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软土地区地铁隧道顶部空洞对隧道动力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4 00:09

  本文选题:地铁隧道 + 顶部空洞 ; 参考:《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7年01期


【摘要】:针对软土地区地铁隧道顶部出现空洞对隧道主体动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以某市地铁隧道为依托工程,建立了隧道缩尺模型及其所处软土环境,模拟出软土地下隧道顶部出现空洞的状况,分析了隧道顶部空洞处地震加速度响应、地震动应变及震后隧道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隧道衬砌顶部空洞的存在使得空洞附近出现较大动力效应,出现较大的动力响应和变形;衬砌的顶部空洞使得隧道顶部的围岩加速度响应和应变加剧,同时使拱腰加速度响应及应变也有一定的放大效应。隧道顶部空洞在地震时会加重震害。
[Abstract]:The vibration table test wa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avities at the top of subway tunnel in soft soil area on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tunnel body. Based on the project of subway tunnel in a certain city, the tunnel scale model and its soft soil environment are established, and the cavities at the top of the tunnel are simulated, and the seismic acceleration response at the cavern at the top of the tunnel is analyzed. Ground motion strain and tunnel failure pattern after earthquake.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istence of the cavities at the top of the tunnel lining results in a large dynamic effect, large dynamic response and deformation near the cavities, and 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 and strain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t the top of the tunnel are aggravated by the cavities at the top of the li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 and strain also have a certain amplification effect. The hole at the top of the tunnel will aggravate the earthquake damage.
【作者单位】: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分类号】:U231;U45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东升,李瑶楠;土与结构相互作用时结构的动力特性[J];安徽建筑;2000年01期

2 刘子宏,方世乐;崖门大桥动力特性及抗风评估[J];广东公路交通;2000年S1期

3 王山山,马良筠;码头动力特性现场测试方法研究[J];实验力学;2002年02期

4 焦志钦;胡利平;韩大建;;温度对桥梁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31期

5 吴梅容;曾惠珍;孙颖;;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动力特性有限元分析[J];福建建材;2011年07期

6 王凤安;周后志;;某桥梁结构动力特性数据处理方法[J];河南建材;2013年02期

7 蒲正源;;用波速法测定丹江口先锋沟土坝坝体材料的动力特性[J];人民长江;1983年06期

8 周政;;用分布质量分析内燃机连杆动力特性[J];海军工程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9 任保寿;文良漠;;秦岭电厂主厂房动力特性实测和分析[J];电力建设;1985年09期

10 郦能惠;灌浆对砂土动力特性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198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德介;周先雁;朱之基;;一种桥梁结构动力特性修改逆问题求解方法[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2 施养杭;;料石结构房屋动力特性的分析和研究[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3 安东亚;李承铭;;地震中结构损伤后动力特性分析方法研究[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考重;王莉;李安起;王巍巍;;底部两层框架砖房动力特性实测[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5 高铭霖;夏樟华;宗周红;;五跨钢筋混凝土连拱桥的动力特性[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6 王莉;赵考重;张建阳;;动力特性测试在建筑物检测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7 朱怀亮;梁思辉;罗仁安;;多重连接加固建筑结构的动力特性检测与识别[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8 陈兴冲;朱东生;贾军政;马国刚;刘涛;;雁盐黄河大桥动力特性及抗震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9 张国莲;魏德敏;;太原理工大学科学楼动力特性有限元分析[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8年

10 潘维霖;;浅析基于动力特性和神经网络的桥梁结构损伤检测[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长军;大跨索桁桥初步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善恩;果园通用底盘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吴治兴;北部湾地区吹沙型填海地块软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3 王力波;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施工阶段力学性能和温度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4 贺志刚;RC结构构件在地震损伤过程中动力特性变化规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5 殷文添;旋转运动对绕扑翼流动特性影响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6 符锐;咸阳黄土动力特性及其损伤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李玉忠;温度对混凝土梁式桥动力特性演化规律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8 任子熊;重塑黄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9 郝鑫;海底交通隧道下饱和软粘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10 张孟雅;地铁循环荷载下冻融软土动力特性与微观结构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85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885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a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