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混凝土曲线斜拉桥的结构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2 08:42

  本文关键词:混凝土曲线斜拉桥的结构行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弯梁 曲线斜拉桥 受力性能 影响参数分析


【摘要】:曲线斜拉桥是一种主梁的纵向轴线为曲线的斜拉桥。这种结构具有弯桥的受力特点又有斜拉桥的结构性能,其桥梁结构形式受力状态极为复杂,具有明显的三维特性。该桥型能够应对较多特殊的场合,如道路走向为曲线又有一定的跨度要求或者是对自然景观环境融合的需要。随着现代桥梁的不断发展,曲线斜拉桥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结合刚果某曲线斜拉桥的计算校核工作,使用专业有限元分析软件TDV对该种桥型进行结构行为研究。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对于曲线梁桥的力学特性和结构特点做了一定理论分析和计算推导,为后面的计算和分析提供了理论的支撑。2.对全桥进行了整体计算分析,获得了在各个关键施工阶段内主梁的内力、应力与变形状态以及主塔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还包含上下游索力值的情况,并根据计算结果总结了该类桥型主梁内力、应力和线形在不同施工阶段下的特点、主塔的位移和应力的变化规律以及斜拉索上下游索力分布特点。3.结合曲线斜拉桥的受力特性,选取混凝土主梁重量、混凝土主梁抗弯刚度、斜拉索刚度、斜拉索的不对称张拉、预应力筋的不对称张拉、主梁曲率半径6个关键影响因素,以这6个参数为变量进行参数分析,深入研究主梁的内力变形的变化规律。对混凝土曲线斜拉桥的静力性能进行了全面分析,明确了这种桥型的力学特点和空间作用效应,对于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总结和提出了曲线斜拉桥一些力学规律和设计依据。
【关键词】:弯梁 曲线斜拉桥 受力性能 影响参数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41;U448.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引言9
  • 1.2 曲线斜拉桥的发展9-11
  • 1.3 曲线斜拉桥的基本特点和研究现状11-15
  • 1.3.1 斜拉桥的特点11-12
  • 1.3.2 曲线斜拉桥的特点12-13
  • 1.3.3 曲线斜拉桥的研究现状13-15
  • 1.4 本文研究内容15-16
  • 第2章 平面曲线梁桥的分析计算方法16-27
  • 2.1 概述16
  • 2.2 曲线梁桥的力学性质16-24
  • 2.2.1 “弯-扭”耦合作用16-17
  • 2.2.2 单跨曲线梁的内力计算17-24
  • 2.2.3 曲线桥梁的受力分析特点24
  • 2.3 曲线桥梁的施工特点24-25
  • 2.4 曲线桥梁的实用计算分析软件简介25-26
  • 2.5 小结26-27
  • 第3章 曲线斜拉桥施工过程模拟计算及分析27-65
  • 3.1 总体设计及构造形式27-38
  • 3.1.1 工程概况27-29
  • 3.1.2 技术标准29
  • 3.1.3 施工流程介绍29-33
  • 3.1.4 预应力的布置33-38
  • 3.1.5 项目特点38
  • 3.2 模型建立38-43
  • 3.2.1 计算荷载38
  • 3.2.2 计算模型38-39
  • 3.2.3 模型基本构件命名39-40
  • 3.2.4 边界条件40-41
  • 3.2.5 计算中所采用的坐标系41-42
  • 3.2.6 模型施工阶段的划分42-43
  • 3.3 计算结果及分析43-64
  • 3.3.1 主梁结果分析43-57
  • 3.3.2 主塔受力分析57-61
  • 3.3.3 斜拉索索力61-64
  • 3.4 小结64-65
  • 第4章 平面曲线斜拉桥内力计算的简化模型和估算公式65-73
  • 4.1 关于建立合理简化模型的考量65-68
  • 4.1.1 关于索力的简化65-67
  • 4.1.2 简化模型的结构体系67-68
  • 4.2 最大单悬臂状态下简化计算模型的建立68-70
  • 4.3 二期恒载对主梁内力的影响70-71
  • 4.4 简化模型的适用范围71
  • 4.5 小结71-73
  • 第5章 曲线斜拉桥结构影响参数分析73-100
  • 5.1 引言73
  • 5.2 计算工况及参数的选取73-99
  • 5.2.1 混凝土主梁重量的影响73-78
  • 5.2.2 混凝土主梁抗弯刚度影响78-82
  • 5.2.3 斜拉索刚度的影响82-87
  • 5.2.4 主梁曲率半径的影响87-94
  • 5.2.5 斜拉索不对称张拉的影响94-96
  • 5.2.6 预应力的不对称张拉96-99
  • 5.3 小结99-100
  • 结论与展望100-102
  • 致谢102-103
  • 参考文献103-10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靖;;浅析斜拉桥合理成桥索力确定的方法[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年08期

2 周艳;宋君超;;斜拉桥损伤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01期

3 高俊巍;;梨树县张家油坊斜拉桥设计与施工[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27期

4 徐峰;;浅谈斜拉桥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0年18期

5 S.C.Yiu ,邓文中 ,关少荣;美国斜拉桥设计方法的现状(上)[J];铁道建筑;1980年01期

6 D.Allan Firmage,邹立中;斜拉桥的经济设计[J];国外桥梁;1983年01期

7 高荣强;;斜拉桥在印度的发展前景[J];国外公路;1986年03期

8 金增洪;斜拉桥的历史和美学(下)[J];国外公路;1997年03期

9 韩世华;改善斜拉桥结构受力的新方法[J];云南交通科技;1998年06期

10 陈金旺,李孟绪,李秋生;斜拉桥成桥后的误差调整[J];公路;200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劳远昌;;斜拉桥设计方面的认识进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2 ;黄石长江公路大桥斜拉桥设计方案简介[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3 陈国祥;王耀明;;斜拉桥结构计算综合程序[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4 朱华民;江峰;;青洲闽江大桥斜拉桥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11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楼庄鸿;;斜拉桥的发展趋势[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6年

6 宁平华;张靖;陈加树;;广州鹤洞大桥斜拉桥合理索力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6年

7 徐永明;石洞;;斜拉桥优化设计法[A];第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3年

8 刘钊;施大震;吴i,

本文编号:718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718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9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