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法修建地铁隧道的技术现状与展望
本文关键词:盾构法修建地铁隧道的技术现状与展望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地铁隧道 盾构法 修建技术 研究现状 展望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地铁的大力发展,盾构法作为安全、环保、快速的建设手段,在地铁隧道修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通过综述我国城市地铁盾构隧道修建技术的发展历程及近期新的发展趋势,讨论了采用盾构法修建地铁隧道存在的技术问题,介绍了近期国内外盾构设备制造技术与选型技术、盾构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控制、复杂条件下盾构隧道结构性能、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劣化特征与耐久性的相关技术研究与新进展,展望了未来我国地铁盾构隧道关于特种断面盾构的制造与应用、盾构扩挖修建车站技术、灾害与事故的影响与评估,以及衬砌结构安全性评价与维修养护体系的建构等的发展方向与研究趋势.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城市地铁隧道 盾构法 修建技术 研究现状 展望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134208,U1361210,51208432,51278422)
【分类号】:U455.43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大力推进,我国城市交通流量大幅上升,交通拥塞、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已成为各大城市普遍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城市地铁作为一种安全、快捷、高效、环保的交通形式,迅速成为许多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首要选择[1-2].目前,世界40多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明镜;王富周;朱合华;;考虑尾隙的盾构隧道土压力离散元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2 贾建伟;彭芳乐;;日本大深度地下空间利用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3 王振信;盾构法隧道的耐久性[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2年02期
4 施仲衡 ,王新杰 ,沈子钧;解决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稳步发展地铁与轻轨交通[J];地铁与轻轨;1996年01期
5 王振海;欧洲城市轨道交通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地铁与轻轨;2003年05期
6 王全贤;;大直径盾构隧道在北京地铁工程中的应用[J];都市快轨交通;2012年05期
7 周松;荣建;陈立生;王洪新;;单管双线大直径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与监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8 李强;;东南沿海地区混凝土隧道耐久性的调查分析[J];混凝土;2009年09期
9 高瑞华;国产地铁盾构——“先行号”突破重围纪实[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年11期
10 黄晓蕾;;国产盾构“进越号”通过验收[J];华东科技;2009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围;配合盾构法修建地铁车站的方案及实施技术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良;刘涛;;盾构穿越复杂地段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2 李鹏程;;盾构隧道管片受力与变形研究[J];安徽建筑;2008年05期
3 闫子权;梁青槐;江辉;杨丽明;田智良;;南水北调穿越北京地铁13号线清河桥施工优化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年01期
4 廖少明,侯学渊;软土盾构法隧道设计与施工的最新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1998年S1期
5 林永国,廖少明,刘国彬;地铁隧道纵向变形影响因素的探讨[J];地下空间;2000年04期
6 黄钟晖,廖少明,刘国彬,侯学渊;软土盾构法隧道管片接头位置的优化研究[J];地下空间;2000年04期
7 丁春林,刘建国,宫全美,肖广智;盾构隧道管片衬砌内力计算方法比较[J];地下空间;2001年03期
8 汤漩,黄宏伟;盾构隧道衬砌设计中几个问题的研究[J];地下空间;2003年02期
9 黄钟晖;盾构法隧道管片衬砌纵缝接头受力模型的研究[J];地下空间;2003年03期
10 林志,胡向东;EPB盾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广州地铁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书显;;盾构机下穿火车站的措施与控制[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立;;粘土层中泥水盾构掘进施工技术探讨[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翟志国;黄学军;;城市大直径泥水盾构始发关键技术[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孟海峰;刘江涛;李世君;;土压平衡盾构富水粉砂地层进、出洞常见问题分析[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朱祖熹;陈心茹;;地铁防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处理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防水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袁勇;刘涛;柳献;;运营越江隧道服役现状调查与检测评估[A];第五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马保国;高英力;王信刚;金宇;;功能梯度混凝土管片的设计及材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商品混凝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2006全国商品混凝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丁智;魏新江;魏纲;;盾构隧道与邻近结构物相互影响研究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张所明;张国跃;洪庄年;刘振宏;张雷;;浅覆土大盾构对临近建筑物影响的有限元分析[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董磊;姚爱军;房师军;;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侧穿建筑物独立基础的动态响应分析[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立峰;动荷载条件下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基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房霄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输组织协调理论及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洪开荣;高速铁路水下盾构隧道结构力学特征及掘进与对接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赵宇刚;考虑服务水平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蒙晓莲;大坡度小半径线路情况对盾构法施工开挖面稳定性及管片受力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韩日美;浅埋土质隧道特性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薛富春;富水黄土隧道隧底动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赵宝虎;冲击问题实验应力分析与盾构始发反力架监测[D];天津大学;2009年
9 魏少伟;基坑开挖对坑底已建隧道影响的数值与离心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夏志凡;基于完全耦合理论的饱和土地基上结构动力响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博;上海地铁8号线管壁位移实时监测系统[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金蕾;地铁地下隧道形变智能实时监测系统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彭戢放;浅埋暗挖法开挖地铁隧道地表沉降规律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4 赵玉勃;庆春路过江隧道基坑围护监测分析与盾构推进土体应力计算[D];浙江大学;2011年
5 蔡恒;盾构法与浅埋暗挖法结合修建地铁车站管片—结构接头连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唐一丰;海底隧道盾构对接地层稳定与施工过程管片力学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张宇;软土地区近距离下穿隧道盾构施工对地表沉降及既有隧道变形影响分析[D];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0年
8 吴迪;富水砂层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9 吕青山;地铁盾构隧道衬砌管片质量检测方法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10 闫海生;典型地质条件下地铁施工引起地表沉降规律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学群;李丽蓉;莫南明;;生物酶外加剂加固泥炭质软土的室内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2 董如何,肖必华,方永水;正交试验设计的理论分析方法及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3 渡部,四郎,朱作荣 ,向帝北;关于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之课题及今后的展望[J];地下空间;1990年01期
4 白廷辉,尤旭东,李文勇;盾构超近距离穿越地铁运营隧道的保护技术[J];地下空间;1999年04期
5 黄宏伟;城市隧道与地下工程的发展与展望[J];地下空间;2001年04期
6 黄宏伟,臧小龙;盾构隧道纵向变形性态研究分析[J];地下空间;2002年03期
7 夏保祥,程崇国;三车道大断面公路隧道研究现状综述[J];地下空间;2002年04期
8 李围,何川;地铁单线盾构隧道管片衬砌合理厚度的探讨[J];地下空间;2004年01期
9 魏康林;;深圳盾构隧道地层位移与土压力变化规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10 韦良文;张庆贺;邓忠义;;大型泥水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机理与应用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德新;彭芳乐;袁大军;;现代化大深度城市地铁的建设特点——以东京地铁大江户线为例[A];全国城市地下空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闫治国;隧道衬砌结构火灾高温力学行为及耐火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叶飞;软土盾构隧道施工期上浮机理分析及控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管会生;土压平衡盾构机关键参数与力学行为的计算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扬;昆明盆地泥炭土渗透变形特征及变形本构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2 高成雷;浅埋暗挖洞桩法应用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3 晏成明;大跨度地下结构动力计算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4 李围;配合盾构法修建地铁车站的方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5 仝学让;地铁车站和软弱富水地层暗挖区间隧道施工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6 谢政平;天坛东门站中洞中隔壁法开挖数值模拟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5年
7 芦森;分步开挖和逐级加撑的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兰曙光;深圳地铁罗湖站基坑支护结构体系有限元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9 孙晓娟;滇池泥炭土工程地质特性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建平,杨林德,朱合华,白云;盾构法运输系统的优化[J];中国市政工程;2003年06期
2 宋克志,王梦恕;盾构的选型及国产化问题[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刘仁鹏;盾构选型[J];建筑机械;2004年09期
4 杨晓强 ,薛瑞麟;盾构机掘进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5年13期
5 李惠平;安怀文;夏明耀;;盾构运动特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6 张润利;贺杰;;工程机械专利信息之盾构机篇[J];工程机械文摘;2006年02期
7 罗伟雄;;盾构过江施工的设备保障[J];隧道建设;2006年04期
8 薄志义;王坡;张楠;;盾构机轴线方位角解算原理研究[J];北京测绘;2006年03期
9 宋书显;;盾构大体积管片裂纹分析[J];隧道建设;2006年05期
10 张磊;;浅谈盾构法施工的安全管理[J];隧道建设;2006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海霞;赵文;王钊宇;于建军;;地铁盾构法施工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分析[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馈;孙谋;;重庆过江隧洞盾构法施工泥水处理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洪开荣;;我国盾构隧道发展中的几个问题[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洪开荣;;我国盾构隧道发展中的几个问题[A];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卿伟宸;廖红建;钱春宇;;盾构法施工影响地面最大沉降的若干因素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桥本正;管茜檬;朱合华;马险峰;;大口径长距离盾构机风险评估事例[A];同济大学校庆论坛——“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论坛”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院士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7 沈建奇;金先龙;丁峻宏;李根国;王吉云;;盾构法施工三维并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A];首届工程设计高性能计算(HPC)技术应用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暖堂;;城市地铁盾构法施工中的测量技术[A];第四届中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孔思丽;王建国;T.Nogami;;都市高密集建筑环境中双隧道盾构法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10 董伟东;;盾构机激光导向系统原理研究[A];中国测绘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综合性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乔地 通讯员 申阳;开辟盾构数字化智能化新征程[N];科技日报;2014年
2 肖华;盾构“神器”助力新兴市场[N];中华建筑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陈克然;盾构市场“发烧” 科学施工不容忽视[N];中国建设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尤云;盾构企业追逐“英雄”时代[N];中华建筑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赵洪亮;盾构施工如何“创新 安全 突破”[N];中国水利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付毅飞;国产盾构加速地铁建设[N];科技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王小润;黄昌富:勇往直前的“盾构机”[N];光明日报;2011年
8 成海忠;钟儒华;走在地铁施工前沿[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汤璇;领先国内的盾构“地中对接 洞内解体”法[N];广东建设报;2006年
10 特约记者 谢建蒲 通讯员 杨延安;盾构直指长江北岸[N];中国交通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国良;盾构模拟试验平台电液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马可栓;盾构施工引起地基移动与近邻建筑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贾勇;盾构施工地层变形实测与三维数值模拟及参数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4 徐前卫;盾构施工参数的地层适应性模型试验及其理论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陈慧;基于无衍射光的盾构位姿测量系统的理论与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胡祥涛;土—盾构相互作用研究及推进载荷规划[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雷明锋;侵蚀环境下盾构隧道结构性能全寿命计算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叶飞;软土盾构隧道施工期上浮机理分析及控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严长征;盾构隧道近距离共同作用机理及施工技术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张海波;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D];河海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渊;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及周边建筑物保护[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张恒;下穿立交桥盾构隧道掘进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肖文辉;基于透明土的盾构隧道模型试验初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吴盛才;盾构法施工地表高速公路安全监测及稳定性评价[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5 袁杰;盾构施工引起地表和土层形变的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徐冬健;盾构隧道沉降数值模拟[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段苒;盾构施工穿越古城墙安全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赵书银;大坡度小半径重叠盾构隧道修建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殷加顺;盾构施工注浆对地层变形影响的有限元模拟及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李林;盾构施工地层形变及穿越桩群三维数值模拟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172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017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