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考虑孔压积累-消散耦合的等效有限元方法

发布时间:2017-11-01 12:26

  本文关键词:考虑孔压积累-消散耦合的等效有限元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交通荷载 长期沉降 孔压积累与消散 等效有限元


【摘要】:交通荷载往复作用下饱和软土路基会发生显著的工后沉降,并引起不均匀沉降。采用基于室内循环三轴或空心圆柱扭转试验建立的经验显式模型与等效有限元相结合方式,在预测路基长期沉降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其采用的瞬时积累、逐步消散的孔压模型与实际工程中孔压积累与消散同时进行有着明显的差异。忽略这种差异将会使得计算结果低于实际值。采用能反映自然排水条件下震动孔压长消规律的解析公式,对以上的不足作出改进,并用改进的孔压模型计算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一跑道的长期运营沉降。分析表明,与瞬时积累、逐步消散的孔压模型相比,考虑孔压积累与消散耦合效应的孔压模型,计算结果更接近实测资料。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关键词】交通荷载 长期沉降 孔压积累与消散 等效有限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272291,No.51238009)
【分类号】:U416.16
【正文快照】: 1引言交通荷载往复作用下饱和软土路基会发生显著的工后沉降,已提出的预测路基长期沉降的方法主要有统计分析法、弹塑性数值方法和基于试验建立的经验显式模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基于统计和概率分析,难以推广到一般的工程案例中,也难以对非常规的工程问题或不同的工况做出准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广德;韩黎明;柴震林;魏弋锋;曹杰;周正飞;;上海浦东机场一跑道地基沉降规律[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1期

2 张建民,谢定义,刘家沛;饱和砂层震动孔隙水压力长消的解析算法[J];水利学报;1992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容跃堂,刘家沛,谢定义;饱和沙层中震动孔压场的解析理论[J];纺织基础科学学报;1994年01期

2 孔祥辉;蒋关鲁;;循环荷载下红层泥岩土累积变形特性[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12期

3 姚兆明;牛连僧;徐颖;王厚良;陈军浩;;恒定主应力轴偏转循环荷载下饱和软黏土累积孔压特性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年05期

4 张颖;张睿;唐道伦;;交通荷载引起的高速公路低路堤永久性沉降研究[J];中外公路;2013年05期

5 张向东;刘家顺;;循环荷载作用下风积土累积塑性变形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3期

6 徐立功;张睿;时正凯;张颖;;交通荷载下低路堤高速公路路基沉降规律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年01期

7 刘大鹏;杨晓华;王婧;王永威;陈志敏;;砾类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影响因素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8 陈继彬;赵其华;彭社琴;廖景高;;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基侧向变形规律及预测模型[J];工程地质学报;2014年02期

9 倪静;Buddhima Indraratna;耿雪玉;陈有亮;朱颖;;循环荷载水平与加载频率耦合作用下的软粘土特性研究[J];工程力学;2014年10期

10 惠舒清;耿琳;凌贤长;李玉芳;田爽;丁茂廷;;列车荷载下巴准重载铁路高路堤路基累积变形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祝介旺;李艳芹;孙代聚;田洪水;付飞营;;基于价值分析的某机场地基处理方案研究[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王广德;韩黎明;柴震林;周正飞;;机场跑道地基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研究[A];2014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龙伟;土体弱化与地震动关联性理论及相互作用规律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2 屈畅姿;高速铁路相邻过渡段路基动响应及长期动力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3 王湛;软土地层中盾构隧道结构沉降与变形机制分析[D];浙江大学;2013年

4 孙波;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的动力响应和长期沉降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郭林;复杂应力路径下饱和软粘土静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孔祥辉;高速铁路红层泥岩路基动态响应及动力变形特性的综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7 王亮亮;高速铁路膨胀土路堑基床结构及其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8 马利衡;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振动及其对周围环境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9 崔广芹;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及地铁隧道周围土层变形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10 蒋红光;高速铁路板式轨道结构—路基动力相互作用及累积沉降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富强;滑坡转化成泥石流的流态化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2 申昊;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塑性变形的分析[D];浙江大学;2013年

3 赵欢;成都双流机场快铁车站大开挖基坑回填土—隧道—站坪结构相互作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牛亚强;湿陷性黄土地基侧向约束防渗路基新结构模型试验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5 王聪;巴准重载铁路高路堤行车振动反应与长期沉降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李玉芳;巴准重载铁路高路堤路基稳定性分析与动力永久变形预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李志刚;交通荷载作用下含硬壳层软土地基破坏形式及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8 丁小冬;盾构施工扰动引起软黏土的变形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张涛;地铁列车荷载下不同固结度重塑粘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赵星;水位变化对高铁路基动力特性及累积变形特性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斐;杨宇亮;;交通荷载对场道地基工后沉降的影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2 陈正松;罗志才;李琼;;上海地区地面沉降原因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9年S1期

3 王如路;刘建航;;上海地铁长期运营中纵向变形的监测与研究[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1年04期

4 龚士良;上海软粘土微观特性及在土体变形与地面沉降中的作用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2年04期

5 王寒梅;唐益群;严学新;王建秀;卢辰;;软土地区工程性地面沉降预测的非等时距GM(1,1)模型[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3期

6 崔振东;唐益群;卢辰;栾长青;王兴汉;;工程环境效应引起上海地面沉降预测[J];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02期

7 陈基炜,詹龙喜;上海市地铁一号线隧道变形测量及规律分析[J];上海地质;2000年02期

8 王寒梅;;上海地面沉降风险评价及防治管理区建设研究[J];上海地质;2010年04期

9 张建民,谢定义;饱和砂土振动孔隙水压力增长的实用算法[J];水利学报;1991年08期

10 张宏博;黄茂松;宋修广;;循环荷载作用下粉细砂累积变形的等效黏塑性本构模型[J];水利学报;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建新,魏玉峰;饱和粉土的孔压和液化特性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11期

2 宋敬泰;贾永刚;孟祥梅;单红仙;郑杰文;;黄河三角洲潮滩孔压对循环振动荷载响应研究[J];海岸工程;2010年02期

3 栾茂田;刘功勋;郭莹;王忠涛;;复杂应力条件下原状饱和海洋黏土孔压与强度特性[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4 郑刚;霍海峰;雷华阳;张立明;;考虑孔压消散时黏土的动变形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5 李广信;;劳台应力角对土的体变和孔压的影响[J];勘察科学技术;1991年03期

6 王艳丽;王勇;;饱和砂的动孔压演化特性试验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2期

7 陈龙伟;袁晓铭;孙锐;;适于水平场地孔压发展的增量计算模型[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0年S1期

8 王炳辉;陈国兴;李方明;;饱和南京细砂孔压增量模型的普适性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9 黄斌;饶锡保;陈志强;谭凡;;循环荷载下饱和砂孔压发展模型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0年S1期

10 刘家沛,谢定义,容跃堂;地震孔压场中深基础混合边值问题[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民;谢定义;;孔压模式选择对砂土抗震边值计算问题的影响[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2 濮家骝;李广信;李锦坤;;土的弹塑性孔压性状及应力劳台角对其影响的研究[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3 高彦斌;叶观宝;徐超;白航;;各向异性孔压公式及各向异性地基中的孔压发展[A];2004年度上海市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义贤;赵树立;张业民;;应用尖顶突变预测场地地震孔压[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5 孙锐;袁晓铭;;固结比对饱和砂土孔压增量的影响[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金国东;赵忠良;;油井围岩应力和孔压场的数值分析[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7 罗嗣海;易萍华;杨泽平;;应力条件对正常固结饱和粘性土孔压系数A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8 贾永波;;钻孔压灌超流态灌注桩技术简介[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郑金伙;李树勤;;群桩入桩过程中孔压变化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宫全美;吴世明;张定;;用系数A_n表示粉煤灰的动孔压发展规律[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四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功勋;复杂应力条件下饱和海洋土剪切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文峰;水位波动条件下基坑周围地基土的孔压响应[D];浙江大学;2013年

2 柴洁;海床地基土静、动力变形与强度分析及孔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潘赛军;管桩静压过程中地基孔压变化及桩承载力时效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车金枝;加筋土场地液化性能的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银岭;杭甬铁路客运专线深厚软土区段管桩筏基孔压特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6 陈静;波浪作用下原位孔压响应及其在粉土海床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7 张昌军;西安地区黄土斜坡人工降雨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8 李瑶瑶;钢瓶冲孔压机压制特性分析及控制系统设计[D];燕山大学;2014年

9 赵慧;循环荷载作用下粉土的破坏标准和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10 孙威;滨海地区深基坑性状的试验及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26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26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9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