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振动环境下压电俘能器的设计及实现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619
【图文】:
图 1-1 不同能源功率密度和电压的对比式能量收集器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环境方向通常是未知的,因此如何来设计自适应调节固有频率以器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同时在自然环境中绝大多数都是低频振<3Hz)[10],往往都偏离了器件的谐振频率,如何有效地提高对效率也是目前的研究方向。本文从压电悬臂梁结构出发,分析频振动下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摆球碰撞式压电俘效地在低频振动环境下收集电能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收集技术的基本原理,即在外界振动源的作用下,压电材料发材料的正压电效应,使得在压电材料的上、下表面产生正、负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压电振子结构形式、能量收集电路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简要的介绍。压电俘能器的宽频技术以及低频俘能技术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压电材料在俘能器中的应用在 1880 年,居里兄弟就发现了 α-石英晶体具有压电特性。当电介质晶用而发生形变时,在其表面会产生成比例的异号电荷,这种现象称为正图 1-2(a)所示;反之,晶体受到外电场作用会成比例的产生形变,此称,如图 1-2(b)所示。压电材料正是具有这种能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特泛用于振动能量收集领域。
图 1-3 Lei 等制作的基于 PZT 薄膜的微型压电俘能器的工艺流程图(a)和制作实氟乙烯(PVDF)是由单体偏氟乙烯(CH2=CF2)合成的半结晶型(-CF2-CF2-)。PVDF 需经过拉伸极化后才具有压电效应。相比于压电有良好的柔韧性、可加工性以及耐疲劳性,因而被用于大应变和冲击集。早在 1984 年,Hausler[17]等人就通过 PVDF 薄膜对动物呼吸产生研究。该装置安置在狗的相邻肋骨间,得到了 17μW 的连续功率输出ks[18]等利用 PVDF 来将动脉的扩张和收缩能转换为的电能,来为植入能,如图 1-4 所示。测得输出电压为 1.2V,最大输出功率为 16μW。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芹;王涛;郝鹏飞;王军政;;基于PVDF压电片发电的特性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2 刘建;裘进浩;常伟杰;季宏丽;朱孔军;;运用矩形压电片的冲击载荷定位新方法[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0年03期
3 林西强,任钧国;含压电片层合板的静变形控制[J];固体力学学报;1998年04期
4 林西强,任钧国;含压电片梁的静变形控制[J];应用力学学报;1998年04期
5 周虹;官春林;戴云;;用于自适应光学视网膜成像系统的双压电片变形反射镜[J];光学学报;2013年02期
6 宁禹;周虹;官春林;饶长辉;姜文汉;;20单元双压电片变形反射镜的影响函数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测量[J];光学学报;2008年09期
7 吴磊;王建国;;压电片位置和大小对板振动控制的影响[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8期
8 林西强,任钧国;含压电片层合板的振动控制[J];宇航学报;2000年01期
9 刘江涛;兰世平;黄泰坤;钟康;周禹辰;;关于对压电片应用的若干问题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05期
10 胡小伟;朱灯林;;基于板梁扭转振动控制阻尼的压电片拓扑形状设计[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道庆;刘碧龙;李晓东;田静;;智能吸声控制中压电片位置的选取[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2 杨亚东;王军;冯国旭;程小全;;压电悬臂梁的压电片位置及主动控制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3 胡剑波;刘文光;王耀斌;;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压电悬臂梁的力电响应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9年
4 王姣姣;曹东兴;姚明辉;张伟;;变截面压电悬臂梁俘能器的动力学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8年
5 刘子牛;陈仲生;张帆;;局域共振型压电薄板建模及振动特性仿真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B)[C];2017年
6 匡友弟;王卓;李国清;陈传尧;;节式压电梁的电阻抗模拟和实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6年
7 刘增华;王娜;何存富;于波;吴斌;;基于主动Lamb波法的薄板检测的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马剑强;刘莹;李保庆;褚家如;;新型单压电片变形镜的设计与表征[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易志然;胡意立;杨斌;;阶梯梁式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输出特性研究与结构优化[A];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B)[C];2017年
10 王亮;白瑞祥;;压电驱动器对含分层损伤的复合材料加筋板的分层扩展和屈曲控制研究[A];2009年度全国复合材料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四川 王平 编译;用压电片作传感器和蜂鸣器的防水键盘[N];电子报;2015年
2 台湾省台北市 何X山;用压电式蜂鸣器产生 直流电压的实验[N];电子报;2004年
3 浙江 张培君;压电式电子门铃[N];电子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广义;微小型低频宽带高性能振动俘能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
2 周志勇;基于多稳态压电结构的环境振动与声能量采集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7年
3 翟景娟;压电曲壳结构振动与声辐射主动控制和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4 刘欢;无源被动非接触电流感测机理及测量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5 曹文英;行走压能PVDF压电集能器的构成与性能表征[D];东华大学;2018年
6 龚立娇;压电复合梁机电转换特性及多模宽频发电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7 崔小斌;基于压电效应的能量收集装置实验及原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8 王波;点式压电智能结构振动控制方法改进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9 周晚林;压电智能结构冲击荷载及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10 刘建芳;压电步进精密驱动器理论及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叙强;振荡水柱气室驱动压电发电系统仿真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2 牛世俊;基于压电加速度传感的车轮多边形轨旁检测方法仿真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9年
3 田丰;低频振动环境下压电俘能器的设计及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4 景浩;附带质量框的压电俘能器结构设计及有限元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9年
5 李永杰;纵扭式压电振动盘及其激励电路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
6 王涛先;基于非接触式测量的压电柔性板振动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7 潘政旭;受气动力作用的点阵夹芯梁压电分流阻尼振动控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8 梁玉坤;基于声学黑洞效应的宽频压电振动能量回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9 彭雅慧;基于磁-机耦合的多稳态压电悬臂梁式俘能器设计与性能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10 李涛涛;混凝土结构工作应力压电智能监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92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792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