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车道配置的变需求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7 11:4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结构形态的不断调整变化,许多城市道路上的交通流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非均衡运行特性并引发交通拥堵。例如高峰与平峰时期同一进口道各转向车流交通量波动明显导致某转向车流排队过长而引发拥堵,而其他车道利用率则较低,或进(出)城方向的道路上呈现出明显的潮汐特性导致常发性拥堵,而相反方向的道路利用率则较低。传统的信号控制方法对于上述交通拥堵的改善作用有限,需要结合可变车道技术对车道功能进行变换,以适应交叉口交通流转向不均以及路段交通流方向的非均衡性。因此,如何对交叉口的车道功能配置及信号控制进行综合优化,对于提高交叉口的时空资源利用率,改善交叉口运行效率具有现实意义。论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较为典型的车道配置与信号控制综合优化模型,并对非均衡交通流的常用相位方案进行分析,接着分析了不同相位方案可选择的车道功能划分模式及车道功能类型,为下文建立车道配置与信号配时综合优化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然后以有叠加相位的放行方案为例,考虑车道长度、进出口车道数等约束,以备用容量(通行能力)最大为目标,建立了车道配置与信号配时综合优化模型。该模型为线性目标下带有非线性约束的优化问题,可转化为有...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内部路段长度较短的相邻交叉口示例
图 5-5 算法收敛图表 5-8 各子时段配时方案(单位:s)子时段相位1 2 3 4 5 61 5 7 9 10 10 122 17 17 17 18 16 173 16 17 17 18 17 204 6 6 6 5 6 65 40 36 33 28 24 246 38 34 34 32 27 267 51 46 41 37 32 338 26 23 23 19 17 15C 115 109 106 99 91 92证章信号配时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利用 VISSIM 仿真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效率的交叉口交通信号感应控制方法[J]. 赵敬泽. 物流科技. 2018(09)
[2]城市混合交通流单点自适应控制方法[J]. 张伟,周俊杰,胡灵龙.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8(01)
[3]基于过街行人检测的路口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J]. 肖梅,刘锴,张雷,张慧铭,王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4]交叉口可变车道最佳车道功能及信号转变方法[J]. 赵靖,周溪召.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16(04)
[5]交叉口可变导向车道控制优化模型[J]. 姚荣涵,张晓彤,廉莲.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04)
[6]基于有效绿灯时间利用率的自适应控制策略研究[J]. 屈新明,姚红云,王玉刚,胡伟. 交通运输研究. 2015(01)
[7]基于改进NJW算法的交通控制时段划分[J]. 赵伟明,王殿海,朱文韬,戴美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4(12)
[8]协调控制交叉口短车道长度和配时参数协同优化[J]. 姚荣涵,彭程,周红媚.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04)
[9]信号控制交叉口动态车道功能优化方法[J]. 赵靖,付晶燕,杨晓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7)
[10]基于Ring-Barrier相位的交叉口车道功能判分与信号配时协同优化模型[J]. 张鹏,李文权,常玉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博士论文
[1]非饱和状态下交通信号控制优化方法研究[D]. 田秀娟.吉林大学 2018
[2]密集城镇群多层级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研究[D]. 伍拾煤.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3]信号交叉口时空资源综合优化实用方法研究[D]. 王京元.东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城市主干路可变车道设置方法研究[D]. 魏依.北京交通大学 2016
[2]基于车队的城市自适应交通控制方法的研究[D]. 李琳娟.大连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35131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内部路段长度较短的相邻交叉口示例
图 5-5 算法收敛图表 5-8 各子时段配时方案(单位:s)子时段相位1 2 3 4 5 61 5 7 9 10 10 122 17 17 17 18 16 173 16 17 17 18 17 204 6 6 6 5 6 65 40 36 33 28 24 246 38 34 34 32 27 267 51 46 41 37 32 338 26 23 23 19 17 15C 115 109 106 99 91 92证章信号配时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利用 VISSIM 仿真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效率的交叉口交通信号感应控制方法[J]. 赵敬泽. 物流科技. 2018(09)
[2]城市混合交通流单点自适应控制方法[J]. 张伟,周俊杰,胡灵龙.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8(01)
[3]基于过街行人检测的路口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J]. 肖梅,刘锴,张雷,张慧铭,王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4]交叉口可变车道最佳车道功能及信号转变方法[J]. 赵靖,周溪召.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16(04)
[5]交叉口可变导向车道控制优化模型[J]. 姚荣涵,张晓彤,廉莲.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04)
[6]基于有效绿灯时间利用率的自适应控制策略研究[J]. 屈新明,姚红云,王玉刚,胡伟. 交通运输研究. 2015(01)
[7]基于改进NJW算法的交通控制时段划分[J]. 赵伟明,王殿海,朱文韬,戴美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4(12)
[8]协调控制交叉口短车道长度和配时参数协同优化[J]. 姚荣涵,彭程,周红媚.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04)
[9]信号控制交叉口动态车道功能优化方法[J]. 赵靖,付晶燕,杨晓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7)
[10]基于Ring-Barrier相位的交叉口车道功能判分与信号配时协同优化模型[J]. 张鹏,李文权,常玉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博士论文
[1]非饱和状态下交通信号控制优化方法研究[D]. 田秀娟.吉林大学 2018
[2]密集城镇群多层级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研究[D]. 伍拾煤.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3]信号交叉口时空资源综合优化实用方法研究[D]. 王京元.东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城市主干路可变车道设置方法研究[D]. 魏依.北京交通大学 2016
[2]基于车队的城市自适应交通控制方法的研究[D]. 李琳娟.大连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35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235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