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快速路可变限速与匝道控制协同优化策略

发布时间:2018-02-02 13:31

  本文关键词: 智能交通 可变限速控制 匝道控制 METANET模型 ALINEA算法 快速路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 出处:《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可变限速控制和匝道控制是快速路交通控制的主要手段,本文对两者的协同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借助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强大的信息感知能力,通过引入微观交通流信息,对经典METANET模型进行了改造,构建了可变限速控制影响下的微观METANET模型,实现了一种新的可变限速控制策略,同时,采用ALINEA算法,对入口匝道进行了优化控制,实现了两者的协同优化.最后,基于实际道路和交通流数据搭建了仿真平台,对微观METANET模型和协同优化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微观METANET模型具有良好的交通流预测效果,协同优化策略能有效地改善快速路交通流状态.
[Abstract]:Variable speed control and ramp control is the main means of expressway traffic control,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strategy in this paper on the two were studied. With the help of intelligent vehicle 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perception system powerful, by using the micro traffic flow information, the METANET model was modified, constructed a variable speed limit control of micro METANET model under the influence. To achieve a new variable speed control strategy, at the same time, using the ALINEA algorithm and the optimized control of the entrance ramp, realizes the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of both. Finally, the actual road traffic flow data and the simulation platform is built based on micro METANET model and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strategy is valida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ANET, the micro model has good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xpressway traffic flow.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7323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G03B01) 北京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D15110900280000)~~
【分类号】:U491
【正文快照】: 0引言快速路是城市交通的主动脉.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逐年增加,居民出行需求日益增长,机动车保有量也急剧提升,导致城市交通需求日益膨胀,超出了城市道路的承载能力,拥堵从普通城市道路蔓延到快速路.在这种情况下,亟需寻找有效的手段提升快速路的通行效率,缓解快速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尚伟;林岩;;基于模糊逻辑与可变限速的城市快速路控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大山;高速公路主线可变限速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周浩;胡坚明;张毅;孙瑞;;快速路可变限速与匝道控制协同优化策略[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7年02期

2 何胜学;张皓东;;基于CTM快速路可变限速标志投资优化[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6年12期

3 黄春平;蒋珉;柴干;;高速公路的匝道与可变限速联合模糊控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年12期

4 范立权;陈阳舟;李振龙;;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算法的PARAMICS仿真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敏;主动交通管理策略对高速公路潜在事故发生率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赵文博;信号引导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流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3 双珍珍;区域高速公路网协同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4 丁明辉;基于模糊理论的高速公路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5 蒋德成;区域高速公路网动态诱导与限速标志配置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6 陈曦;基于自解释道路理念的道路线形优化与仿真评价[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7 杨敏;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高速公路协调控制信号施加策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8 涂丹;高速公路主线合理限速值确定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9 范海龙;城市快速路可变限速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10 刘霞;基于交通安全的吉林省一、二级公路限速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建湖;董德存;陈洪;;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策略比较分析[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6年02期

2 张燕,陈阳舟,杨玉珍;基于模糊理论的高速公路递阶控制[J];控制工程;2005年S1期

3 梁新荣,刘智勇,徐建闽,毛宗源;高速公路多路段的模糊逻辑协调控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9期

4 干宏程,孙立军;高速公路可变限速控制技术研究[J];交通科技;2004年06期

5 王毅;我国城市快速路发展综述[J];综合运输;2003年08期

6 陈德望,王飞跃,陈龙;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城市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算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7 撒元功,徐建闽;基于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高速公路递阶控制[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2年05期

8 贺敬凯,徐建闽;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入口匝道控制器的设计[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7期

9 郭继孚,全永q,

本文编号:1484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484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8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