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高速公路主线瓶颈区域的协调控制模型

发布时间:2019-09-26 06:25
【摘要】:针对高速公路主线瓶颈区域交通拥挤严重、道路通行效率下降以及延误增加等问题,提出协调控制模型.分析高速公路主线瓶颈区域交通运行和交通拥挤特点,根据瓶颈区域上游主线路段和匝道的车辆排队长度参数构建拥挤程度指标.考虑瓶颈区域上游匝道和主线车辆通行权分配问题,构建以提高道路总体通行交通量和平均行程速度为最优控制目标的高速公路主线瓶颈区域的协调控制模型.采用3种控制方案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协调控制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协调控制模型能够有效提升道路的最大通行交通量;相对于无控制和主线控制方案,最大通行交通量分别提升5.04%和4.09%.
【图文】:

瓶颈区,主线,高速公路,交通流量


vm,iρm,i([k)]=minvf,mexp-1αmρm,i(k)ρc,()mα[]m,vvsl,m(k{}).(5)式中:vvsl,m(k)为在第k个时间间隔内基本路段m的可变限速值.根据式(1)~(3)、(5)实现对可变限速条件下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通运行情况描述.2.2对瓶颈区域交通运行情况的描述高速公路主线瓶颈区域定义为主线瓶颈路段及上游辐射路段共同构成的区域,如图1所示.图1中路段m+1和路段m+2构成瓶颈区域.其中,路段m+1为辐射路段,路段m+2为瓶颈路段.qout,m为流出主线路段m的交通流量,qrm为匝道rm的交通流量,qin,m+1为流入主线m+1的交通流量,qin,m+2为流入路段m+2的交通流量,qc,m+2为路段m+2的通行能力.结合图1对瓶颈区域交通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图1高速公路主线瓶颈区域Fig.1Bottleneckzoneonfreewaymainline当交通流量qin,m+1<qc,m+2时,瓶颈区域尚未被激活,瓶颈区域内交通处于自由流状态,此时qin,m+1≈qin,m+2.当交通流量qin,m+1≈qc,m+2时,瓶颈区域交通处于饱和状态,此时qin,m+2≈qc,m+2.当交通流量qin,m+1>qc,m+2时,辐射路段m+1产生排队现象,且排队现象随着qin,m+1的不断增加而越发严重,此时,qin,m+2<

瓶颈区,上游区


,,Nm+1(k)·v2m+1,Nm+1(k)·λm+1-λm+()2Lm+1λm+1ρc,m+1.(7)式中:鐖为模型参数,λm+1-λm+2为车道减少数量,ρc,m+1为路段m+1的通行能力.3协调控制策略及优化控制模型3.1协调控制策略为了缓解高速公路瓶颈区域交通拥挤现象,采用主线可变限速和入口匝道协调控制方法,根据瓶颈区域上游主线路段和入口匝道的排队情况,对两者的通行权进行合理分配.图2瓶颈区域的上游区域Fig.2Upstreamsectionofbottleneckzone将瓶颈区域上游区域划分为4部分,分别为区域1、区域2、区域3及区域4.其中,区域4为主线与匝道合流区,区域3为可变限速控制区,区域2为可变限速控制辅助区,区域1为限速控制时瓶颈区域上游主线车辆排队产生区域.当仅设置限速区域3,且限速区域3的限速值与区域1的交通速度相差较大时,区域1内车辆到达限速区域3将产生紧急制动,引起交通扰动.因此,必须设置辅助区域2以提升区域1内车辆对区域3限速值的适应性,确保可变限速控制的有效实施.通常区域2的动态限速值为区域3限速值与区域1入口处交通速度的平均值.解决高速公路主线瓶颈区域交通拥挤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效控制瓶颈区域上游的释放交通流量,确保交通流量qin,m+1(k)≤qc,m+2.结合图2,汇入瓶颈区域交通流量由上游主线路段m和入口匝道rm流出流量2部分组成:qin,m+1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交通学院;吉林大学吉林省道路交通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8248) 山东省省管企业科技创新项目(20122150251-5)
【分类号】:U4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庆芳;马明辉;梁士栋;李志林;;高速公路瓶颈区域可变限速阶梯控制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枭雄;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算法的仿真评价与优化[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余凯;不利条件下高速公路动态限速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朱炯;高速公路入口匝道与路段可变限速控制方法研究及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3 梁士栋;城市区域交通状态判别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峰;贾元华;李健;郝琪;;结合部区域入口匝道协调控制模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2 贺正冰;关伟;;考虑信号交叉口影响的分散路径诱导策略[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3 庞明宝;杨敏;张莎莎;;高速公路协调控制信号施加策略[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1期

4 池荣虎;杨秀芹;李建营;刘祥鹏;;快速路入口匝道模糊自整定PI控制方法[J];控制工程;2013年05期

5 梁新荣;刘艳艳;满国永;徐建闽;;基于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与PID复合的高速公路交通流密度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3年10期

6 吴彪;许洪国;戴彤焱;徐慧智;;高速公路施工区提前警告区域限速方案风险评价[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1期

7 陈涛;孙林;李晓旭;魏朗;;关于车辆行驶速度影响因素的综述[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8 池荣虎;侯忠生;金尚泰;王郸维;秦浩华;;快速路交通密度的自抗扰控制器设计及不同扰动情况下的性能评价(英文)[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4年04期

9 Yihu Wu;Dan Yu;Wei Yu;Tao Qin;Yifen Li;;Double-layer ramp-metering model for incident congestion on expressway[J];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2014年02期

10 李志斌;王炜;李晓伟;王昊;;高速公路车辆排队尾部交通事故时空分布特征[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CHI Rong-hu;LI Jian-ying;LIU Xiang-peng;;A New PI Controller for Freeway Ramp Metering Based on Fuzzy Logic[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段荟;刘攀;李志斌;查礼腾;;高速公路孤立汇流区可变限速策略效果评价[A];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与安全[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健;结合部路网匝道系统结构分解与协同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孟梦;组合出行模式下城市交通流分配模型与算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3 刘庆法;路网环境下高速公路网容量提升及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4 张文义;日变交通路径调整模型与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5 王世明;快速路匝道连接段交通信号协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6 姚向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动态客流分布及协同流入控制理论与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7 敖谷昌;城市快速路交通状态特性及关联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8 杨艳妮;减排目标下分时段交通管理措施优化设计[D];清华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永刚;高速公路入口匝道神经网络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 何玉婉;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入口匝道预测控制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 宋成举;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行车安全性分析和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林磊;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快速路交通流建模与仿真[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熊慧;高速公路交通控制与交通诱导技术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路尧;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谢陈峰;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条件下通行能力及改善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常振文;路网环境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交通组织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王彦虎;基于混沌的高速公路匝道控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10 薄雾;城市快速路匝道交通特性分析与优化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心哲;关伟;;城市快速路路段交通流状态评估方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2 高建平,孔令旗,郭忠印,吴志辉;高速公路运行车速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齐博;;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对策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6期

4 郭继孚,全永q

本文编号:2541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41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8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