷;贵金属原子精度的可控合成及其催化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6 郁彩艳;高效率荧光碳点的可控合成及性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7 毛俊杰;铂、钌基纳米晶的可控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8 张阳;基于过氧化钛体系钛基功能化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9年
9 张红丹;水热条件下铜的氧化物和硫化物形貌的可控合成及其催化性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陆伟红;含硒醚“动态”交联聚合物的可控合成及其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付萍;铋掺杂近红外发光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光学性能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8年
2 刘志芬;酶催化用于高分子的可控合成及生物点击修饰[D];上海大学;2018年
3 焦光华;过渡金属磷化合物的可控合成及其储锂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4 郝慧;金银双金属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以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性能研究[D];温州大学;2018年
5 兰华;磷酸铌的可控合成及其作为储能材料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8年
6 陈赛赛;二元金/银基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方面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8年
7 郑玉琳;新型Cu-基杂化纳米电催化剂的可控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吴笑雨;过渡金属硫化物材料的合成及其在电催化领域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8年
9 张龙;不同相结构金属硫属化合物纳米晶的可控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0 孙毅;单斜/四方相纳米氧化锆可控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68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668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