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塔里木盆地顺南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发布时间:2020-07-16 22:33
【摘要】:论文以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统为研究目的层,研究区域主要为塔中北坡地区的顺南地区。论文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查阅,相关单井的取样分析,运用测井、地震等地球物理方法,以油气储层地质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油气藏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岩相古地理等学科理论,对顺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特征进行描述并对储层的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顺南地区中下奥陶统储层岩石类型有灰岩,包括:颗粒灰岩、颗粒微晶灰岩、含颗粒微晶灰岩、生物灰岩及泥晶灰岩;其次是白云岩,主要以半自形粉晶或半自形-它形细晶结构为主;最后是过渡类型的白云质灰岩和灰质白云岩以及受后期流体改造而蚀变的硅质岩、硅化岩。储集空间有溶洞、溶孔、粒内溶孔、粒间溶孔、铸模孔、裂缝等,主要的储层类型为裂缝-孔隙(洞)型,裂缝-孔洞(隙)型,裂缝型及溶蚀孔洞型。通过对研究区单井沉积相的划分,进而对沉积相平面的展布,认为顺南地区中下奥陶地层主要以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为主,在鹰山组下段沉积时期部分井段表现出灰、云岩互层出现的特征,表明在早奥陶世大的海侵背景下,其间还经历了多次小的海进海退过程;在鹰山组上段~一间房组沉积时期整体为开阔台地沉积环境,此时水体升降频繁,发育多套粒屑滩与滩间海的沉积旋回,台内滩以中-低能的砂屑滩为主,鹰山组上段滩体一般孤立不连续,一间房组滩体较为连续且具有较大的厚度。在研究区目的层发现了较多(准)同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的识别标志,分析认为该区此类现象的发育与三级层序高位体系域及其高频层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高位体系域海退背景下的高频层序界面下降,导致滩相沉积物很容易暴露出海水面,接受大气水的溶蚀改造,经过后期成岩作用保存下来的孔洞成为了现今有效的储集空间。在研究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其中加里东中期-海西期北东、北东东向走滑断裂能对促进储层裂缝的发育,并且构造破裂产生的断裂及其伴生裂缝是深部富硅质流体的先期通道,增加了流体与围岩的接触面积,在碳酸盐岩内部形成一个可代谢的水-岩反应系统,在裂缝的影响下,较高的渗透率可以增大溶蚀范围,加快溶蚀速度,使溶蚀强度更高,从而达到优化储层储集性能的作用。因而断裂系统和深部热液流体共同控制了优质储层的发育。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图文】:

海西运动,构造区划,晚泥盆世,北昆


逑背景,强烈的张性构造一直持续到早奥陶世,而此时塔中地区己经发育了一套正断裂组逡逑合。中期加里东运动一共分为两幕,即加里东中期I幕和加里东中期II幕(图2-2)。前逡逑者活动时间为奥陶纪中世,^文奥陶系中统与上统之间的平行不整合(地震界面T74)为逡逑代表,此时盆地南部的拉张背景开始向挤压背景过渡,形成了南北向隆蝴形态,中部开逡逑始长期出露,因此中-下奥陶统缺失多个牙形石带。后者发生于奥陶纪末,^^奥陶系上逡逑统内部不整合(地震界面T7°)为代表,此时挤压运动强度持续增大,在中西部维持隆逡逑蝴格局的同时,盆地开始形成边缘隆起。加里东运动晚期yA志留系与泥盆系么间的平行逡逑不整合(地震界面T6')为代表,但范围不大。逡逑76。逦78。逦80。逦82。带逦84°逦86。逦88。逡逑0邋M邋100_150逦200km逦皱逦^逦巧逡逑宙逦入.'山可.‘-/逡逑一\逦度邋m邋\逦*逦:逦??,逦起邋/逡逑V''\邋:v-'W-邋y逡逑^逦[^化K邋QZ]申。U逦巧巧"[ZZl。必取化。巧逡逑图2-1塔里木盆地构造区划及研究区位置图逡逑(3)海西运动逡逑晚泥盆世时期

构造演化,走滑断裂,构造位置,塔中


图2-3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构造位置及走滑断裂分布(据黄太柱W81)逡逑2.邋2.邋1构造单元逡逑

断裂类型,中石化,连井,加里东


根据断裂的性质和构造变形特征结合上述断裂的剖面解释结果,研究区断裂可W划逡逑分出四个期次,按时间先后依次为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和海西晚期,且逡逑每个期次的主要断裂类型各异(图2-5)。逡逑株邋^邋(m)逦巧邋2逦ruifcl逦呵,,^3逦巧'"■)逡逑}0逡逑*邋阳邋I邋'邋I邋扣|!!.4、|,|巧1'化巧||:巧1。化巧川I逦彻闲邋V邋明张州屯巧巧。逡逑M逦逦逦逦邋W逦■逦,逦,逡逑I逦I化化和中脚a化,1_巧化巧备巧r邋I邋;0机V明化W山巧断巧系娩I逦I如巧晚哄巧化巧巧《巧逡逑图2-5塔中北坡断裂期次与断裂系统划分图(据中石化西北局)逡逑14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红汉;鲁子野;曹自成;韩俊;云露;;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北坡奥陶系热液蚀变作用[J];石油学报;2016年01期

2 李映涛;叶宁;袁晓宇;黄擎宇;苏炳睿;周瑞琦;;塔里木盆地顺南4井中硅化热液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年06期

3 沈卫兵;庞雄奇;陈践发;王阳洋;张宝收;霍志鹏;陈君青;胡涛;;含油气盆地深层碳酸盐岩近源-优相-低势复合富油气模式与有利目标预测评价——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鹰山组碳酸盐岩为例[J];石油学报;2015年S2期

4 郑剑;王振宇;杨海军;孙崇浩;张云峰;陈景山;;塔中地区奥陶系鹰山组埋藏岩溶期次及其对储层的贡献[J];现代地质;2015年03期

5 黄太柱;;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构造解析与油气勘探方向[J];石油实验地质;2014年03期

6 张鹏;侯贵廷;潘文庆;齐英敏;陈永权;张庆莲;孟庆峰;;塔里木盆地震旦寒武系白云岩储层构造裂缝有效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7 倪新锋;沈安江;潘文庆;张荣虎;于红枫;董庸;朱永峰;王朝锋;;优质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层地质建模——以塔中北斜坡及塔北南缘奥陶系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04期

8 胡源;陈开远;李玉海;刘双双;郭晓琛;;滨里海盆地碳酸盐岩高频层序特征及其油气勘探应用——以M区块石炭系KT—I含油层系为例[J];沉积学报;2013年04期

9 黄虎;杜远生;黄志强;杨江海;黄宏伟;谢春霞;胡丽沙;;桂西晚古生代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右江盆地构造演化的启示[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02期

10 钱一雄;尤东华;陈代钊;卿海若;何治亮;马玉春;田蜜;席斌斌;;塔东北库鲁克塔格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探讨——与加拿大西部盆地惠而浦(Whirlpool point)剖面对比[J];岩石学报;2012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迪;塔里木盆地深层寒武系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2 杨永剑;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层序岩相古地理及生储盖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徐国强;塔里木盆地早海西期风化壳岩溶洞穴层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4 周小军;塔里木盆地塔中古隆起不整合和构造特征及其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计雄飞;塔里木盆地主干断裂特征及其演化过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2 陈清清;塔中隆起带早古生代构造样式和构造演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3 邓小江;新疆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南部中奥陶统一间房组丘(礁)滩相储层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58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58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7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