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SBS改性沥青与石料的剪切性能

发布时间:2018-03-12 09:34

  本文选题:SBS改性沥青 切入点:石料 出处:《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水煮法评价SBS改性沥青与石料间黏附性的局限性,以沥青与石料的黏结机理分析为基础,设计了基于剪切试验的沥青与石料黏附性评价方法,提出了以剪切强度作为黏附性定量评价指标,通过剪切试验,验证了剪切强度指标的可行性,分析了SBS改性剂类型、掺量和试验温度对SBS改性沥青与石料黏结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SBS的掺入显著改善了沥青与石料的黏结作用;随SBS掺量的增加,改性沥青与石料的黏结作用有明显的增大,当掺量为4%时,SBS改性沥青与石料的剪切强度较基质沥青提高约100%;同时,也说明剪切强度指标可定量评价沥青与石料的黏结效果,从而为改性沥青的性能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Abstract]:In view of the limitation of water boiling method in evaluating the adhesion between SBS modified asphalt and ston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dhesion mechanism between asphalt and stone, a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adhesion of asphalt and stone based on shear test was designed. The shear strength is used as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index of adhesion.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hear strength index is verified by shear test, and the type of SBS modifier is analyzed. The effect of the content of SBS and the test temperature on the adhesion between the modified asphalt and the stone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SB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adhesion between the asphalt and the stone,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tent of SBS, the adhesion between the modified asphalt and the stone increased obviously. The shear strength of SBS modified asphalt and stone is about 100% higher than that of base asphalt when the content is 4%, and it also shows that the shear strength index can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adhesion effect between asphalt and stone. 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modified asphalt.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周口市公路管理局;福建省晋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310821165023)
【分类号】:U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用于高级公路的高分子改性沥青[J];建材工业信息;2002年10期

2 李飞;周明;;改性沥青设备技术展望[J];工程机械文摘;2003年02期

3 王元荪;用于道路的改性沥青材料[J];橡胶工业;2003年04期

4 李景轩,孟凡军;改性沥青设备的发展与应用[J];建筑机械化;2003年01期

5 张宗辉;道维施改性沥青设备[J];建筑机械;2004年02期

6 方炬洋;改性沥青在漳诏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福建建设科技;2004年04期

7 张哲,何中科;浅谈改性沥青的生产[J];山西交通科技;2005年S1期

8 李玫;;橡胶-聚乙烯改性沥青[J];橡塑资源利用;2005年06期

9 郭强;;改性沥青的应用及推广[J];科学之友(学术版);2006年01期

10 杨元明;赵冰;杨璐;;改性沥青设备的自动控制及其实现[J];中国市政工程;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婉利;俞华信;罗望群;王玲;陈定利;;改性沥青新产品研究开发[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徐希娟;原健安;;化学改性沥青的应用前景分析[A];中国公路学会’2001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1年

3 郝培文;;改性沥青使用技术中的问题及发展趋势[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杨林江;施张兴;金海山;林大根;;浅谈乳化改性沥青发展方向及生产技术关键[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孔宪明;;改性沥青的显微观测[A];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塑性体改性沥青、弹性体改性沥青两项新国标实施[A];全国第十四届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燕文;陈e,

本文编号:1600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600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0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