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荷载下混凝土单桩-冻土流变效应试验
本文关键词:循环荷载下混凝土单桩-冻土流变效应试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明确冻土地区混凝土桩基在循环荷载作用下桩土流变效应对桩端位移、桩端阻力以及桩侧冻结应力的影响,利用在冻土中的混凝土模型桩顶端施加正弦波循环荷载的方法,包括改变循环荷载大小、加载频率和冻土温度,开展了循环荷载下桩土流变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循环荷载大小、荷载频率及冻土温度是影响混凝土单桩-冻土流变效应的主要因素;冻土流变效应的存在,致使桩侧冻结应力随时间推移而降低,而桩端阻力逐渐变大;荷载频率增大,桩侧冻结应力也随之变大,而趋于稳定的时间较短;温度升高,桩端位移就越大,桩侧冻结应力越小,其趋于稳定所需时间也较长;对于多年冻土区桩基础,在设计及运营中应尽量保持及降低冻土的负温,降低荷载频率。
【作者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混凝土单桩 模型试验 冻土 循环荷载 力学特性 流变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G05B05)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1139)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FSE200603)
【分类号】:U445.551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为促进寒区经济发展以及自然资源的开发,大规模交通基础建设得以进行。在道路工程的桥梁建设中,桩基础因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桩基础除承受桥梁自重外,还受到车辆循环荷载的作用。寒区冻土由于冰的存在而具有流变特性,这对桩基承载力产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亚平;舒春生;马巍;孙建忠;彭万巍;;冻土中钢管桩荷载传递函数曲线研究[J];冰川冻土;2007年01期
2 李尚飞;赵春风;冼芳任;谢肖礼;;组合荷载作用下单桩的承载机理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3 张建明,朱元林,张家懿;Experimental study on settlement of model piles in frozen soil under dynamic loading[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1999年S1期
4 ;Multifield coupling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s for pile foundation in permafrost[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5年07期
5 舒春生;吴亚平;马巍;孙建忠;彭万巍;;冻土中木桩荷载传递的时间效应分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蔡华炳,文望青,薛照钧,冷伍明,杨龙才;软土地基桥梁桩基础单桩竖向动静载试验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5年11期
7 吴亚平,郭春香,潘卫东,赵世运,张鲁新;冻土区桩基回冻过程对单桩承载力和桥梁施工的影响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24期
8 朱斌;任宇;陈仁朋;陈云敏;王振宇;;竖向下压循环荷载作用下单桩承载力及累积沉降特性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9 黄雨;柏炯;周国鸣;黄清;;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中单桩沉降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9期
10 程泽海;陈云敏;夏建中;;维持荷载作用下单桩沉降的时间效应[J];岩土力学;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晓亮;;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同处理措施流变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年07期
2 陈赵育;李国玉;俞祁浩;穆彦虎;郭磊;;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多年冻土区砼灌注桩基础长期热稳定性预测研究[J];冰川冻土;2013年05期
3 陈赵育;李国玉;穆彦虎;俞祁浩;毛云程;王飞;;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和水化热对青藏直流输电线路冻土桩基温度特性的影响[J];冰川冻土;2014年04期
4 吴亚平,朱元林,郭春香,苏强,马巍;寒区桩基础的多场耦合分析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5年04期
5 魏智;金会军;韩旭军;;国内外冻土区路基地温控制措施[J];路基工程;2010年02期
6 陈亚东;王旭东;刘剑雄;;竖向抗压单桩变形破坏机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7 罗波;郭鹏飞;;循环荷载作用下单桩的承载特性试验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04期
8 张建伟;孔庆梅;马金栋;王志龙;郭伟;;复杂荷载共同作用下斜坡上单桩承载特性研究[J];建筑结构;2014年16期
9 张良;刘阳;颜超;;水平循环荷载下单桩滞回圈特性模型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15年11期
10 魏智;金会军;张建明;吴锦奎;杨思中;吉延峻;;主动和被动的冻土地温控制方法和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08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奇;高速铁路桥梁桩基础变形性状试验与工后沉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刘观仕;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拓宽变形性状与时间效应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3 朱占元;青藏铁路列车行驶多年冻土场地路基振动反应与振陷预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任宇;长期竖向循环荷载作用下桩的变形特性试验及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章敏;非饱和土中桩的动力响应与循环荷载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王忠瑾;考虑桩—土相对位移的桩基沉降计算及桩基时效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熊治文;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梁墩台变形机理及其整治技术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银象;深厚软土区段高速铁路桥梁桩基承载机理及沉降特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2 朱秋颖;多年冻土中单桩循环冻拨性质试验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3 刘秀;多年冻土地区钻孔灌注桩回冻过程承载力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4 刘争宏;浸水条件下湿陷性黄土场地桩基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5 付江涛;冻土地区单桩基础的荷载传递函数与极限承载力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2年
6 谢长群;动载作用下寒区单桩基础的力学特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7 刘路;寒旱区盐渍土路基及冻土桩基础的稳定性问题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8 邵红杰;海上动力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强度弱化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张夏;竖向循环荷载下的桩基变形特性分析[D];长安大学;2013年
10 陈拓;机车荷载作用下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典型结构路基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荣;周元强;林建萍;刘照球;;混凝土结构对流换热效应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3期
2 张建荣;刘照球;刘文燕;;混凝土表面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的实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5期
3 朱林楠;高原冻土区不同下垫面的附面层研究[J];冰川冻土;1988年01期
4 文松霖;铅直、水平荷载作用下扩底桩的承载机理[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年05期
5 王孝兵;文松霖;;倾斜荷载下大直径长桩的承载特性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03期
6 冯大阔;张建民;侯文峻;;三维加载条件下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6期
7 吕宁;刘荣高;刘纪远;;1998-2002年中国地表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8 魏广庆;施斌;余小奎;朴春德;朱友群;王宝军;;BOTDR分布式检测技术在复杂地层钻孔灌注桩测试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6期
9 黄雨,陈竹昌;振动孔隙水压力对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J];工程勘察;1999年05期
10 王大鹏;傅智;房建宏;李焕青;;太阳辐射对青藏高原不同路面类型表面热状况及其下伏多年冻土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明华;倾斜荷载下基桩的受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循环荷载下混凝土单桩-冻土流变效应试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1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481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