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站功率和时间分配控制策略
本文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站功率和时间分配控制策略
【摘要】:即插即充的无序充电会对电网稳定性造成巨大威胁,基于此,建立了充电站综合控制系统。针对充电规划时需考虑功率分配和电池充电特性,提出了一种充电站功率和时间分配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理论建模将充电控制过程转化为微小时间段的近似线性规划问题,经系统测试,可在满足用户基本充电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对电网稳定性和电池寿命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7122)~~
【分类号】:U491.8;TM910.6
【正文快照】: 0引言电动汽车充电,一方面必须考虑电网调度管理中心实时功率分配和大功率设备同时接入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1-3],无序充电给电网带来的负面冲击等问题[4-5];另一方面还需考虑电动汽车电池的充放电特性,缩短充电时间,延长电池使用寿命[6-8]。如何建立充电站的控制模型,协调各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军平;陈全世;林成涛;;镍氢电池组的荷电状态估计方法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12期
2 王军平;曹秉刚;陈全世;;基于自适应滤波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荷电状态估计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3 麻友良,陈全世,齐占宁;电动汽车用电池SOC定义与检测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11期
4 占恺峤;宋永华;胡泽春;徐智威;贾龙;;以降损为目标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优化[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31期
5 王锡凡;邵成成;王秀丽;杜超;;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与调度控制策略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白恺;陈豪;刘平;牛虎;;磷酸铁锂电池均衡技术综述[J];华北电力技术;2012年02期
2 李娜;白恺;陈豪;;磷酸铁锂电池均衡技术综述[J];华北电力技术;2012年03期
3 王辉;文福拴;辛建波;;电动汽车充放电特性及其对配电系统的影响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4 吴铁洲;孙杨;夏防震;周慧军;;镍氢动力串联电池组均衡充电方法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侯悦;简宏丰;;基于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技术的充电站控制策略研究[J];河北电力技术;2012年03期
6 许佳佳;艾欣;金鹏;魏鑫;;区域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策略[J];华东电力;2011年12期
7 冯艾;刘继春;纪祥贞;;基于NSGA-Ⅱ的电动汽车协调充电策略研究[J];华东电力;2012年02期
8 唐兴;吕林;王华伟;刘友波;刘超;;考虑网损因素的示范小区电动汽车接入研究[J];华东电力;2012年03期
9 胡晓松;孙逢春;邹渊;;SOC distribution-based modeling for lithium-ion battery for electric vehicles using numerical optimization[J];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1年05期
10 李敏;李荣华;王文继;;Li_3PO_4包覆LiMn_2O_4正极材料的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J];化学研究;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科;张乐平;吴俊阳;张明明;雷金勇;;电动汽车大规模充电控制技术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段卫国;雷金勇;董旭柱;胡泽春;;电动汽车有序充电负荷计算[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何世恩;刘峻;靳丹;;含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甘肃电网中电动汽车的应用前景分析[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冯利民;李群英;姚志忠;李成钢;;基于电动汽车集中充电的风电消纳模式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白晓清;韦化;陈英杰;黄锋;;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双向互动的动态经济调度[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雷金勇;段卫国;董旭柱;胡泽春;;充电模式下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深圳市电动汽车负荷计算[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谢添卉;李武峰;柏德胜;崔宇;罗小英;;GIS在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行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A New Method Based on RBFNN in SOC Estimation of HEV Battery[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张铁军;;低碳背景下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规划[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裴锋;赵克刚;;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瞬态均衡控制策略研究[A];第十届粤港机电工程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梁天培教授纪念会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潇;液压挖掘机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刘新天;电源管理系统设计及参数估计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李正明;混合动力电动代步车关键技术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4 武国良;电动汽车用镍氢电池剩余电量估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姜文;计及风力发电的电力系统可靠性与动态经济调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张金龙;动力电池组SOC估算及均衡控制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静铁岩;大规模风电并网条件下的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徐立中;微网能量优化管理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胡国珍;充放储一体化电站功率变换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赵涛;一种新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设计、仿真及电机驱动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庆川;锂离子电池组智能管理系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林俊;串联动力蓄电池均衡充电技术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洪图;纯电动大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监测与SOC估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周家乐;基于ZigBee技术的电动汽车锂电池组管理系统的设计[D];东华大学;2011年
5 曹琦琦;V2G建模及接入系统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白高平;电动汽车充(放)电站规模化建设与电网适应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赵洪辉;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量估计算法研究及硬件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8 唐斌;基于DSP的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赵开成;混合动力汽车正向仿真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鸿博;电动汽车蓄电池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进;;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特点及对电网影响探讨[J];湖北电力;2009年06期
2 江峰青;郑淮;李荣民;;上海电网负荷结构分析及特性预测[J];华东电力;2008年09期
3 徐凡;俞国勤;顾临峰;张华;;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规划浅析[J];华东电力;2009年10期
4 李俄收;吴文民;;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对策[J];华东电力;2010年01期
5 万路路;王磊;丁昊;;配电网电动汽车优化充电研究[J];华东电力;2011年12期
6 赖炎连,吴方,桂湘云;线性约束凸规划的既约变尺度法[J];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1982年11期
7 王秀云;任志强;楚冬青;;用于降低网损的配电网络优化重构方法的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8年12期
8 王军平;陈全世;林成涛;;镍氢电池组的荷电状态估计方法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12期
9 孙逢春;;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J];科学中国人;2006年08期
10 欧阳明高;;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与对策[J];汽车工程;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大洋;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协调策略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岳芳;上班出行行为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黄少芳;电动汽车充电机(站)谐波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科目、分值、时间分配及题型特点[J];勘察科学技术;2002年03期
2 张焱奎;;时间分配的“三三制”[J];施工企业管理;2013年05期
3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科目、分值、时间分配及题型特点[J];岩土工程界;2003年04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春林;李伟健;;情感卷入对学习时间分配决策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刘海涛;;学习时间分配机制的目标引导性理论初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蔡任娜;潘维;;小学儿童学习时间分配决策水平的发展[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4 饶春平;;国外中小学校长时间分配研究及启示[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5 胡德夫;王俊杰;李凯;陈金良;;放归普氏野马雌体在哺乳期的主要行为及其时间分配的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任洁;李伟健;;分值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一种动态的过程[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谢瑞波;黄杰;陈海德;李伟健;;学习时间分配的词对位置效应:来自眼动的证据[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家晓余;黄杰;陈海德;蔡任娜;陈诗;李伟健;;词对位置对学习时间分配影响的眼动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王爱善;郑建清;马王君;周锋;孙文婷;陆婷婷;李瑶瑶;郭芳;;圈养巴西狼行为的初步研究[A];2008年上海市动物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8年
10 刘方庆;吴逸群;刘建文;沈杰;王帅;;大鸨越冬行为时间分配与活动节律[A];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傅三宝 薄明华 仲文 金全宁;“公开课可不可以打磨?”讨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振生;岩羊(Pseudois nayaur)生态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郜青云;豫中农民时间分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雪蔓;两种笼养灵长类动物的日活动时间分配及其社会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竹云;湖北石首麋鹿活动时间分配及其生态安全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4 郑明玲;项目分值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胡伟;学习项目测试可能性与分值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琳慧;学习判断与学习时间分配的关系[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7 曹国光;时间分配的执行功能:行为和ERP证据[D];西南大学;2014年
8 宋木子;任务目标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两目标下议程的构建[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9 黄杰;学习时间分配的词对位置效应及其与议程的关系[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10 曾国仕;鹭科鸟类筑巢地繁殖行为时间分配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66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66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