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及其主曲线研究
本文关键词:橡胶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及其主曲线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道路工程 橡胶沥青混合料 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 动态模量主曲线
【摘要】:采用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测试了不同油石比橡胶沥青混合料在4组不同试验温度、9个不同荷载频率下的动态模量和相位角,然后根据时温等效原理,通过Sigmoidal函数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确定了混合料动态模量主曲线和不同温度间的平移因子。结果表明:橡胶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加载频率减小而减小;在最佳油石比时橡胶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最高,高温稳定性最好;参考温度为20℃的动态模量主曲线可以很好地拟合试验数据;动态模量平移因子并不适用于相位角主曲线;动态模量主曲线的建立为路面动态设计方法的形成提供了材料参数方程。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橡胶沥青混合料 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 动态模量主曲线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1308266)
【分类号】:U414
【正文快照】: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粘弹性材料,由于路面受移动轮载作用,故其动态模量参数比静态模量参数更能真实反映路面工作状态。但由于动态模量试验成本高、耗时长,很难获得极端条件下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因此,通过建立动态模量主曲线,预测更宽温度和荷载频率范围内的动态模量成为国内外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昌轩;樊英华;郑晓光;;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赵延庆;吴剑;文健;;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及其主曲线的确定与分析[J];公路;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延庆;于新;谭忆秋;;行车速度对沥青路面力学参数及响应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2 赵延庆;叶勤;文健;;围压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3 赵延庆;潘友强;黄荣华;;基于动态模量的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4 赵延庆;黄大喜;潘有强;;利用虚应变分析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5 赵延庆;薛成;曾辉;;NCHRP 1-37A法预测沥青路面性能的验证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6 何昌轩;樊英华;郑晓光;;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7 赵延庆;孙国伟;潘友强;;沥青混合料三轴动态模量的预测方法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赵延庆;潘友强;;沥青路面结构内荷载频率分布与变化规律的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赵延庆;曾辉;黄大喜;;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的季节性变化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赵延庆;周长红;王国忠;王志超;;脉冲荷载下沥青路面粘弹性响应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骁;纳米蒙脱土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流变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尹应梅;基于DMA法的沥青混合料动态粘弹特性及剪切模量预估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方向阳;某橡胶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叶群山;纤维改性沥青胶浆与混合料流变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王涛;高速铁路板式无碴轨道CA砂浆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滕旭秋;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指标及性能预估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7 刘宇;基于半圆弯曲试验的沥青混合料动态响应及断裂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欧阳伟;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抗车辙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 ;2010年
9 银花;基于分数导数粘弹性理论的车辆—路面作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许淳;玻璃纤维—硅藻土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其践;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与老化梯度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高翠兰;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力学性能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3 朱秀丽;沥青混合料老化性能的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红;再生纤维增强沥青路面性能的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魏巍;建筑废弃物在沥青稳定碎石基层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飞;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性能评价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孟良;温拌沥青混合料使用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杜仲宝;基于离散单元法的沥青混凝土力学参数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咏松;无人值守全台面动静态轨道衡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羊明;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延庆;叶勤;文健;;围压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张琦;王伟财;张磊;李双艳;张兵波;阎凤英;张宇光;何大水;屈浩;张毅;常津;;应用基因遗传算法优化单分散荧光微球制备工艺[J];高分子通报;2007年08期
3 赵延庆;吴剑;文健;;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及其主曲线的确定与分析[J];公路;2006年08期
4 胡霞光;李德超;田莉;;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研究进展[J];中外公路;2007年01期
5 许志鸿,李淑明,高英,丰晓;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6 田莉;胡霞光;刘玉;沙爱民;;沥青玛蹄脂粘弹性模型参数分段线性拟合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7 韦金城;崔世萍;胡家波;;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8年06期
8 韦金城;王林;马士杰;;多孔隙大碎石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研究[J];石油沥青;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小革;张淑泉;黄斌;梁娟;;沥青稳定碎石动态模量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外公路;2009年06期
2 傅燕峰;胡亚风;;掺钢渣粉的水泥稳定碎石动态模量试验研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3年02期
3 张继栋,王云剑,庞士荣,张福悦;纤维复合材料动态模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宇航学报;1981年04期
4 包桂钰;;沥青稳定碎石的动态模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03期
5 曾胜,吴,
本文编号:1079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079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