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线参数对斜拉索风雨振抑制效果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螺旋线参数对斜拉索风雨振抑制效果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斜拉索 风雨激振 抑振措施 螺旋线 无量纲参数
【摘要】:在斜拉索表面缠绕螺旋线是一种抑制斜拉索风雨激振非常有效的气动措施。通过对缠绕螺旋线的斜拉索模型进行人工降雨风洞试验,研究了螺旋线高度、间距以及缠绕方式等不同参数对斜拉索风雨振抑振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无量纲化的螺旋线高度与螺旋线间距并研究了两个参数与模型振幅之间的关系,为斜拉索抑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作者单位】: 石家庄铁道大学风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大型结构健康诊断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378323/E080802) 河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E2014210138)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LDRCE12-MB-05) 河北省高校百名创新优秀人才项目(冀教科[2013]19号)
【分类号】:U448.27
【正文快照】: 目前斜拉索风雨激振的控制方法主要分为3类:机械措施、结构措施和空气动力学措施[1 3]。其中空气动力学措施是通过改变斜拉索表面的气动外形,阻止斜拉索表面雨线的形成[4 7],从而达到抑振效果。在斜拉索表面缠绕螺旋线是一种抑制斜拉索风雨激振非常有效的气动措施,而这种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庆宽;;多功能大气边界层风洞的设计与建设[J];实验流体力学;2011年03期
2 王修勇,陈政清,何旭辉,陈勇,黄方林;洞庭湖大桥风雨振减振试验研究[J];桥梁建设;2002年02期
3 顾明,刘慈军,罗国强,林志兴,项海帆;斜拉桥拉索的风(雨)激振及控制[J];上海力学;1998年04期
4 李文勃,林志兴;抑制斜拉桥拉索风雨激振的气动措施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洪涛;苑敏;蒲焕玲;廖海黎;;大跨钢桁加劲梁气动弹性模型的设计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2 杨咏漪;廖海黎;李永乐;;黄浦南汊桥风致抖振疲劳频域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3 陶奇;郑史雄;;尺寸效应对节段模型涡激振动参数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4 李永乐;安伟胜;赵彤;王妍;;带水路斜拉索气动特性的CFD模拟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5期
5 孙延国;王骑;;连续刚构桥最大悬臂施工状态抖振响应简化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6 胡赛龙;郭文华;;横风中高速列车以及桥梁的气动特性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7 卿前志;张志田;肖玮;朱明坤;;基于ANSYS平台的桥梁时域颤振阶跃函数算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8 杨上清;蒋玉川;曾忠;;大跨度斜拉桥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9 黄红梅;;斜拉桥拉索振动及其减振措施[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年03期
10 郭蹦;;斜拉桥设计中拉索抗风问题研究综述[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二辉;张素侠;刘习军;;斜拉桥拉索风雨激振问题研究现状[A];第十三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1年
2 顾明;;斜拉桥拉索风雨激振的实验和理论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陈龙;蔡晓红;郭陆山;刘秀芬;李巍;;大跨度桥梁的风致振动问题[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设计与传动学会、武汉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1)[C];2008年
4 程向阳;李洪乾;顾金钧;;鄂黄长江大桥斜拉索风振的分析以及控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5 陈政清;刘光栋;;桥梁风工程研究的若干新进展[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6年
6 詹胜;徐幼麟;沈其民;周海俊;;斜拉桥拉索风雨振动试验新装置[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7 李永乐;安伟胜;蔡宪棠;何庭国;;倒梯形板桁主梁CFD简化模型及气动特性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8 鲜荣;廖海黎;;大尺度扁平箱梁节段模型涡激力半经验模型应用[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9 毕继红;任洪鹏;丁代伟;于会超;;串列双圆柱静止绕流的二维数值仿真分析[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10 柳成荫;陈政清;倪一清;王修勇;伏晓宁;;洞庭湖大桥风雨振现场观测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明;斜拉索随机最优主动/半主动控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张鸣祥;大跨度桥梁的风致振动分析与被动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3 刘海涛;强风作用下列车—汽车—桥梁时变系统的动力响应及行车安全性、舒适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张s,
本文编号:1281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81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