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公路竹筋加筋土路基施工工艺研究
本文选题:公路工程 + 竹筋 ; 参考:《施工技术》2015年15期
【摘要】:竹筋加筋土技术就是在土中掺入或铺设适当的竹筋,以代替土工合成材料和钢材等传统的加筋材料,从而改善土体的强度与变形特征。基于川南地区常见的粉质黏土软弱路基的特点,结合当地丰富的竹材资源,经过现场试验研究,总结了竹筋处理粉质黏土填筑乡村公路路基所采用的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包括竹筋防腐处理、竹筋铺设方式、粉质黏土改良处理等。结果表明所采用的竹筋加筋土技术施工简单、易操作、成本低且环保。
[Abstract]:The technology of reinforced soil with bamboo bars is to add or lay appropriate bamboo bars in the soil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reinforced materials such as geosynthetics and steel materials so as to improve the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lty clay soft subgrade in south Sichuan, combined with abundant bamboo resources,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key technolog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silty clay to fill rural highway roadbed with bamboo bars. Including bamboo bars anti-corrosion treatment, bamboo reinforcement laying, silty clay improvement treat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bamboo reinforced earth is simple, easy to operate, low cos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8393)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GZ0071)
【分类号】:U41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鹤;张建;李琴;;竹材防霉防腐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10年29期
2 苏文会;顾小平;马灵飞;官凤英;岳晋军;;大木竹竹材力学性质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3 叶克林;竹材特性及竹材的工业利用[J];木材工业;1993年02期
4 蒋明亮;;国内外木材防腐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J];木材工业;2006年02期
5 吕韬;焦涛;孙金坤;;高填方土质边坡中竹筋的应用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颖;苏文会;范少辉;田根林;刘广路;俞友明;;车筒竹·{V窈驮侥暇拗竦牧ρ灾恃芯縖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2 张求慧;赵广杰;钟杰;;废弃CCA防腐木材的苯酚液化及CCA成分去除工艺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 张求慧;赵广杰;钟杰;;废弃ACQ防腐木材的苯酚液化及铜成分去除[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S1期
4 杨育文;;竹材性能和在土钉墙支护中的应用[J];城市勘测;2011年03期
5 沈哲红;王品维;鲍滨福;叶良明;张遐耘;;无机物与竹醋液复配制剂对中密度纤维板防霉和燃烧性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6 杨中强;祝频;黄世能;赵霞;罗建群;;8种丛生竹竹材物理力学性能研究[J];广东建材;2011年06期
7 李权;林金国;;树木提取物用作木材防腐剂的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15期
8 杨喜;刘杏娥;杨淑敏;李贤军;尚莉莉;单海斌;;5种丛生竹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比较[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9 刘光辉;;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高等级公路总体设计[J];公路交通技术;2014年01期
10 张亚杰;洪宝宁;刘鑫;;高液限土掺灰改良的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彭颖;苏文会;范少辉;田根林;俞友明;;车筒竹、{V窈驮侥暇拗窳ρ灾实难芯縖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4 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2 蒋小刚;;浅谈承载比(CBR)试验及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蔡彬权;毛天鹏;;影响红黏土路基压实度的因素[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戈;毛竹/杉木层积复合材料及其性能[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
2 杨永福;竹材切削加工性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喻云水;湿状态下竹胶合板模板力学性能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4 杨秀艳;粉单竹遗传多样性和麻竹种内杂交子代遗传变异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5 黄晓东;用于风电叶片的分级竹层积材和杉木层积材的制造与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6 李志强;硼酸盐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处理材的抗流失性和耐腐性[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7 黄东梅;竹/木结构民宅的生命周期评价[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李哲;湘西少数民族传统木构民居现代适应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龚萍;沙柳沙障腐蚀过程及防腐抗蚀效果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10 耿敏;土工格栅加筋高填方路堤变形与稳定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华;降雨条件下膨胀土与土钉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王汉坤;水分对毛竹细胞壁及宏观力学行为的影响机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金燕;三种松香季铵盐的合成及抑木腐菌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宋志博;沙柳沙障化学防腐作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5 杨艳荣;公路工程标底编制作业指导书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6 阮志刚;四川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王晶;非水溶性无机盐碱式碳酸锌制剂木材防霉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8 常彬;湖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电子警察辅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武丽清;竹材切削参数的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10 谢琳;超临界流体在木材防腐中应用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传贵,柯曙华,杨强;黄山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2 方桂珍,任世学,金钟玲;木材防腐剂的研究进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陈祖松;福建柏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4 上官u&;曾蔚;;边坡开挖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5期
5 卫民,崔卫宁;木材防腐的现状与发展[J];林产化工通讯;1997年06期
6 朱惠方;腰希申;;国产33种竹材制浆应用上纤维形态结构的研究[J];林业科学;1964年04期
7 孙芳利;段新芳;文桂峰;毛胜凤;;CMC系列防腐剂对毛竹材的防霉效果[J];林业科学;2006年03期
8 孙芳利;段新芳;毛胜凤;文桂峰;王珊珊;;壳聚糖金属配合物处理后竹材的防白腐性能(英文)[J];林业科学;2007年04期
9 孙芳利;段新芳;毛胜凤;吕建全;王建辉;;壳聚糖金属配合物处理后竹材的防褐腐作用及力学性能(英文)[J];林业科学;2007年08期
10 苏文会,顾小平,马灵飞,吴晓丽,岳晋军;大木竹纤维形态与组织比量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小艳;;加筋土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年32期
2 何维宝;;加筋土的初步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通讯;1982年09期
3 石焕祥;;我国加筋土之始建[J];公路;1986年02期
4 张季如,夏林,王皓;加筋土的构成、应用与设计[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5 闫仰中,宋春山;加筋土技术的应用[J];水利天地;1999年02期
6 唐善祥,刘丛文;加筋土技术在我国水运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2000年01期
7 张友葩,方祖烈,高永涛;基于均质横等向条件下加筋土的本构关系[J];中国矿业;2001年05期
8 何光春,周世良;加筋土技术的应用及进展[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9 万春泉,王员龙;加筋土技术在抚州市城防堤建设中的应用[J];江西水利科技;2002年S1期
10 罗志光;加筋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魏丽敏;华祖q;;加筋土技术应用与研究体会[A];全国第六届土工合成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鹏飞;小间距加筋土性能的数值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04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1046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