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无人艇建模及操纵运动仿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2 02:25

  本文关键词:无人艇建模及操纵运动仿真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大连海事大学》 2015年

无人艇建模及操纵运动仿真的研究

黄西密  

【摘要】:随着国际海洋局势发展的需要,有关水面无人艇技术的研究正日渐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水面无人艇不仅可以作为维护海洋权益及监测海洋环境动态的重要工具,而且还能够在无人员现场操控的情形下执行特定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需要人在极端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工作的限制。因此,针对无人艇的课题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大连海事大学“蓝信”号无人艇为试验研究对象,主要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首先,通过分析高速水面无人艇的操纵运动机理,在随艇附体坐标系中,根据质心运动定理和相对质心运动的动量矩定理推导出了无人艇六自由度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MMG分离建模思想,将水面无人艇的受力分解为惯性类流体动力、粘性类流体动力、艉机推进力、风干扰力以及波浪干扰力等,并且针对各项分力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力学模型,并最终完成了水面无人艇六自由度操纵运动数学模型的建立。其次,设计编写了用于控制“蓝信”号无人艇做回转试验及Z型试验的计算机程序,并在适宜海况条件下进行了实艇的回转试验及Z型试验,获取了能够反映“蓝信”号无人艇真实操纵性能的大量试验数据,利用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辨识得到了“蓝信”号无人艇的操纵运动响应型模型参数,并且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参数辨识结果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最后,结合模糊控制算法与常规PID控制算法,设计了一种模糊自适应PID航向控制器,并给出了控制器参数的自适应模糊整定规则,从而实现了控制器参数的在线自整定。在风浪流干扰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了常规PID航向控制与模糊自适应PID航向控制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较常规PID控制算法能够使水面无人艇的航向控制具有更为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同时,对参数摄动以及外界环境干扰都具有非常良好的鲁棒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661;TP391.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铁山;杨盐生;洪碧光;秦永祥;;船舶航迹控制鲁棒自适应模糊设计[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7年03期

2 于升杰;朱克强;赵金鹏;沈小龙;张亚;张长永;;船舶在风、流环境下的操纵性数字模型[J];舰船科学技术;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伟林;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的船舶操纵运动建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莫建;波浪中船舶六自由度操纵运动数值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杨炜帆;水面无人艇的建模与运动特性仿真[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胜;杨震;;船舶横摇运动实时在线预报方法[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1年10期

2 张桂臣;任光;;基于航迹误差预测模型的船舶自适应控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3 王雪刚;邹早建;;基于果蝇优化算法的船舶操纵响应模型的辨识[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4 胡凤娟;宋亚男;徐荣华;谭芳;;基于Backstepping的船舶轨迹最优跟踪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5 李志慧;李伟;;基于动态面的船舶航迹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6 孙建;李伟;安思朦;;基于变结构自抗扰的欠驱动水面船舶航迹保持控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7 刘超;张梦楠;;基于反推策略的船舶直线航迹控制算法研究[J];船舶工程;2015年08期

8 刘胜;杨震;;基于ISVM的船舶横摇运动实时预报方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9 金小婷;杜佳璐;汤占军;;基于Backstepping的非线性船舶航迹跟踪控制器设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13期

10 罗伟林;邹早建;李铁山;;船舶航向非线性系统鲁棒跟踪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9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高云;大型船舶航向/航迹智能容错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程相勤;基于滑模理论的欠驱动UUV空间曲线路径跟踪控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吴恭兴;无人艇操纵性与智能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陈立家;海上多目标船智能避碰辅助决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晓飞;基于解析模型预测控制的欠驱动船舶路径跟踪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刘杨;欠驱动水面船舶的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关巍;基于Backstepping的船舶运动非线性自适应鲁棒控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刘文江;欠驱动水面船舶航向、航迹非线性鲁棒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于瑞亭;欠驱动水面船舶的全局镇定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10 贾鹤鸣;基于反步法的欠驱动UUV空间目标跟踪非线性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馨文;基于反步法的欠驱动船舶直线航迹跟踪控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洪俊芳;船舶航向/航迹控制视景仿真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张彪;基于黄金分割的船舶航向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张爱华;铺缆船作业过程中的循迹控制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李涛;基于以太网的船舶航迹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王春园;模型船的数学模型辨识[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柳丽川;船舶姿态运动控制平台设计—海浪层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侯平仁;无人多功能海事船自主航行系统研究与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李俊方;考虑输入饱和的船舶航向自动舵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10 汤灵;动力定位独立操纵杆终端功能半实物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昭明;盛子寅;冯悟时;;多用途货船的操纵性预报计算[J];船舶工程;1983年06期

2 沈定安,马向能,孙芦忠,罗荣彪;波浪中船舶操纵性预报[J];船舶力学;2000年04期

3 罗伟林;邹早建;;应用支持向量机的船舶操纵运动响应模型辨识(英文)[J];船舶力学;2007年06期

4 赵月林,古文贤;浅水中船舶操纵运动的模拟计算[J];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5 宫成;;FFT法波浪谱分析[J];港口工程;1990年02期

6 高键;齐亮;;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船舶航行广义预测控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7 ;Chebyshev Fitting Way and Error Analysis for Propeller Atlas across Four Quadrants[J];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2002年01期

8 朱军,庞永杰,徐玉如;规则波浪中舰船操纵运动计算[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蔡烽,张永胜,周波,侯建军,石爱国,杨宝璋;风浪中舰船横浪及随浪稳性计算[J];航海技术;2004年04期

10 李家良;;水面无人艇发展与应用[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冬琴;船舶技术经济论证中的支持向量机方法研究及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凌丽;船舶运动的风浪影响建模与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子富;船舶在大风浪中非线性摇荡运动建模与仿真[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3 滕英祥;船舶在风浪中的操纵运动仿真[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4 高闽娟;船舶电力推进装置仿真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5 吉春正;风浪流环境中滑行艇操纵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高双;高速无人艇的建模与控制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李同山;全回转式拖轮非线性建模与仿真[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8 代如亮;港内低速时船舶舵效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9 张润涛;船舶风流压差的仿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10 莫建;波浪中船舶六自由度操纵运动数值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名三,余世杰,郑诗程,苏建徽;户用光伏电源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3年02期

2 白瑞祥,陈晓艳,费春国;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及控件实现[J];仪器仪表学报;2003年S2期

3 陈晓冲,王万平;常规PID控制和模糊自适应PID控制仿真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4年12期

4 董红生;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设计[J];仪器仪表用户;2005年03期

5 蒋红武;麦云飞;;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在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中的应用[J];机械制造;2007年10期

6 殷云华;樊水康;陈闽鄂;;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和仿真[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8年07期

7 易杰;;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设计及应用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09年09期

8 任毅;朱笑聪;赵克;孙力;;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分析及仿真研究[J];伺服控制;2011年01期

9 张安明;;模糊自适应PID在船舶汽柴机组并联电站中的应用研究[J];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12年01期

10 郭磊;陈文会;刘小民;;模糊自适应PID在汽车底盘测功机中的仿真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枫;;模糊自适应PID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研究[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白瑞祥;陈晓艳;费春国;;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及控件实现[A];首届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王贵成;汪勇;张占胜;常静;徐心和;;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4 张胜利;安连祥;;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仿真研究[A];'2002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文集(第四卷)[C];2002年

5 郑时;郑文;金霞;;基于模糊自适应神经推理的区域经济瓶颈诊断系统[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黄银萍;唐志勇;;工程机械电液比例阀控制系统模糊PID控制器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卢京潮;张家明;蔡华;;飞机横侧向通道模糊自适应调参控制律设计[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胥良;郭松林;孙桂兰;李忠勤;;基于预测模型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在有源电力滤波器中的应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9 郭荣祥;沙峰;赵金凤;;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在换热站自动控制中的研究[A];自动化技术与冶金流程节能减排——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杨学友;穆慧灵;陈坤红;张屹;施婕;李锋凯;;模糊PID算法控件的简化实现[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文吉;模糊控制系统中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9年

2 缪志农;基于状态空间方法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郝万君;模糊建模与控制及其在电厂热工自动控制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方炜;空天飞行器再入飞行的模糊自适应预测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5 张松涛;模糊多模型船舶运动控制系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6 王志勇;基于模糊混沌的板形识别与控制技术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7 韩京元;非线性板球系统的监督分层智能自适应控制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吴学礼;两类非线性过程的智能控制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杨光友;混合粒子群优化及其在嵌入式智能控制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张青;育果袋成型装备测控系统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恒;基于模糊PID的电热前床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黄西密;无人艇建模及操纵运动仿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司亚楠;罐装SO_2用于制糖澄清工段的硫熏强度模糊PID控制系统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4 刘杰;基于二型模糊系统的机车粘着控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汪涛;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在单级倒立摆系统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6 林浩;模糊PID控制器仿真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7 麻博;车辆自动驾驶中的速度跟踪控制策略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8 顾星;分析仪加样机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9 张春艳;基于模糊-PID控制的链梯降速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06年

10 王海峰;基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可控波形压力交变系统研究与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无人艇建模及操纵运动仿真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2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222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0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