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过江通道施工期影响区域交通组织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2 14:00
本文关键词:城市过江通道施工期影响区域交通组织方法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交通拥堵现象不断加剧,沿江城市过江通道的交通问题更是不容乐观。与此同时,部分早期修建的过江通道不堪重负出现病害,导致过江通道的改扩建施工项目日益增多。过江通道的改扩建施工将大幅度提升过江通道的通行能力,改善其交通拥堵现状,消除安全隐患,但施工期间将部分或完全封闭过江通道,给本就不堪重负的城市路网带来更加恶劣的影响。因此,通过采取科学的交通组织措施,将封闭施工对城市路网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的制定普遍以定性分析为主,对施工区域交通特性的分析较为欠缺,制定的交通组织方案缺乏流量数据分析的支撑,同时缺少对方案实施效果的评价环节。基于此背景,我国学者对施工区域交通组织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定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但尚未形成完整、系统性的方法体系,同时,研究对象大多围绕于轨道交通施工、高速公路施工以及市政道路施工等方面,针对城市过江通道施工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城市过江通道施工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的交通组织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分析交通组织措施的适用条件,从过江通道施工影响区域的交通特性分析、施工影响范围的确定、交通组织方法的分析以及交通组织方案的仿真评价研究四个方面,系统性地提出了过江通道施工影响区域交通组织方法。首先,总结了我国城市过江通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过江通道改扩建施工方式的分类及特点,分析了施工影响区域道路、车辆、驾驶员、行人及非机动车的交通特性。其次,明确了施工区域交通组织的目标、原则与思路,梳理了交通组织的技术流程及工作流程,对比了不同影响范围确定方法的优缺点,运用基于交叉口服务水平的阂值确定法对施工影响范围进行分析,具体阐述了过江通道施工期间社会车辆、公交车辆、施工车辆、行人及非机动车的组织方法,并对交通组织的前期工作、影响区域的综合整治、施工结束后的恢复工作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然后,分析了宏观仿真软件和微观仿真软件的特性,提出了运用TransCAD软件和Vissim软件相结合的交通组织方案仿真方法,并建立了以交通运行效率为重点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交通组织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最后,论文对绵阳市安昌桥施工项目进行实例研究,分析安昌桥施工区域周边路网的交通现状,明确交通影响范围及重点组织区域,提出了施工期间社会车辆、公交车辆、施工车辆、行人及非机动车等不同对象的具体交通组织方案,并对不同的方案进行仿真评价分析,得出效果最优方案。实例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过江通道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法体系合理可行,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及参考价值。
【关键词】:过江通道 施工期间 交通组织 仿真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1章 绪论13-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6-18
- 1.3.1 研究内容16-17
- 1.3.2 技术路线17-18
- 第2章 过江通道施工影响区域的交通特性分析18-26
- 2.1 城市过江通道的现状特性及存在的问题18-20
- 2.1.1 城市过江通道的现状特性分析18-19
- 2.1.2 城市过江通道存在的问题总结19-20
- 2.2 过江通道改扩建施工的分类及特点20-22
- 2.3 施工影响区域的交通特性分析22-24
- 2.3.1 道路特性22
- 2.3.2 车辆运行特性22-23
- 2.3.3 驾驶员特性23
- 2.3.4 行人及非机动车特性23-24
- 2.4 本章小结24-26
- 第3章 过江通道施工影响区域的交通组织方法26-47
- 3.1 过江通道施工交通组织的目标与原则26-28
- 3.1.1 交通组织的目标26
- 3.1.2 交通组织的原则26-28
- 3.2 过江通道施工交通组织的流程28-30
- 3.2.1 交通组织的总体思路28
- 3.2.2 交通组织的技术流程28-30
- 3.2.3 交通组织的工作流程30
- 3.3 过江通道施工区域影响范围的确定30-36
- 3.3.1 现状交通调查分析31
- 3.3.2 确定影响范围的考虑因素31-32
- 3.3.3 影响范围的确定方法概述32-35
- 3.3.4 施工影响范围的确定35-36
- 3.4 过江通道施工影响区域交通组织36-46
- 3.4.1 交通组织的前期工作36-37
- 3.4.2 社会车辆的交通组织37-42
- 3.4.3 公交车辆的交通组织42-44
- 3.4.4 施工车辆的交通组织44
- 3.4.5 行人及非机动车的交通组织44-45
- 3.4.6 影响区域的综合整治优化45
- 3.4.7 施工结束后的恢复工作45-46
- 3.5 本章小结46-47
- 第4章 交通组织方案的仿真与评价47-61
- 4.1 交通组织方案的仿真47-50
- 4.1.1 交通仿真概述47
- 4.1.2 仿真方法的探讨47-48
- 4.1.3 交通组织方案的仿真方法48-50
- 4.2 交通组织方案的评价50-60
- 4.2.1 评价体系的构建50-52
- 4.2.2 评价指标的定义52-53
- 4.2.3 交通组织方案的评价方法53-60
- 4.3 本章小结60-61
- 第5章 实例分析61-86
- 5.1 项目概述61-62
- 5.1.1 项目背景61-62
- 5.1.2 施工方案62
- 5.2 现状交通调查分析62-65
- 5.2.1 现状道路分析62-64
- 5.2.2 现状交叉口分析64-65
- 5.3 交通影响范围的确定65
- 5.4 交通组织方案设计65-78
- 5.4.1 交通组织前期工作66
- 5.4.2 社会车辆交通组织方案66-74
- 5.4.3 公交车辆交通组织方案74-75
- 5.4.4 施工车辆交通组织方案75-76
- 5.4.5 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组织76-77
- 5.4.6 综合整治优化措施77-78
- 5.4.7 施工结束后的恢复工作78
- 5.5 交通组织方案的仿真与评价78-85
- 5.5.1 组合方案设计78-79
- 5.5.2 方案的仿真79-81
- 5.5.3 方案的评价81-85
- 5.6 本章小结85-86
- 结论86-88
- 一. 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86
- 二. 进一步研究展望86-88
- 致谢88-89
- 参考文献89-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规划长江过江通道[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年05期
2 ;聚焦 过江通道[J];温州w,
本文编号:719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719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