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接入管理技术的快速城市化地区干线公路平交道口的设置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07:01

  本文关键词:基于接入管理技术的快速城市化地区干线公路平交道口的设置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接入管理 干线公路 平交道口 交通安全 通行效率 中央分隔带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慢慢进入城市化阶段。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农村劳动力不断进入经济沿海较发达的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实施城市化战略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主要手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设施所起的作用愈来愈大,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城市化地区需要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来保障快速、便捷的交通系统。“快速”要求主线的车辆能快速通过村庄、集镇、园区等人口稠密区;“便捷”要求主线车辆能与周边地块快速转换交通,让周边车辆能方便进入主线的“快速”通道,两者既统一又矛盾。本文着眼于城市化速度发展较快的国省干道,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提出了此类地区平交道口设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对平交道口区域的地块规划、交叉口设置形式、交叉口信号灯配时、间距设计、导流岛设计、U形转弯、功能区的接入控制、中央分隔带类型等方面的内容与接入管理技术全面深入结合,提出一系列具体的设计、改进措施,并通过工程实例进验证,为日后的道路设计提供了借鉴经验。
【关键词】:接入管理 干线公路 平交道口 交通安全 通行效率 中央分隔带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12.3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3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10-11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1-12
  • 1.3.1 研究内容11
  • 1.3.2 技术路线11-12
  • 1.4 小结12-13
  • 第二章 平交道口中接入管理技术的研究分析13-23
  • 2.1 平交道口设计优化概述13-14
  • 2.2 接入管理的概念14
  • 2.3 接入管理及其重要性14-17
  • 2.3.1 接入管理的优点14-15
  • 2.3.2 接入管理受益方众多15-16
  • 2.3.3 缺失接入管理的后果16-17
  • 2.4 接入管理的原则17-18
  • 2.5 接入管理的技术手段18-21
  • 2.6 接入管理的实现21-22
  • 2.7 小结22-23
  • 第三章 平交道口中接入管理技术的应用23-44
  • 3.1 接入管理在平交道口中的宏观控制23-26
  • 3.1.1 干线公路平交道口的数量控制23-24
  • 3.1.2 干线公路设置辅道,控制平交道口间距24-25
  • 3.1.3 平交道口信号灯配时,设置绿波带25-26
  • 3.2 接入管理在平交道口中的微观应用26-30
  • 3.2.1 接入道路平交道口设置导流岛26-27
  • 3.2.2 接入道路平交道口“喉径深度”27-29
  • 3.2.3 接入道路平交道口设置右转车道29-30
  • 3.3 平交道口功能区内的接入控制30-37
  • 3.3.1 功能区的接入道路的关闭31
  • 3.3.2 功能区内接入道路的出入控制31-33
  • 3.3.3 功能区内接入道路的接入顺序33-34
  • 3.3.4 功能区内接入道路和进口道相交处理34-35
  • 3.3.5 功能区内接入道路的合并35-36
  • 3.3.6 功能区内驶入接入道路的间接左转36-37
  • 3.4 中央分隔带开口在接入管理技术的应用37-43
  • 3.4.1 开口形式37-41
  • 3.4.2 U型回转41-43
  • 3.5 小结43-44
  • 第四章 平交道口安全评价方法44-49
  • 4.1 平交道口安全评价法44-46
  • 4.1.1 事故统计分析法44-45
  • 4.1.2 交通冲突评价法45-46
  • 4.2 交通冲突评价法的观测方法46-47
  • 4.3 平交口安全服务水平判定47-48
  • 4.4 小结48-49
  • 第五章 工程应用实例49-56
  • 5.1 项目概况49-50
  • 5.2 项目特点50
  • 5.3 应用接入管理技术的措施及安全评价50-55
  • 5.3.1 澄鹿路交叉口50-52
  • 5.3.2 龙山西路交叉口52-55
  • 5.3.3 澄鹿路-龙溪路 路段评价55
  • 5.4 小结55-56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6-58
  • 6.1 主要结论56
  • 6.2 研究展望56-58
  • 参考文献58-60
  • 致谢60-6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现林;;法国铁路的平交道口[J];铁道科技动态;1983年02期

2 谢贤良;;平交道口处缝隙填补[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6年06期

3 侯德杰;;期待更安全的平交道口[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07年03期

4 王旭东;;公铁平交道口立交改造效益分析[J];山西建筑;2010年10期

5 郭湛;邹波;李海;;公铁平交道口技术装备安全评价模型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年07期

6 卢同坤;平交道口话安全[J];铁道运输与经济;1994年04期

7 李玲桂;国外平交道口的安全措施[J];铁道知识;2005年02期

8 李家通,王序宝,崔兆峰;平交道口无轨定向电动栏门的研制与应用[J];铁道技术监督;2004年11期

9 权成镇;;浅谈道口改造控制要点[J];林业科技情报;2013年01期

10 周德斌;;公路平交道口改造工程设计要点[J];林业科技情报;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魏怡;;平交道口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学会地铁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2 陈国强;;浅议公路平交道口的安全设计[A];2014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3 魏桂生;;橡胶沥青混凝土在干线公路平交道口的应用[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渌;黑龙江清理平交道口公路隐患[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5年

2 王雨;天兰段七个平交道口完成立交改造[N];甘肃日报;2004年

3 记者 石勇 通讯员 程炜 项国第;新冶钢出资改造上窑平交道口[N];黄石日报;2008年

4 高波;晋城公路分局科学设计治理措施[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5 丁必龙 胡军业 杨守月 ;永淮路:何日变坦途?[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5年

6 王皓;8处道口增派30名警力[N];北京日报;2007年

7 邓书恒 邢惠君;城市出口平交道口列为重点[N];石家庄日报;2007年

8 顾巍钟;南京打响道路疏堵“攻坚战”[N];新华日报;2008年

9 记者 张平;自治区副主席宋爱荣来博调研[N];博尔塔拉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杨世智;我省高等公路缘何难封闭[N];甘肃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杜朝敏;现代有轨电车平交道口线站布设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宗旭辉;基于接入管理技术的快速城市化地区干线公路平交道口的设置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3 杨震;组装式平交道口设计计算及施工技术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

4 赵泽;英标铁路项目中的平交道口系统设计方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25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25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b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