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考虑应变率和界面效应的沥青混凝土动态粘弹性特征

发布时间:2017-06-11 08:10

  本文关键词:考虑应变率和界面效应的沥青混凝土动态粘弹性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行的路面设计以多层弹性体系的静力学分析为基础,路面结构的动态响应与静态分析较大差异,且沥青材料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因此,考虑应变率和界面效应的路面结构动力响应研究具有实际意义,可为路面设计提供依据。首先,基于Abaqus用户材料子程序,编写了沥青混凝土粘弹性本构模型的VUMAT,并使用Abaqus自带的Prony级数对其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其次,提出一种试件围压试验方法,使室内试验获取的参数能适用于实际结构分析。通过调整试件底面和四周弹簧刚度以及板-试件间的摩擦系数,使室内试件的顶面竖向变形值接近无限元边界试件的计算结果。两组标准马歇尔试件在0.2kN/s、0.5 kN/s和1kN/s加载速率下进行单轴压缩试验,数据显示应力应变曲线存在应变率效应,并根据趋势验证了围压体系对应变率效应的适用性。通过与新旧路基拼接工况的比较,验证了围压体系模拟差异支撑的可行性。再次,为了研究加载速率对沥青混凝土的影响,建立率相关粘弹性参数公式并分析了其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通过不同加载速率下新旧沥青混凝土的应力松弛试验,得到率相关的Burgers粘弹性参数公式,并对其通用性进行了验证。基于Abaqus/VUMAT,编写得到率相关粘弹性动态本构模型用户材料子程序。在新建和已使用5年的沥青路面上分别进行现场承载板加载试验,得到新建路面和旧路面不同病害处的动态回弹弯沉数据。建立了轮胎-路面耦合作用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车速下考虑率相关效应沥青路面的动态响应。最后,使用便携式落锤弯沉仪分别在土基、水泥混凝土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顶面进行击实试验。结合现场实测的竖向动态弯沉数据和有限元软件,反算出各层材料的动态弹性模量。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界面效应对不同道路材料问能量传播的影响,研究不同荷载入射角度和界面接触属性时应力波的传播特性,分析应力波能量通过界面时的分配特征。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 道路动力学 应变率效应 界面效应 VUMAT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14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6
  • 第一章 绪论16-2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6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6-24
  • 1.2.1 沥青混合料粘弹性本构16-21
  • 1.2.2 路基路面结构层参数反演21-22
  • 1.2.3 路面动力响应研究22-23
  • 1.2.4 考虑层间效应的路面响应研究23-24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24-26
  • 1.3.1 主要研究内容24-25
  • 1.3.2 技术路线25-26
  • 第二章 动态粘弹性数值仿真分析26-35
  • 2.1 ABAQUS动力学分析基本原理26-28
  • 2.1.1 显示动力学有限元分析26-27
  • 2.1.2 显示动力学分析稳定性27-28
  • 2.2 粘弹性本构二次开发及验证28-34
  • 2.2.1 用户材料子程序介绍28-31
  • 2.2.2 三参数模型VUMAT编写及验证31-33
  • 2.2.3 Burgers模型VUMAT编写及验证33-34
  • 2.3 本章小结34-35
  • 第三章 室内围压试验获取实际工况参数的方法35-45
  • 3.1 模型分析35-39
  • 3.1.1 围压模型建立36
  • 3.1.2 无限元分析原理及应用36-39
  • 3.1.3 围压弹簧刚度及摩擦系数的作用39
  • 3.2 尺寸效应影响评价39-42
  • 3.2.1 围压和底面支撑对弹性试件影响39-40
  • 3.2.2 围压对粘弹性试件影响40-42
  • 3.3 围压体系对应变率效应影响42
  • 3.4 拼接路基工况模拟42-44
  • 3.4.1 差异支撑围压模型的可行性分析42-43
  • 3.4.2 差异支撑的影响43-44
  • 3.5 本章小结44-45
  • 第四章 考虑应变率效应的沥青混凝土粘弹性分析45-60
  • 4.1 沥青混凝土率相关粘弹性参数45-52
  • 4.1.1 沥青混凝土的应力松弛试验45-47
  • 4.1.2 加载速率对粘弹性参数的影响47-49
  • 4.1.3 率相关粘弹性参数公式的验证49-51
  • 4.1.4 率相关粘弹性本构模型VUMAT的验证51-52
  • 4.2 基于粘弹性参数的路面健康状态识别52-56
  • 4.2.1 现场承载板试验中粘弹性参数的应用52-55
  • 4.2.2 沥青路面病害的粘弹性参数识别55-56
  • 4.3 考虑率相关粘弹性效应的路面动态响应56-59
  • 4.3.1 轮胎-路面耦合模型的建立56-58
  • 4.3.2 不同车辆行驶速度下的路面动力响应58-59
  • 4.4 本章小结59-60
  • 第五章 考虑界面效应的沥青混凝土动态响应分析60-72
  • 5.1 ABAQUS中的能量平衡60-61
  • 5.2 沥青路面材料动态参数的反演61-67
  • 5.2.1 加载和采集装置的参数61-63
  • 5.2.2 基于分层法反演路面材料的动态弹性模量63-67
  • 5.3 层间效应仿真分析67-71
  • 5.3.1 不同入射角度的影响67-70
  • 5.3.2 不同接触属性的影响70-71
  • 5.4 本章小结71-72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2-74
  • 6.1 主要结论72-73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73-74
  • 参考文献74-7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礼立,包合胜,卢维娴;损伤引起的反向应变率效应及其对本构关系和热粘塑性失稳的影响[J];爆炸与冲击;1993年01期

2 张华;陆峰;;10~1~10~2s~(-1)应变率下花岗岩动态性能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S1期

3 蒋邦海;张若棋;;一种碳纤维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应变率相关的各向异性强度准则[J];爆炸与冲击;2006年04期

4 宫凤强;陆道辉;李夕兵;饶秋华;;不同应变率下砂岩动态强度准则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09期

5 漆露霖;成艾国;赵敏;王国春;;应变率效应对整车侧碰仿真的影响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年08期

6 李彰明,杨良坤,王靖涛;岩石强度应变率阈值效应与局部二次破坏模拟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7 严成;欧卓成;段卓平;黄风雷;;脆性材料动态强度应变率效应[J];爆炸与冲击;2011年04期

8 寇绍全;波动问题的一个逆问题——从测得的应变波形建立材料的应力——应变——应变率关系[J];爆炸与冲击;1983年01期

9 冯遗兴,邱一平,李彰明;应变率对岩石强度和变形性质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1986年06期

10 汤铁钢;李庆忠;孙学林;孙占峰;金山;谷岩;;45钢柱壳膨胀断裂的应变率效应[J];爆炸与冲击;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彤;秦飞;刘亚男;白洁;;应变率效应对微系统封装焊锡接点力学行为的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施惠基;蔡明春;牛莉莎;;金属材料应变率相关的塑性变形细观机制[A];塑性力学新进展——2011年全国塑性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席丰;张云;;基于J-C模型的受冲击钢梁的位移计算和两个应变率本构模型的比较分析[A];塑性力学新进展——2011年全国塑性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秦q;杨黎明;胡时胜;;金属应变率效应机理分析[A];第七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关锦清;周刚;文潮;唐仕英;林英睿;刘晓新;李迅;;20g钢冲击拉伸与压缩特性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王学滨;赵杨峰;张智慧;潘一山;;考虑应变率及应变梯度效应的断层岩爆分析[A];第八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梁昌玉;李晓;马超锋;;中等应变率加载条件下岩石的变形和力学特性研究进展及展望[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3年

8 叶晓明;吴德伦;;应变率相关本构理论在声测中的应用[A];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9 王永刚;蒋招绣;;高应变率和高低温条件下高强度硬铝合金压缩力学行为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项笑炎;张春晓;何翔;王武;张磊;;大变形时温度和应变率对沥青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朱耀;AA 7055铝合金在不同温度及应变率下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王文明;考虑应变率效应的结构抗震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张皓;材料应变率效应对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竺铝涛;纤维力学性质应变率效应和针织复合材料弹道冲击破坏机理[D];东华大学;2010年

5 尚世明;普通混凝土多轴动态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宫凤强;动静组合加载下岩石力学特性和动态强度准则的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罗景润;PBX的损伤、断裂及本构关系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1年

8 侯仰青;三维机织物拉伸性质应变率效应实验和数值研究&新型蜂窝芯材夹层复合材料板力学性能实验和数值分析[D];东华大学;2013年

9 郑宇轩;韧性材料的动态碎裂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龙辉;透明聚氨酯胶片动态力学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贾培奇;蜂窝铝材料面内尺寸效应及应变率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朱俊儿;应变率相关的高强钢板材屈服准则与失效模型研究及应用[D];清华大学;2015年

4 侯远;冲击载荷下深部细砂岩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高宁;5083铝合金宽应变率下拉压力学性能及其本构模型描述[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6 赵九州;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冲击行为与动态强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陈冬强;考虑应变率和温度影响的道砟胶动力特性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8 钟耀标;考虑应变率和界面效应的沥青混凝土动态粘弹性特征[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9 赵红鹤;含水砂岩围压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10 陈朝中;无定形聚合物力学行为的应变率依赖性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考虑应变率和界面效应的沥青混凝土动态粘弹性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1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441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8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